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珍贵文物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故宫主要文物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11
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13年11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文物局负责同志发布全国第七批和山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情况,通报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进展和全省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2013-11-14 10:00:22]陈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山东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文物资源大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文博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全面推进文化遗产利用和传承发展、建设文物强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日前,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国保和省保单位数量均增长近一倍,这是我省文物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喜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我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组的现场考察评估;全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又有新的突破,今年获国家批复项目126个,经费比去年增长42%,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稳居全国首位。今天我们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文物局谢治秀局长、由少平副局长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先,请省文物局谢治秀局长通报有关情况。
[2013-11-14 10:02:13]谢治秀: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山东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物资源大省,已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在全国居于前列。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文物事业呈现出跨越式全面发展,尤其是今年,在第七批国家级和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实施三个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现将这三个方面的情况,通报如下:
[2013-11-14 10:04:24]谢治秀:一、我省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继公布,总量均增长近一倍。自1961年开始,我国实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制度,由国家、省和市、县(市、区)政府分级核定公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践证明,这是我国结合实际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文物保护利用模式,是对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独特贡献。从1961年至2006年,国家先后公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有101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列其中。2009年5月,我省启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申报工作。历经4年的推荐、审核、实地核查和专家的审慎遴选,经国家文物局考察和审核,今年3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省共有95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处合并项目单位榜上有名,使全省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总数达到了196处。此次入选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数量,接近以前6个批次的总和,总量增长近一倍。从1977年至2006年,我省先后三次公布了68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评审工作,也是在2009年5月启动的。为确保推荐评审工作科学严谨、公平公正,省文物局按照重质量、高标准的原则,严格评选程序,经过各地申报、专家审核、现场考察、反馈意见等工作步骤,先后进行了十几轮的整理、复核和修改完善,确定了初步推荐名单并提请各市政府予以确认,依据确认意见并经咨询评审专家委员会,最终确定了606处推荐单位名单并上报省政府。近日,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鲁政字〔2013〕204号),核定公布了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6处。截止目前,全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293处,总量接近前三批总和,增长近一倍。随着省政府对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正式核准公布,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这一重大文物保护工作画上了的句号。我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历史性地在数量上实现了倍增,也使我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总量位于全国前列,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省文物事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我省文物大省的地位。总起来看,第七批国保和第四批省保中国十大珍贵文物,无论是工作理念还是遴选标准、无论数量还是遗产类型,都比以前有重大的变化和拓展,突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13-11-14 10:09:34]谢治秀:一是各级政府重视,标准高、覆盖广。各级地方政府文物保护及文物资源利用的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各地的申报热情空前高涨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评选基数大,质量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我省不可移动文物登记数量达5万余处,在如此庞大的基础之上,经过严格筛选,虽然第七批国保单位新增数量大幅度增长,但仅占已发现文物总量的1.2%,充分体现了高标准和工作方法的严谨科学。全省17市均有单位列入,特别是地处黄泛区过去较少发现地下文物的菏泽、德州、滨州、东营等市,都有一定数量文物入选,体现了应保尽保的文物保护理念。另外区域文化特点更加突显,传统文物资源大市,如济宁、济南、青岛、潍坊、淄博、烟台、临沂等,数量和类型增加很大,经典文物类型更加突出,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将深刻影响本地文化强市建设和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呈现文化遗产保护类型、领域不断拓展新趋势。第七批国保单位,包括古遗址41处、古墓葬9处、古建筑24处、石窟寺及石刻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处。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包括古遗址190处,古墓葬74处,古建筑146处,石窟寺及石刻2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24处,其他49处。除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等传统文化遗产类型等我省继续保持优势外,近代工业遗产、二十世纪遗产、现代化建设代表性建筑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农业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有了新的突破,数量大幅增加。像大运河、胶莱运河整体公布为保护单位、鲁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盐业遗址、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坊子德日建筑群、特别是枣庄冠世榴园、郯城广福寺银杏园、东楮岛海草房等的入选,充分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新理念和文化遗产保护新趋势,也更加彰显了山东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三是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同步进行。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文物保》规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这次一改过去保护单位公布后保护范围划定滞后的弊端,两项工作同步进行,既使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和环境更加完整,保护工作于法有据,也更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避免了在基本建设中特别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文物被盲目、粗暴破坏。第七批国保和第四批省保的公布,进一步凸现了文化遗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齐鲁文化的物质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提升,对于继承和发扬我省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11-14 10:16:44]谢治秀:下一步,省文物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通知》精神,认真做好第七批国保和第四批省保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一是完善“四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完善记录档案,设立保护标志和必要的保护机构,明确保护责任,实现保护管理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强化安全防护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一批安全防护工程,有效防范、打击和查处文物安全事故案件。三是积极推动重点文保单位的传承和利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级政府文物保护利用意识的提高,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也日益成为所在地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文化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和珍稀资源。据统计,曲阜“三孔”、泰山、蓬莱阁、刘公岛等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近三年来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0多万人次,仅门票一项收入去年就突破20亿元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资源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第三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柱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影响力日益凸显。我们将以第七批国保和第四批省保单位公布为契机,统筹规划保护维修工程,推动文物保护单位的宣传展示利用传承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大众生活贡献力量。
[2013-11-14 10:18:12]谢治秀:二、大运河山东段申报世界遗产顺利通过“大考”。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具有全局影响和示范作用的国家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涉及全国8省(市)、35个地级市,其体量之大、线路之长、工程之巨,前所未有。大运河山东段流经我省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5市,全长643公里,历史上就是通航条件最困难、维修保护工程技术最复杂、最巧妙的著名河段,今天依然是申遗工作中环境治理最严峻、工程量最浩大的河段。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运河沿线五市党委、政府和文物及相关部门中国十大珍贵文物,历经5年的协同工作和艰苦努力,山东共有8段河段、15处遗产点入选申遗名单,而且沿线市均有项目入选,涵盖了各类水工设施遗存,初步再现了传统运河工程的技术发明创造性和技术体系的典范性,成为大运河整体申遗最有力的支撑点段之一。保护和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大运河保护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的充分肯定,并于今年9月顺利接受了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现场考察评估。
[2013-11-14 10:26:34]谢治秀:本次考察是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之前唯一的一次实地考察评估,对于大运河能否申遗成功意义重大,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印度籍专家莉玛胡贾女士率专家组对我省的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进行了全面考察。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季缃绮在德州会见了国际遗产组织专家组一行。通过此次考察,国际遗产组织专家组对我省大运河沿线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广大民众对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高度关心故宫主要文物、热情支持和对大运河遗产充满感情的保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已经实施的工程、取得的经验成果和正在启动的我省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工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省大运河管理工作十分到位,大运河的独特美景让人印象深刻,大运河活态遗产的保护以及区域之间的紧密配合,市民共享的举措让人震撼。在考察评估中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专家们对一些申遗工作的专业问题也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据了解,国家文物局已将大运河申遗文本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初步审查,经过联合国专家现场考察评估,申遗结果将于明年上半年揭晓。纵观五年来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走过的艰辛历程,我们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认真探索和有益尝试故宫主要文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具体如下:
[2013-11-14 10:34:45]谢治秀:一是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和工作机制。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省长为组长、13个省直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大运河保护申遗领导小组,省文物局抽调精干专业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沿线各市、县(市、区)政府均成立了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省政府与运河沿线各市政府签订了《大运河山东段保护和申遗工作政府责任书》,落实了责任,明确了任务,要求各地狠抓落实,加快推进。 二是制定了专项法规。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也是目前大运河全线唯一一部由省级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大运河保护专项政府规章,各市政府也都配套制定了实施办法或下发了通知。我省还与河北省、水利部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签订了跨省区协作保护工作协议。专项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法律保障。三是编制了完善的保护规划。省、市人民政府分别颁布实施了省级和市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以及重要遗产点的专项保护规划和方案,形成了覆盖全面、指导性强的保护规划体系。同时纳入了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 四是建立了完整的运河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各级地方均完成了大运河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利用电子计算机平台对各遗产点保护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报送,提升了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了相关部门的协作和资源共享。五是高效推进遗产本体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大运河山东段线长点多,工程繁巨。保护申遗工程启动以来,各级共投入资金近10亿,其中争取国家支持近5亿,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亿,确保了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顺利完成。在做好运河本体大规模修缮保护的同时,对运河周边的环境、道路进行了彻底治理和美化,合理搬迁安置了部分村民。通过遗址公园、博物馆展陈、运河小道、展示平台等各种方式手段,有效的展示了大运河遗产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显示了大运河在景观、文化等方面对沿线区域的巨大影响。大运河申遗不仅是一项巨大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更成为惠及运河两岸民心民生、建设生态城市、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旅游的惠民工程。初步统计,通过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程直接和间接受益的民众超过500万人。不但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2013-11-14 10:40:33]谢治秀:申遗不是最终目标,仅仅是过程和手段。大运河南北纵跨鲁西地区,是“鲁西南经济隆起带”战略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之一,是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的重要资源支撑。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目的,是以此推动乡村旅游和美丽山东建设,使大运河山东段遗产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故宫主要文物,促进大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做好大运河遗产永续利用和传承发展这篇大文章,在世遗专家考察评估后,我们又立即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鲁西南经济隆起带”战略实施大局,适时启动了“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和后续重大保护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最近,“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工作已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家文物局又批准了一批重大保护工程项目,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2013-11-14 10:43:23]谢治秀:三、文物保护重大工程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十二五”以来,省文物局围绕我省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深入实施“两区一圈一带”战略发展规划的大局,根据全省区域文化分布特点,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创造性地提出了“七区两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的战略规划(曲阜、淄潍、泰山、黄河三角洲、半岛、沂蒙、鲁西片区和大运河、齐长城两条文化带),规划布局了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特别是去年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在曲阜鲁国故城集中开工我省88项重点工程。今年截止目前国家批复我省项目126个,经费比去年增长42%,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稳居全国首位。
[2013-11-14 10:44:34]谢治秀:“十二五”以来,全省共安排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项目353项,预算总额达到120亿元。目前已实际投入24亿元,其中国家财政16亿元,省财政和发改委3.2亿元,地方配套达4亿多元。这批项目规格高、覆盖面广,总体呈现出“三多一加快”的显著特点。一是大项目、好项目多。鲁国故城、南旺枢纽、大汶口、大运河、龙华寺等6项工程都超过亿元,1000万以上的项目达到50多项,打破了我省长期以来投入少、欠账多、无大项目的历史局面。二是重点、亮点项目多。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工程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成为国家大遗址保护“六区”的重要亮点工程,黄河三角洲及环渤海古代盐业遗址群遗址、沿海明清海防遗址及近现代建筑群保护工程,为服务全省蓝黄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改变了长期以来文物“自保”、“死保”的被动局面。三是后续储备项目多。目前已经国家和省里批复立项的规划项目就达40多项;省里安排今后三年规划项目达96项。有计划地推进项目,扭转了多年以来项目管理无序的落后局面。四是项目推进加快。从项目进展情况看,目前全省已有66项完成,近80%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2013-11-14 10:46:55]谢治秀:(一)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是国家“十二五”重点扶持发展领域。我省曲阜片区被国家列入全国六大重点片区之一;鲁国故城、大汶口、南旺水利枢纽等三大遗址列入国家首批23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行列;齐国故城、鲁国故城、城子崖、两城镇、邾国故城、北辛遗址等13处大遗址被列入全国150处重点大遗址名单。“十二五”以来,国家和省财政共安排8.6亿元的大遗址专项经费,大遗址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一是鲁国故城、大汶口、南旺水利枢纽三大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已全面展开。目前,鲁国故城已经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建设完成了区域内周公庙建筑群的环境整治与展示工程,东北角城墙保护与展示工程,东部及东北部外环道路修建,洙水河流域疏竣工程等,初步形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框架,并通过了国家专家组评审,被誉为国家首批遗址公园建设的示范工程。南旺水利枢纽已累计投资2.7亿元,建设完成了分水龙王庙建筑群修复与展示工程,大运河河道治理及船闸斗门发掘、保护与展示工程,南旺枢纽博物馆建设工程等,被誉为大运河申遗的亮点工程。大汶口已全面展开考古发掘工作,总投资5000万元的汶河南北岸治理工程方案已经国家批准,近期即可全面实施。二是列入全国150处大遗址名单的13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全面启动。邾国故城、汉鲁王墓群、明鲁王墓群、北辛遗址、薛国故城已全面展开考古勘探、遗址保护、环境整治及展示等重点工作,10处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2013-11-14 10:51:20]谢治秀:(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一是大运河申遗项目基本完成。按照申遗要求,我省大运河沿线个重要遗产点被列入申遗项目,已累计投资4亿多,完成了规划编制、考古发掘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目前遗产点保护项目已全部完成,重点河段保护展示整治工程已完成80%以上故宫主要文物,顺利通过了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现场评估。近日,国家文物局又批准大运河重大保护工程项目17个,补助资金2.1亿元。二是齐长城世界遗产重点项目保护方案已全部获批。《齐长城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完成故宫主要文物,齐长城长清段、莱芜段、临朐段(2处)、安丘段、莒县段、五莲段、诸城段及黄岛段(2处)等10处重点区段和重要文物点抢救性保护维修方案全部获国家批复,部分工程实施逐步展开。并适时提出了打造“齐长城自然文化风景带”的中长期目标,着手组织编制规划。近日,国家文物局批准齐长城保护项目5个,核定资金2360万元。
[2013-11-14 10:53:12]谢治秀:三是“三孔”及泰山世界遗产保护得到加强。曲阜“三孔”安排经费2384万元,全面完成孔庙弘道门、奎文阁、中轴线、古宅门地面维修和大成殿月台东侧台阶维修工程。孔府中路东三厅落架大修和东三厅屋面揭瓦工程接近完工,完成孔林还林石板路整修工程,孔林内洙水河河道清淤和东、西平桥维修加固工程接近完工。近日,国家文物局又批准孔庙及孔府项目8个,核定资金1985万元。泰山世界遗产投资1560万元,实施完成了岱庙碑亭修复、岱庙仁安门及配天门两侧建筑修复保护,天贶殿及中寝宫维修工程全面竣工。四是孔孟文化遗产地世界银行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已被省政府列入省重点项目,总投资8.7亿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5000万美元。目前世行生效到位,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人民币,曲阜孔庙孔府、泗河拦蓄引水入城工程、明故城护城河治理、尼山古建维修及护坡复绿,邹城因利河治理、孟庙孟府孟林保护等一批项目初见成效。此外,省文物局会同济宁市政府,积极推动与国家开发银行山东分行开展金融合作。今年9月17日,三方签订了《国家大遗址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金融合作协议》,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汶上南旺枢纽工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曲阜明故城复兴工程、邹城峄山风景区等28个项目入选首批合作共建项目库,项目总投资260亿元人民币,融资总量为174亿元人民币。其中故宫主要文物,邹城市峄山风景区项目8亿元资金已获国开行批准。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实现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风景名胜区建设的相互促进。
[2013-11-14 10:56:16]谢治秀:(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救性保护全面展开。我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7处,其中地上文物包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达600多处,保护与抢救任务十分繁重。“十二五”以来,国家和省财政安排文物保护专项经费7亿元,先后对180余处遗存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保护。威海刘公岛、威海近代建筑群、烟台蓬莱阁、青岛八大关、烟台山、济南灵岩寺、四门塔、广饶关帝庙大殿、潍坊十笏园、栖霞牟氏庄园、济南府学文庙、曲阜颜庙等71项维修工程已基本完成,邹城三孟、济宁太白楼、烟台福建会馆、潍坊德日建筑群等61项维修工程迅速推进。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情况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全省文物系统门票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三孔、泰山、蓬莱阁、微山岛、牟氏庄园、灵岩寺等旅游收入和参观人次均具全省前列。文化遗产已成为重要文化品牌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物事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惠及民生的重要力量。
[2013-11-14 10:58:11]谢治秀:(四)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我省文物工作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定位的原则,以保障文物保护未来持续发展为目标,稳步推进文保单位的规划编制工作。我省的19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有132处开展了规划编制,其中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国家评审的45处。大运河总体保护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实施。鲁国故城、大汶口、南旺水利枢纽、齐故城、城子崖、两城镇、龙华寺等7处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经国家批准、省政府公布实施。《国家大遗址曲阜片区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省级评审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三孔”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作为世行项目正在紧张编制。经国家和省里批复立项的规划项目40余项,即将进入规划编制阶段。按照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规划启动率将达到100%中国十大珍贵文物,部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2013-11-14 10:59:00]谢治秀:(五)全省文博基本建设项目扎实推进。一是扎实推进博物馆建设。全省各地将博物馆建设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继续加大投入力度。2012年共实施博物馆建设项目39个,其中新开工建设博物馆14个,续建博物馆25个,项目总投资35.1亿元,完成投资19.3亿元。“十二五”以来,烟台市、临沂市、威海文登市、泰安东平县、东营利津县、德州市博物馆、蓬莱古船博物馆等市、县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岛市博物馆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建设陆续启动。二是进一步完善博物馆体系建设。在加强国有博物馆工作的同时,大力支持建设专题和特色博物馆、纪念馆,鼓励和扶持行业、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所有制博物馆210家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其中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142所,行业性博物馆49家,民办博物馆19家。通报完毕,谢谢大家。
[2013-11-14 11:05:10]陈强: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提问时尽量简洁明了。
[2013-11-14 11:05:10]记者:请谢局长简单介绍下“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的规划建设思路是什么?
[2013-11-14 11:06:20]谢治秀:我刚刚也提到了,“申遗”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通过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积极服务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大局,做好大运河遗产永续利用、传承发展和惠民利民这篇大文章,这才是“申遗”的最终目标。“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中长期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前提目标下提出并开始启动实施的。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中,我们在做好运河本体大规模修缮保护的同时,对运河周边的环境、道路进行了彻底治理和美化,合理搬迁安置了部分村民,民居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城市、乡镇的整体文化氛围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遗址公园、博物馆展陈、运河小道、展示平台、提升旅游景区等各种方式手段,有效提升和展示了大运河遗产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显现了大运河在景观、文化等方面对沿线区域的巨大影响。举个例子,德州市南运河段,启动实施了南运河遗产全线的保护与展示工程,对运河沿线进行了岸坡修复、堤顶路整治、垃圾清理和封堵排污口,清运垃圾3万多立方米,对21公里未硬化的堤顶路面进行了平整和夯实;植树绿化,修建了穿行在树荫中的“遗产小道”。如今,曾经被当地居民视作“垃圾场”的南运河,已经彻底改观了脏、乱、差的形象,成为当地居民旅游、休闲、健身的一个好去处。世界遗产组织专家在南运河段参观考察时,还特意将行程推迟了两个小时。另外,像汶上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台儿庄古城等等,都是大运河保护申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惠民利民的典型工程。因此,总起来说,“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的规划建设思路,就是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鲁西南经济隆起带”战略大局,把运河沿线一个个珍贵的文化遗产点保护好、利用好,再用大运河这个“长廊”贯穿起来,形成纵贯鲁西南的历史文化景观带,真正使大运河山东段遗产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和美丽山东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2013-11-14 11:10:34]记者:请问第七批全国重点和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对我省文物事业发展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我们又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些影响?
[2013-11-14 11:10:56]谢治秀:第七批全国重点和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使我省国保、省保单位数量增长了一倍。对于这个数字,大家可能还没有具体的概念。仅从我省来讲,从1977年公布第一批,到2006年公布第三批,这中间跨越了30年的时间。而这次公布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总量上翻了一番,相当于过去30年的总和。这样说,可能大家就能明白第四批省保单位公布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一方面,这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省文物事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文物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省委专门就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去年底召开了直达省、市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县的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建设文物强省的目标和任务。我刚才也讲到,“十二五”以来,全省安排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项目353项,预算总额达到120亿元;提出了“七区两带”文化遗产保护片区规划,布局了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88项重点工程集中开工;第三次文物普查完成,登录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等等等等。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基础工作落到了实处,文物保护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被日益发现和凸显,文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才会有现在国保、省保单位总量增长近一倍这样的结果。同时,国保、省保单位的公布,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文物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比如,这次文保单位的公布,我省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保护单位公布了,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也相应的公布了,这其中牵涉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好处是更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避免了在基本建设中特别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文物被盲目、粗暴破坏。另一方面,这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挑战。总量增长近一倍,也相应地意味着工作要求的提高和工作量的增长,文物保护的任务也将是过去30年的总和翻一番,更加地艰巨和繁重。针对这个问题,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为总抓手,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的“五纳入”工作,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树立“文物保护人人有责、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