考古发掘报告读后感宋朝的十大文物文物科普知识考古常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7-28
7月8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第一届奇台历史文化学术交流座谈会在奇台县落幕。国内15家考古文博机构与科研院所及19所高校的考古专家、学者文物科普知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深入讨论,31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大家从中西文化的交汇、佛教的兴盛、边疆考古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阐释了唐朝墩古城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新疆历史文化及边疆考古的多重价值。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魏坚说,在唐朝墩城址轴线中部和偏北部分别清理出唐代至元代的佛寺遗址和景教寺院遗址,印证了天山北麓从唐代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文物科普知识、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
“北庭体系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西北边疆形成过程的一段缩影。”郭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庭故城遗址是他近年来投入心力最多的地方。北庭故城先后为唐代庭州和北庭都护府考古常识、高昌回鹘夏都、元代都元帅府和别失八里宣慰司驻地,是唐至元时期丝绸之路天山北麓、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目前天山北麓保存最为完整、最大的一处古代城市遗址文物科普知识。“以北庭城为核心配套存在的军镇体系使用了约800年宋朝的十大文物考古常识,对古代西域的繁荣稳定以及古丝绸之路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郭物说文物科普知识。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的焉耆镇所属的一处结构完整考古发掘报告读后感、功能齐备的军事设施,先后入选“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项目负责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说,该遗址出土文书883件,记录内容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法律、交通、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诸多内容均为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
奇台石城子遗址的考古发掘,让人们找到了“消失”1000多年的汉代疏勒城。该遗址登上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小红是项目负责人。座谈会上,田小红指出,石城子遗址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历史见证考古常识,深刻阐释了新疆自汉始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基本史实。
东天山地区地处天山东段考古发掘报告读后感,东通河西走廊、西北连阿尔泰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南北农牧互动的关键区域。西北大学教授马健通过研究发现,从青铜时代至西汉早期,东天山地区史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他认为,东天山史前文明的发展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重要的物质与文化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任冠结合唐朝墩古城遗址文物科普知识、北庭故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读后感、达勒特古城遗址等不同类别的建筑遗存以及出土的陶瓷器考古常识、金属器、骨器、玉石器等遗物,认为丝绸之路新北道既是经贸往来的通道考古发掘报告读后感,也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通道,更是古代不同人往、交流、交融的通道。
新疆康家石门子岩画是新疆地区一处重要的岩画遗存,自上世纪末被发现以来,广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丛德新在对岩画进行仔细判读的基础上,论述了不同位置岩画的相互关系宋朝的十大文物,认为这处岩画存在至少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内容也不尽相同,最早的一期,可能处于公元前2000年甚至更早。
唐朝墩古城景教寺院遗址中出土了种类丰富的遗物宋朝的十大文物,特别是提取了大量题材珍贵的壁画考古发掘报告读后感考古常识,填补了景教考古的空白,为全方位考察景教寺院内部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图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殷小平认为,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丰富成果,开启了中国景教历史研究以遗址为视角的一个新起点,必将推动国际学术界对新疆景教遗存的进一步关注考古常识。(贾春霞 盖有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