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调查历史文化的意义历史文化讲稿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08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在敦煌》中提到:“在敦煌、在千佛洞,我就是看一千遍一万遍也不会餍足的。在那样桃源仙境似的风光,在那样奇妙的壁画,有那样可敬的人,又有这样可爱的影子。从内心深处,我真的想长期留在这里,永远留在这里。现在就让我把自己的身躯带走,把心留在敦煌吧。”
早在夏商时期,敦煌还被叫做“瓜州”,定居着以羌戎族为主的游牧民族。战国时期,迎来了新的居民大月氏人、乌孙人和塞种人。后来大月氏一家独大,兼并羌戎族,赶走乌孙人和塞种人。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挫败并赶跑了大月氏人,便以“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占据敦煌,在此扎根。张骞出使西域西安历史文化遗产,在给汉武帝的报告中,首次提到了敦煌“始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
从此,敦煌便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东汉应邵注解的《汉书》中,对于敦煌也有了解释:“敦,大也,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盛也。”而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途径河西走廊,到达敦煌,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路线调查历史文化的意义,分别经过楼兰西至古罗马,和经过高昌、龟兹至大宛。
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从事中原丝绸和瓷器、西域珍宝、北方驼马与当地粮食的交易。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调查历史文化的意义,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
前凉时期,敦煌改名为“沙洲”,李暠以此为国都,建立西凉国,敦煌又有了凉州文化这张名片。十六国时期,相对稳定的敦煌又融入来此避难的佛家子弟,于是催生出厚重的佛教文化。
到了隋朝,敦煌县正式设置,鸣沙山一带统统划入后,南北汉文化在敦煌更加融透。元朝时期,敦煌升格为沙州路,明朝改为沙州卫,到清朝乾隆年间,复改为敦煌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6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调查历史文化的意义。
就像季羡林在“敦煌吐鲁番学”的论文中所写的那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如今,敦煌文化响彻四海八荒,名震九州万里,响亮的名字更加如雷贯耳,传承的四大古文明及中西文化更加引人注目。
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接。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介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之间,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千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仅占总面积的4.5%。
有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末,敦煌市常住总人口达到19.18万人,城镇化率69.45%;人口自然增长率3.15‰调查历史文化的意义,下降0.61个千分点;全年出生1462人,出生率9.87‰,上升0.19个千分点;死亡843人调查历史文化的意义,死亡率5.69‰,下降0.23个千分点。
数据显示,2019年,敦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78亿元,不变价同比增长4.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4亿元,同比增长5.56%;第二产业增加值18.72亿元,同比下降0.6%;第三产业增加值53.12亿元,同比增长4.91%。人均生产总值42716元,比上年增加2401元。
有的人向往敦煌,是向往它厚重的文化底蕴;而有的人向往敦煌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是向往它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两关遗迹、千佛灵岩、危峰东峙、党水北流、月泉晓彻、古城晚眺、绣壤春耕、沙岭晴鸣”,被称为“敦煌八景”。2019年,敦煌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337.33万人次,同比增长24.14%。
敦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矿历史文化讲稿、银矿、铁矿调查历史文化的意义、磷矿等4类26个品种,而且品位高、贮量大、易开采。同时,敦煌四季多风,风能资源丰富,是风力发电的理想区域。
除此之外,敦煌是中国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时数3257.9小时,日照百分率达75%,年太阳辐射量6882.57兆焦耳/平方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发展光电产业潜力巨大。2010年,敦煌被确定为中国首个百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2014年,敦煌被列入第一批新能源示范城市;2016年,敦煌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2017年,敦煌成为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如今的敦煌,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交通枢纽,“一带一路”上的黄金节点城市历史文化讲稿,还蕴含极其重要的“三大显学文化”之一的“敦煌学”,早已越过了国界。
“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嗬,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
就像余秋雨说的一样,王圆箓道士真的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大门,那一道裂缝背后,蕴藏的是让世界为之震惊的宝藏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门前所未知的学问。
但是,他永远不会知道,他那廉价售卖给华尔纳、伯希和,售卖给吉川小一郎、鄂登堡的大量经书与文卷,竟然是对“敦煌”一次空前的浩劫,数万件敦煌文物被堂而皇之地侵吞,流落异域他乡。
保护敦煌文化宝藏,是近代以来中国很多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很多人为拯救、保护敦煌文物西安历史文化遗产、艺术奔走呼号,倾其毕生精力守护和研究。这些守护者在抢救保存敦煌文书、壁画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历史文化讲稿。在社会民众强烈呼吁下,1944年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应运而生。
他们临摹、抄写、修缮、运送,只为让这份人类的瑰宝得以完整的保存,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了解莫高窟,让更多的人保护和拯救莫高窟。
2019年8月19日,习总来到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了解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进行座谈时,习强调,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吸收各种文明成果。
来到敦煌,你一定会惊叹,城市和沙漠会如此亲近,在沙山下生活的人会如此坦然西安历史文化遗产。在这里,沙漠并不让人恐惧,你可以放下一切顾虑,跳进温柔的沙海,恣意狂欢。
未来的敦煌,必将熠熠生辉,成为一个更加耀眼、更加厚重的新敦煌,傲然屹立在祖国的大西北,散发出万丈光芒。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