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名录敦煌文化1000字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7-03
扬州,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扬州在中国古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当然,扬州市历史上也不乏那些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的名人,其中就有这样两位历史名人,他们一位是著名教育家、一位是工程院院士,他们都是扬州人的骄傲!
沈亦珍,江苏扬州高邮人,原名沈禧。1900年出生。著名教育家。1917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工科,次年转入香港大学,主修心理学、教育学,1922年毕业。毕业后在集美师范学校任教,继而到暨南中学主持校务,到上海大学英文系及上海立达学园任教,之后担任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师范科主任、教务主任。1933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深造,获硕士学位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1936年获博士学位,是中国学生获得此一学位之第一人。同年归国后执教于国立中山大学,不久接掌江苏省立镇江中学。著作有《教育心理学》、《中国聪颖儿童教育》、《美国教育》、《社会中心教育》、《现代欧美中等教育》、《教育论丛》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沈亦珍先在复旦大学文学院任教授,后赴甘肃省襄助教育厅长办理全省教育,三年期满后转任西北师范学院外文系任教授兼系主任。之后回母校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学)担任教授,主讲教育及哲学、教育原理等课程。抗战胜利后,沈亦珍返江苏省立上海中学任校长敦煌文化1000字。
1949年后先后任大学、师范大学教授。嗣后到教育部任普通教育司司长,四年间完成修订了小学、中学及职校的课程标准;编印海外华侨教科书;指定中、小学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等。他还曾主持在的美国在华教育基金会工作。
1962年,沈亦珍应聘赴香港担任苏浙公学校长,在任长达18年。在此期间参加创办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新亚书院、新亚中学、新亚研究所,并出任校董、校长等职。1981年他又受中国灾胞救济总会力邀,接任调景岭中学的董事长兼职监,他针对学校缺失,大力整顿,改进教学,提高水平,绩效卓著。沈亦珍退休后又受聘为香港中国文化协会主任委员,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及团结侨胞等工作,并设立各种奖学金;拓展中山图书馆等业务,以发扬中华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原教育部长朱开轩在“怀念沈亦珍先生”一文中写有:“使人感到一位终身从教的教育家,对教育事业执著追求与献身精神的可贵”。对沈先生及其提出的用“十个深信”来高度概括的“教育信条”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对做好国家整个中等教育工作都有借鉴意义。“十个深信”涉及到一系列教育本质问题的精辟论述:诸如教育的地位、教育的意义、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内涵、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方针、教育的制度、学校行政及学校教育同家庭、社会的关系等。朱开轩指出:“这些见解实际上反映了沈老先生一生教育工作漫长的生涯中,由于长期注重教育实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教育规律的思考与归纳而逐步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治学之道,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很值得后人重视”。
谢友柏,中员,1933年9月23日出生,原籍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机械学设计及理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摩擦学专家。1955年9月,谢友柏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4年1月,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86年1月至1997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所长;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担任润滑理论及转子轴承系统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1994年5月,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7年1月,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的第五届。
谢友柏长期从事设计科学和摩擦学研究,与团队一起在国际上有理论和实验证明可倾瓦轴承不是天然稳定的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在中国内首先实现流体动力润滑滑动轴承油膜刚度阻尼测量。发展了中国国外建立在简单系统上的摩擦学系统研究,构造了摩擦学系统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提出了摩擦学的三个公理,并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内燃机、工程机械等的摩擦学设计和安全运行上得到丰硕的理论和应用成果。
提出了设计科学的四个基本定律,论证了创新设计过程的核心敦煌文化1000字,深入研究了设计中知识的流动、集成、竞争和进化,更提出了“人类一切有目的活动,都有设计和实施两个部分,设计是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的第一步”、“设计是知识得到应用的桥梁,设计本身就是知识的流动”等观点,提出了设计本质上是一个知识流动、集成、竞争和进化过程的论点,研究了设计知识供给与设计竞争力之间的决定性关系,成为推动分布式资源环境的建设和基于互联网的设计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
耄耋之年的谢友柏几乎每天都要来到办公室,查阅资料、撰写文章,希望为设计科学的发展多贡献一份力量,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多提供一份支持。“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尊崇科学规律办事,更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谢友柏期待科研人员能够传承奋发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作出贡献。谢友柏院士指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二字的内涵是“要成才,先”,个人的利益不能影响国家、集体的利益,交大西迁时,先辈们自觉、自愿从上海奔赴西安历史文化名村名录,不畏艰苦,不断奋斗,在农田上建起一所高等学府,这是一种内在的、重要的精神与文明。
谢友柏希望青年教师能发扬传统,树立目标与理想,为祖国建设、学校发展做出贡献,并引导学生做一名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培养一批继承、传承中华文明的年轻人。“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并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份职责光荣而神圣,希望你们有勇气、有意志,不怕失败!”谢友柏院士指出,在互联网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们要不断思考、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不能简单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要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察、讨论、实践中寻找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学生寻找社会需求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