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镇宣传历史文化内容是什么文化名人有哪些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09
来忻几天后的一个黄昏,我独自一个人漫步在忻州的街头,一边走一边与几位市民攀谈。我问一个路边散步的老者:“老人家,忻州好不好?”老者向我伸出大拇指,说了一个字:“好。”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友好的微笑。同样的问题,我又问一对中年夫妻,他俩异口同声回答了四个字:“当然好啦!”
最近一段时间,我接触了不少来自省城太原、首都北京以及全国各地的媒体朋友、商界朋友和游客,他们也不约而同为忻州点赞。
北京朋友说:“忻州给人感觉很亲切、很温暖,不紧不慢、不急不躁,是一个适宜居住、适宜游览的好地方。”
朋友们对忻州的感受得到更直接的印证。不久前,中央文明委公布了全国新一轮文明城市名单,忻州位列其中。三年创文,一举成功,这对一个欠发达的北方城市来说,真是来之不易。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荣誉称号,是一个城市最具价值和竞争力的无形资产。除了全国文明城市,忻州还有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等称号。这些金光闪闪的国字号招牌充分证明忻州是一个有口碑的地方。
从古至今,忻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良好的口碑已经深深镌刻在这片大地上,并融入到源远流长的历史血脉中。
忻州山河形胜,北倚长城、西隔黄河、东临太行、南屏石岭关,历史上曾是北方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也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万里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
忻州是一片浸染着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播撒下红色的种子。战争年代,无数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卓越功勋。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晋绥、晋察冀根据地成为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脊梁和支柱,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发生在这里的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树立了不朽丰碑。
忻州人崇文尚武、吃苦耐劳,又重情重义、宽厚包容。许多朋友一定知道忻州还是全国摔跤之乡,民歌之乡和剪纸之乡。
“近者悦,远者来。”忻州这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独特的魅力,凝聚着本地人,吸引着外来人,不断刷新着口碑的标高。
忻州曾经是一个战事频仍的地方,也是一个民族交融之地。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都在忻州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脚下这宁静而雄壮的长城曾经见证了无数或慷慨悲壮、或缠绵悱恻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写在史书里,也写在忻州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写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上,写在威武雄壮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平型关上,写在五台山巅、太行深处。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历史名人在忻州留下足迹,更留下韵味悠长、影响深远的故事。刘渊、刘曜称雄的故事、隋炀帝巡边征服突厥的故事、杨业抗辽的故事、路居忻州的故事、聂荣臻和贺龙在这里战斗的故事等等。
灵山秀水孕育了忻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雄浑悲壮的长城文化、激扬向上的红色文化、群星灿烂的名人文化、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文化、异彩纷呈的民歌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间工艺文化源远流长。深厚的文化彰显了忻州特有的风采与神韵。
站在雄伟的长城上,我仿佛听到悠远的边关铁蹄声纷至沓来,仿佛看到古代边关互市榷场的繁华与喧闹。
如果细说忻州的历史故事,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我其实更想说说现在忻州人的故事,那就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诗史一般的伟大实践。
也许脱贫的故事有些沉重。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被贫困缠绕,那凄婉动人的二人台“走西口”一直传唱几百年。忻州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地区。全市14个县(市、区)中有11个国定贫困县,其中6个县分别属于燕山—太行山、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全市317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就多达46.7万人,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是全省脱贫攻坚最大的主战场。
多年来,忻州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为摆脱贫困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许多人以扎根的精神为脱贫攻坚贡献了青春、熬白了头发,甚至有人倒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历史文化名镇宣传。由忻州首创的脱贫攻坚易地搬迁模式在全省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2017年6月21日,习总来到岢岚县赵家洼、宋家沟村视察,进农户,问冷暖,话农桑。习总在宋家沟村对村民们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在党中央就是要带领大家一心一意脱贫致富历史文化内容是什么,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芝麻开花节节高。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正是在领袖的伟大号召下,忻州人民以钢一般的意志向深度贫困发起了总攻,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和合力攻坚,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胜利,一举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截至2019年底,11个国定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中,忻州人民展现了众志成城、坚韧不拔、气吞山河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必将成为忻州人民迈向小康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新市民,今天当我走进忻州、融入忻州的时候,我被忻州人民向贫困宣战的故事深深感动。在岢岚县调研的时候,我沿着习总走过的路,走进脱贫户的家中历史文化名镇宣传,看到脱贫后的农民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在一个月时间内,我迫不及待地到忻州人常说的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西八县”(宁武、静乐、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进行调研,印象最深的是那一个一个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当然也包括社会各界帮助、支持、关心忻州决战脱贫攻坚的帮扶故事。
大家耳熟能详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忻州。忻州有程婴庙、公孙杵臼祠堂、七贤巷、韩厥墓、藏孤台、藏孤洞等遗迹,中华民族千古义士的故事一直在这里传扬。程婴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事迹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折射出坚忍顽强的中华民族精神。
大家还记得杨家将三代人精忠报国,血染沙场那慷慨悲壮的故事吗?还记得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不远万里只身来到中国,和晋察冀边区人民一道抗日,最后,牺牲在这片土地上那感天动地的故事吗?这些故事从多个侧面折射出这里的人们历来是重情重义。
阅读资料,我了解到近代忻州曾经是一个商业较为繁荣的地方,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汇集。“忻商”则以诚信经营而享誉全国,诚信“忻商”代表的就是情义当先的忻州人。
这里的人们告诉我,忻州人评价一个人喜欢用三个字——“够意思”。做人够不够意思?讲不讲义气?是忻州人的口头禅。
来忻这段时间,我一直关注着忻州的报纸、电视和各类新媒体。从这些媒体中,我了解到许多忻州好人的故事。有尊老敬老的好人历史文化名镇宣传、有扶危济困的好人、有舍己为民的好人、有爱岗敬业的好人。他们是有情有义的忻州人的代表。正是因为忻州人民的爱心、暖心,让这座城市愈发充满温度和温情。大爱之情、仁义之心是这个城市永不褪去的底色,更是这个城市的“根”与“魂”。
忻州人敦厚诚实,热情好客。这里家家户户对面食情有独钟,各种各样的面食丰富精致。他们喜欢用面食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红面鱼鱼、莜面窝窝、豆面抿尖、荞面碗托、油糕粉汤……品种繁多,做法也各不相同,那精致而丰盛的面食,饱含着浓浓的情意,让来这里的朋友既吃得香甜,又吃得舒心,真真正正给足“面子”。
如果要问忻州最大的资源是什么?忻州人一定会脱口而出:文旅资源。忻州人有一个梦想,把文旅产业做大做强文化名人有哪些,建成国家级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人说山西好风光,风光秀丽数忻州。忻州集佛教古建艺术、原始森林风景、长城边塞风光、黄河黄土风情、温泉度假休闲于一市。忻州还是汾河、桑干河、滹沱河三河源头,孕育了很多精彩的神话故事。忻州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古迹众多、景点密布,而且品位高、种类全、数量多、特色浓。特别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中华第一关——雁门关、华北第一奇峰——芦芽山、黄河入晋第一湾——老牛湾、世界四大优质温泉之一——奇村温泉,享誉全国,驰名海外。全市国家级文保单位就多达24处。
目前,山西正在全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山三大旅游板块。忻州是山西省唯一同时拥有黄河、长城、太行山三大旅游元素的市。黄河入晋第一县在忻州,长城精华在忻州,太行之巅在忻州。仅以长城为例,忻州拥有从战国开始,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明等朝代修筑的长城,总长度达一千多公里。全市有13个县(市、区)分布着长城。雁门关被称为中华长城第一关,岢岚王家岔长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宋代长城,偏关是长城里程最长、种类最全的县,被誉为中华长城博物馆。长城不仅有壮美的风景,更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人间故事会。
在忻州的文旅故事中,不得不提的还有“忻州药茶”。山西省委省政府把药茶产业作为农业转型发展的全新引擎,正在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山西药茶”。忻州是山西药茶产业六大药茶区域和重要生产基地,药茶制作和饮用在忻州历史悠久。据记载,从汉朝开始,宁武、五寨、岢岚一带的百姓就有采摘岩青兰制作毛建草茶的传统习惯。在忻州行走,药茶的浓香,不断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游忻州山水,品药茶浓香”。“忻州药茶”与佛教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边塞文化茶旅融合。这是一个让心情放飞的美好体验。
忻州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得天独厚的秉赋。如何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这值得认真思考。
来忻州之前我做了一个社会调查。我问十几个朋友:“你去过忻州吗?”多数回答:“没有。”我又问他们:“你去过五台山吗?”基本上都会说:“去过”。
这个调查说明一个问题,忻州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忻州对外地人来说似乎还是一位未掀起盖头的“新嫁娘”。如何扩大忻州的知名度,吸引有志有识之士来忻州旅游、投资、兴业,需要忻州人多动脑筋,多下功夫。
来忻州的第二天晚上,我就来到越来越红火的忻州古城。徜徉在古城雕梁画栋的书院楼阁和古色古香的青石长巷里,仿佛穿越到汉唐时代,与这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文脉的古城产生心灵对话。我走过全国多个地方,其中不少地方也在进行古城修复,旅游开发,而忻州古城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这么多游客?我思考,除了忻州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外,独特的开发模式——“活化”古城是其中最大的原因。街院结合,产城融合,文旅相通,古今交流,让古老变为时尚,让传统融入潮流,让文化与市场对接。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古城开发案例。
忻州从历史走来,正阔步迈向未来文化名人有哪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征程上,这里必将成为一片厚积而薄发的热土。
在忻州,有“无杂粮不成席”的说法。来忻不久,我专门到忻州杂粮产业融合园区调研。杂粮是忻州最具资源优势的农业特色产业。“世界杂粮,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忻州。”忻州把发展杂粮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市有龙头、县有园区、乡有基地、村有合作社、户有产品的发展思路,在市区规划建设杂粮科技研发、人才培训、产品展示、品牌塑造、购销集散、市场交易、电商营销、美食体验、农旅观光等为一体的,具有综合互动功能的“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我相信,这个已在加快建设的园区必然会有效发挥示范、引领、推广作用。显然,忻州人正在努力将小杂粮做成一篇大文章。
说起工业,忻州正追赶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在忻州开发区调研的时候,我走进开发区半导体工业园的车间里,看到现代科技和高新技术之花绽放在这片热土上,从材料到芯片、封装、应用的半导体全产业链正在形成。忻州半导体产业园已成为全省三个半导体产业集群之一。我还有两个意外发现:一是遇见4名在园区工作的日籍人士,其中有一位汉语说得很流利,甚至能说忻州方言历史文化内容是什么,他们表示,爱上了忻州;二是见到了我曾在江苏工作时采访过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从东部地区转移到忻州,最看重的是这里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一流的营商环境。这个发现让我更加认识到,开放的忻州正在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开放的忻州正在吸引更多的国外人士前来生活创业。这是忻州的希望所在,追求所在。除了忻州开发区,在黄河之滨、在五台山下,忻州各县(市、区)按照习总视察山西时提出“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的重大要求,一大批新的产业和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展开,成为推动忻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奋进新时代,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336”战略布局,忻州人正以清醒的差距观审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矢志在转型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来文化名人有哪些。这是忻州人民最大的梦想。
如果说,忻州是一本厚厚的书,我可能仅仅翻开了两三页。我希望能尽快熟悉忻州,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忻州的火热实践中。我为能在忻州工作和生活感到荣幸历史文化内容是什么,为能服务忻州人民感到光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