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必看历史电视剧自考近代史纲要题库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08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前的社会状况;第二,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改革的影响。
17世纪以来,波旁王朝的第一代国王亨利四世加强了统治,但是当时法国的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开始解体,金字塔式的封建土地分封制度事实上已不再存在,农奴制正在逐步消失。亨利四世被刺后,贵族的活动重新兴起,宗教战争重新爆发,法国再次陷入内乱之中。封建大贵族和教会上层势力,多次发动贵族叛乱和宗教战争,使得中央集权大为削弱,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路易十四即位之初,地方封建大贵族的叛乱,使法国的制度一度陷入危险境地。1652年大贵族孔代的叛乱武装一度占领巴黎,路易十四也被逐出巴黎。同时期西班牙军队的入侵,更加重了法国的社会危机。因此,加强封建制度,具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抵御外敌入侵的双重作用。
17世纪在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的,农奴制得到进一步发展。统治阶级主要依靠剥削农奴为生,农奴劳动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效率低下的农奴制度和统治阶级闭塞愚昧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成为当时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统治者为了满足贵族地主和商人对土地和国外市场的需要,力求建立强有力的统治,以强大的国家力量进行对外扩张。但是,落后的社会经济和军事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实现其侵略计划。
经过大约二百年的不同方式的扩张,到1701年才建立王国的普鲁士,当时只是欧洲的二流国家。靠军国主义政策发展起来的容克阶级,不满足于欧洲二流国家的地位,希望通过加强主义和军国主义,增强国力,进一步对外扩张,他们大力提倡所谓“普鲁士精神”。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到18世纪才建立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封建大帝国。虽然奥地利早在16世纪初已经成为欧洲最早实行君主的国家之一,但到18世纪时,它的每一领地始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它们只服从哈布斯堡君主个人的统治,而不承认与其他领地同属一个国家。各领地之间和各民族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交织在一起,使得奥地利尚未形成统一的帝国。具有自己的历史传统的波希米亚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对奥地利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公元1000年建国的匈牙利也保留着在帝国之外的独特地位。这些情况严重地阻碍了奥地利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也不满足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以及中央与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日趋紧张。
2.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虽有所发展,但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他们还无力改变现状,希望借助王权的庇护,获得自身的发展。各国的封建君主也想借助资产阶级的力量,进行改革,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加强自己的统治。
17世纪的法国是典型的农业国,但资本主义工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工商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到18世纪,法国正处于从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演变的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地方势力的盘剥与限制,但是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于是,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建立了联盟。在中度过童年的路易十四,深感独揽大权的重要性,他与新兴资产阶级结成联盟,这给予了新兴工商业者以发展的机会。
远远落后于西欧的,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十分艰难。17世纪末全国只有30家手工工场,图拉是工场手工业最先发展的地区,但到了17世纪60年代,这里的7家铁工场中只有119个工人,其中一半还是外国人。在这样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还无力改变现状,只希望依靠沙皇的权力和军事力量,为自己开拓通向欧洲的商道和市场;沙皇也需要在资产阶级的支持下改变落后面貌,增强国力和军事力量,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从而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具有极大的扩张野心的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以实现对外扩张的野心,正在形成中的普鲁士资产阶级也希望依靠强大的王权获得自己发展的机会。同样,奥地利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发展也需要相对统一的国内市场。
总之,在17、18世纪的欧洲主要封建国家,希望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统治的封建君主与希望摆脱封建割据势力盘剥的新兴资产阶级建立了联盟。这就是17、18世纪的欧洲封建国家出现社会改革的特殊的历史背景。欧洲封建制度的加强,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时期、在新兴资产阶级支持下出现的现象。它与东方国家(如中国等)在封建社会后期加强封建制度不同。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必然带有其时代特点。这些改革,一方面符合封建统治者加强王权的需要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历史需要。因此,这些改革大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二、“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一目,教材写了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中大致相同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指出在不同国家实施的具体措施中的不同点。
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前期的法国路易十四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中后期的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和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改革,其主要措施是一致的:
1.在上,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路易十四大肆宣扬“朕即国家”的绝对主义理论。他说:“一切权力都是上帝的”,国王充当“上帝的臣子和他在世上的代理人”。这就使得国王的权力神格化,并以此作为加强统治的依据。他一方面实行高压,取消巴黎高等法院对国王赦令的指摘权,拒绝召开会议,对反叛的外省贵族无情;另一方面,营造金碧辉煌、庄严宏大的凡尔赛宫,以此显耀自己的权势,同时又对贵族实行怀柔政策。他还建立了监督官制度,把所有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国王一人手中。彼得一世实行行政改革,设置参政院,把全国重新划分为50个省,建立起完整的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腓特烈二世改革行政,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特蕾西亚女皇取消地主担任国家税收人的权利,限制领主裁判权,加强中央的权力等。其中路易十四的措施,把法国的主义推上了顶峰。
2.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教材把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两部分:第一,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银被公认为国家财富的重要标志;第二,为了增加国内金银储量,要积极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而尽量不流出。重商主义是上的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它的出现往往与主义的加强有密切联系。路易十四的财政总监柯尔伯实行了重商主义政策,他协助开办了45家手工工场,使大型集中的手工工场增加到113个。柯尔伯的重商主义政策,使得法国的国家预算达到了平衡,法国又恢复了经济繁荣的局面。彼得一世采取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大量外国专家到办厂十大必看历史电视剧,准许手工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作为劳动力等措施;普鲁士腓特烈二世采取了招徕外国移民、疏通道路、修筑桥梁等发展经济的措施;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保护关税,奖励工商业发展,成立国家工场等重商主义政策等,都起了增强国力,加强统治的历史作用。重商主义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阶段,重商主义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但它也有严重的缺陷。因为各国相继实行这一政策,必然会引起严重的商品战争。另外,国家对商品规格的严格限制,也会阻碍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某些部门实行的优惠政策也破坏了各经济部门通过市场调节的自然平衡。因此,到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以后,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经营和自由竞争的自由主义就代替了重商主义。
3.在军事上,大力整顿军备,扩充国家军事力量。路易十四亲政后,着力整顿军备,扩充兵源,陆军从他亲政初期的7 200人扩充到18世纪初的约四十万人;创建了强大的海军,各种舰船从30艘增加到近千艘。彼得一世执政末期,陆军达到20万人,海军也拥有48艘战舰和一大批辅助舰。腓特烈二世统治时期,普鲁士军队由8万人增加到20万人,军费开支占国库开支的4/5。奥地利也仿效普鲁士实行募兵制,建立常备军,18世纪末它的兵力达到27万。整顿军备,使这些国家的军事力量大为增强,为巩固统治和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
4.在文化教育上,加强对文化思想的控制。思想控制也是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改革中,既包括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包括加强对思想的控制。例如,路易十四要求全国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对不信奉天主教的人进行宗教,并对人民实行严格的思想禁锢;彼得一世十分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还派遣大批留学生,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及工程技术,他还开办学校,组织翻译大量科技书籍,并简化了俄文内容等。
这些不同点具体表现在:法国在主义统治达到顶峰后,又重新非天主;彼得一世引进西欧文化和先进技术,并为了对外扩张的需要,力争取得出海口;腓特烈二世和特蕾西亚女皇以“开明”自诩,表面上采纳了当时比较时新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一些主张;特蕾西亚女皇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加强统治,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地主剥削,减轻了农民负担,还宣布取消皇室领地上的农奴制度。
其中的腓特烈二世和特蕾西亚女皇虽然以“开明”自诩自考近代史纲要题库,但其本质上仍是为了强化封建统治。腓特烈二世一方面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标榜科学和理性,另一方面使国家官僚机构成为自己的驯服工具,表明了他的改革在本质上是加强封建统治的。特蕾西亚女皇取消贵族的一些特权,减轻农民的负担,是考虑到封建贡赋过重,农民无力负担国税,也无力按时应征入伍,这样会影响到统治。其目的主要是缓和阶级矛盾,加强封建统治。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强大社会影响力。
三、“改革的影响”一目,教材分析了改革的性质和进步性、改革加强了封建统治、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改革为封建统治者的军事扩张提供条件等四个方面。
17、18世纪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是封建阶级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行的一次社会改革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当时欧洲主要封建国家进行社会改革的社会背景,都是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王权摆脱封建割据势力的盘剥,所以支持加强王权;各国的封建统治者在资产阶级的潮流面前,面对着日益激化的社会阶级矛盾,为维持和加强统治,也不得不与资产阶级结成暂时的联盟,由此出现了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这里必须看到,在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国家,推翻封建制度的历史条件还不具备,制度在客观上还起着一定历史作用的情况。因而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改革使各国进一步加强了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法国和奥地利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国力,原来相对落后的和普鲁士则一跃成为欧洲的强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的统治。改革削弱了各国的封建割据势力,在客观上有利于相对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封建统治者采取的重商主义政策,一方面满足了他们增加财富的,另一方面实际上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正说明这场改革运动的社会进步性。
改革也给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军事扩张的资本。各国的军备扩张,促使各国封建统治者不断进行对外战争。如法国路易十四为欧洲霸权发动了多次战争,彼得一世为争夺出海口进行的战争,腓特烈二世进行的多次战争,等等。这又说明了这些改革不可能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重印版)
中世纪时,法国的封建制度决定了地方大封建主拥有很大的权力。当时,国王凭着封建主的效忠维持自己的统治,国王只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充分的权力,尽管大封建主是国王的附庸,但国王在封建主的领地中也没有征兵、征税等权力,每个大封建主的领地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16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国王开始逐步削弱封建主的权力,但遭到封建主的强烈反对。16世纪中后期,在胡格诺战争中,大封建主借宗教战争大打出手。后来,获胜的一方开始夺得王权,1589年亨利四世上台,波旁王朝开始统治法国。在波旁王朝统治下,法国的王权进一步加强,并同封建割据势力作了长期的斗争。1601年,亨利四世被刺,贵族的活动重新兴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1610~1624年,法国又一次陷入内战自考近代史纲要题库。1643年,路易十三(1610~1643年在位)去世,不到5岁的路易十四继位,由母后安娜摄政。贵族们决定趁机发动叛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投石党运动”(得名于当时巴黎街头儿童恶作剧的玩具──投石器)。“投石党运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当时的首席大臣马萨林为解决财政困难,开征新税,提高税率,引起了资产阶级、城市贫民和农民的反对,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对抗政府,迫使王室在1648年和1649年两度逃离巴黎。另一方面,封建大贵族在各省发动了叛乱,西班牙军队也侵入距巴黎只有几十千米的地方。1652年,叛军打败王军,攻入巴黎。但是,人民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封建贵族,叛军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不久,王军包围了巴黎,叛军弃城而逃,“投石党运动”失败。残余叛军与西班牙军队联合,与法国为敌,一直持续到1657年。持续的内战,严重地阻碍了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路易十四于1661年开始亲自执掌政权,在位55年,在此期间,法国的封建制度达到极盛时期,法国的国力也大为发展,一度称霸欧洲。路易十四亲政以后不久,就着手集中大权,他监禁了不可一世的财政总监福凯十大必看历史电视剧,打击敢于对国王敕令提出异议的巴黎高等法院,使一切传统的权力机构,如会议等都只徒具虚名。他宣称“朕即一切”,亲自过问政府的一切事情自考近代史纲要题库,他说:“构成国王的伟大和尊严的不是他们手中的权杖,而是他们手执权杖的方法。由臣民来决定一切,君主只是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就歪曲了事物的面貌。唯有君主才有权思考和决策,其他人的职责只不过是执行君主的命令而已。”他任用柯尔柏为财政总监,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经济,积极对外扩张,到1671年,法国建立了一支拥有194艘船的舰队自考近代史纲要题库,其中有120艘战舰。法国还建立了一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陆军,1672年,陆军人数达到12万,1690年超过30万人,与欧洲其他国家军队人数总和几乎相当。路易十四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同西班牙、荷兰、英国、奥地利、瑞典等几乎所有的西欧国家进行了战争。路易十四宣扬“君权神授”,他甚至把自己说成是上帝。他进行宗教,加尔文派。1682年,他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凡尔赛宫,采用庄严的宫廷仪式,树立君主的威严。他的私生活也是放荡不羁,许多不同社会地位的妇女都曾是他的。在路易十四统治的后半期,法事失败,国库空虚,农业凋敝,工商业破产,王权削弱,民心丧尽,封建制度渐渐衰败。1715年,路易十四逝世。
斯拉夫人分为东自考近代史纲要题库、西、南三支自考近代史纲要题库。其中,东斯拉夫人中的一部分居住在第聂伯河的支流罗斯河附近,又称为罗斯人。罗斯人是现在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三大民族的祖先。大约在世纪时,东斯拉夫人的许多部落都发展成为小国家,称为公国。9世纪末,罗斯人的几个小公国以第聂伯河上的基辅为中心,形成为一个大公国,史称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封建国家。12世纪,基辅罗斯成十多个彼此混战的独立小国。13世纪中期,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征服了罗斯的大部分地区。莫斯科原是莫斯科河畔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位于东北俄罗斯各公国的中央,受外来战争、骚扰的破坏较少,而且水陆交通方便,土地肥沃,森林茂密,移民越来越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328年,莫斯科王公从金帐汗取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称号,可以征收东北俄罗斯对金帐汗国的贡赋。同时,莫斯科大公还取得了教会的支持。这样,莫斯科大公利用金帐汗和教会的势力,打击和削弱其他公国,加强莫斯科的地位,扩大莫斯科公国的领土。14世纪中期,莫斯科公国已经成为全俄罗斯最强大的公国,为统一全国积蓄了和经济实力。15世纪下半期,金帐汗国日趋衰落并发生。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利用蒙古人各汗国的内战,取得了独立。到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逐步把原来由蒙古人统治的俄罗斯人居住地区全部并入莫斯科公国版图,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后来,伊凡四世自称为沙皇。沙皇极力推行对外扩张的政策。16世纪中期,逐步占领了伏尔加河流域。领土逐渐扩展起来。
17世纪,农奴的处境进一步恶化。农奴在晚秋收割完毕后可以离开主人的惯例,被逐渐取消;地主追捕逃亡农奴的期限也从5年慢慢地延长到15年,1649年更完全取消了这一时间限制,地主可以在任何时候追捕逃亡农奴。农奴不仅要在地主的土地上每星期服役3~6天,还须缴纳实物或现金代役租。农奴劳动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基础。据统计,1678~1679年,在的欧洲部分共有81.2万户人家,除略多于10%的市民和所谓的“国家农民”外,其余的67%属于封建主,9%属于沙皇,13%属于教会。17世纪,的工商业有所发展。1632年,一个名叫维纽斯的荷兰人获准在图拉建立一个铁工场,这是的第一个手工工场。后来,在冶金、造纸、纺织、制革等行业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许多手工工场是国家办的。工场的主要劳动力是农奴,自由劳动者很少,这大大阻碍了工业的发展。同时,全国性的市场开始形成。但是十大必看历史电视剧,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的经济仍然十分落后。17世纪末,全只有30家手工工场,图拉是手工工场最早发展的地区,但直到1660年前后,图拉还只有7家铁工场,全部工人加起来也只有119个,其中的半数是外国人。的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文化等方面也是如此。当时,即使在贵族当中,也是多数人没有受过教育,全国识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全国上下,因循守旧的人到处可见,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甚少,愚昧和无知笼罩着社会。
普鲁士人原来是居住在波罗的海边的民族,13世纪时,条顿骑士团征服了普鲁士人,普鲁士人开始改信教。1525年,条顿骑士团末代首领、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贝特宣布将骑士团国家改为世俗的普鲁士公国,自立为公爵。1618年,该公国因无男性继承人被转让给也是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选侯,勃兰登堡是一个以柏林为中心的选侯国,霍亨索伦家族自15世纪起就开始统治这个选侯国。1660年,勃兰登堡选侯建立了勃兰登堡普鲁士政体。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勃兰登堡选侯国因为支持哈布斯堡王朝,而在1701年取得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皇帝的同意,成为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的统治者是霍亨索伦家族,这个家族从1415年开始统治勃兰登堡。勃兰登堡位于德意志的东北边境,经常与附近的斯拉夫人发生冲突,战事不断,军队显得特别重要。在长期的战争中,霍亨索伦家族深感军队的重要性,他们把军队看得高于一切。在勃兰登堡甚至后来的普鲁士,军队不只是保国安民的一支武装力量和国家的一个部门,实际上,军队在国家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在普鲁士,国家不过是为军队服务的机构而已。在17世纪腓特烈威廉(1640~1688年在位)统治期间,正值三十年战争时期,勃兰登堡被瑞典军队占领。威廉进一步感到军队的重要性,他向瑞典学习,开始建立常备军。1653年,威廉与普鲁士容克地主达成协议:允许容克对农民行使权和裁判权,容克则同意交纳“军事税”,以便使国家能够建立一支常备军,由容克担任这支军队的军官。从此,普鲁士容克就和军队结下不解之缘。1701年,普鲁士王国成立后,军国主义得到进一步加强。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统治期间,普鲁士军队的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达到85 460人,占当时普鲁士全国人口总数的4%。当时,在欧洲国家中,普鲁士的人口总数排在第13位,但军队人数却占第4位,国家财政收入的3/4用于军事。在普鲁士军队中十大必看历史电视剧,执行的是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军官基本上都出身于容克,他们可以任意鞭挞士卒。
奥地利是德意志境内的一个重要邦国,自1278年起,它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从1452年起,哈布斯堡家族一直占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宝座,通过联姻、外交手段和战争,哈布斯堡家族陆续获得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和匈牙利等领土。但是,每一块领地都始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它们都只服从哈布斯堡君主个人的统治。每个领地都有自己的等级会议,它们都不承认与其他领地同属于一个国家。哈布斯堡统治者在不同的领地有不同的头衔,如国王、公爵、伯爵等,并以此资格向各领地派驻代表进行统治。但是,这些代表必须是本地的贵族,每一个领地都是一个半自治的实体,各领地远没有融合成一个集权的国家。就经济发展而言,奥地利本土和波希米亚的捷克等地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比较发达,而匈牙利、克罗地亚等地则比较落后,总的来看是呈西部发达、东部落后的形势。17世纪后半期,奥地利境内的农奴制反而得到进一步强化,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
哈布斯堡家族是欧洲历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其远祖是日耳曼人的一支,11世纪初,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维尔纳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即以哈布斯堡为名。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82年,他把奥地利和施蒂里亚分别传给两个儿子阿尔布雷希特和鲁道夫,从此哈布斯堡家族开始统治奥地利。从15世纪中期起,哈布斯堡家族长期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宝座。16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开始统治西班牙,出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支系。1806年,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西斯二世(即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统治范围仅限于奥地利帝国。当时,奥地利帝国的范围包括奥地利、匈牙利、上西里西亚和波西米亚等地。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皇帝为帝国元首,又兼任匈牙利国王,奥地利、匈牙利都是主权国家,但外交、军事和财政共有。哈布斯堡家族除曾统治奥地利和西班牙以外,还曾是波西米亚和葡萄牙等国的统治家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成立共和国。1919年,奥地利共和国国民议会通过《哈布斯堡法》,没收哈布斯堡家族财产,驱逐其成员。
马萨林(16021661)出生于意大利的佩希纳。曾在罗马教廷的外交部门任职。1630年1月28日,他作为教皇使节去法国,调解法国与西班牙的矛盾冲突,受到当时法国首相的器重。1639年,加入法国籍。1642年,他进入法国枢密院,任年幼的路易十四的首相和教父,并得到皇太后的宠信。马萨林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对外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对抗,并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确立了法国在欧洲的优势,此后又促成西班牙公主与路易十四联姻。马萨林还创建学院和学校,将意大利的歌剧引入法国,1643年向学者开放的马萨林图书馆成为法国的第一家公共图书馆。1661年3月,马萨林在法国的万塞讷去世。
柯尔柏(16191683),又译科尔柏,出生于法国兰斯一个商人家庭。柯尔柏长期在马萨林手下任职,为马萨林经营私产,获得马萨林的信任。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后,马萨林举荐他为财政监督。1664年任建筑、制造业总监,1665年任财政总监,1668年兼国务秘书,1669年任海军国务秘书。为了改善法国的财政经济状况,柯尔柏推行被称为“柯尔柏主义”的重商主义政策,对内发展工业,鼓励兴办皇家和私人手工工场,以增加生产和扩大输出,扩建商船队,修整港口,改善交通运输,废除内地关卡,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对外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争取贸易顺差,使贵金属流入法国,建立海外专利特许公司,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柯尔柏的措施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后来却成了法国工业发展的障碍。柯尔柏热心发展文化事业,他自己是法兰西学院院士。1663年,他创办法国铭文和文艺学院;1666年,创办法国科学院;1667年,建立法国天文台;1671年,建立王家建筑学院。他晚年失意,1683年9月在巴黎逝世。
重商主义是16~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它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重商主义是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它的出现往往与制度的加强有密切联系。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斯图尔特和法国的柯尔柏以及意大利的塞拉等,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正式使用过重商主义这个名词,只是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使用“重商主义”这一名词后,重商主义这一称谓才流行起来。重商主义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它如果没有贵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第二,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当时欧洲国家大多数拥有殖民地,可以作为出口商品的市场和原料的供应地。殖民地不得发展制造业,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的商业应该由宗主国垄断。重商主义者认为,强国必须人口众多,这样可以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市场和兵源;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对进口奢侈品的需求,必须尽量减少,以避免因进口而消耗宝贵的贵金属;必须厉行节约,保证降低需求。他们还认为,节俭、甚至吝啬都是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资本。重商主义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气候,提供了获利的前景。
凡尔赛宫是世界闻名的法国王宫,位于巴黎西南的凡尔赛。路易十四执政后,为了削弱各地封建主的势力,决定把各地的一些大封建主迁到巴黎附近,以便监督他们的行动。1661年,路易十四正式下令在凡尔赛修造一座空前豪华的宫殿。这座宫殿是陆续建造起来的,造一部分,用一部分。宫殿奢侈豪华。路易十四让法国各地的大贵族住在这里,陪王伴驾,整日肉山酒海,声色犬马,穷奢极侈,借以笼络其心,消磨其斗志。后来十大必看历史电视剧,路易十五又继续修造,直到1756年才最后完工,前后历时近一百年,花费钱财无数。
凡尔赛宫以宫殿和园林建筑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从整体来看,凡尔赛宫包括宫殿和花园两部分。宫殿高度划一,一式平顶,西立面朝向花园,一条东向的中央大道直通巴黎。整体建筑以中央大道为中轴线,南北对称。著名的镜厅就位于中轴线年,是宫内的主要厅堂之一。镜厅的长度有73米,高约13米,宽约10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廊。朝向花园的西墙有17个拱形巨窗,东墙上则有17个形式相同的镜窗与之对应,这些镜窗由很多巨大的镜片组成。窗间墙上的出壁柱,柱身为绿色大理石制成。檐壁上饰以盾牌等兵器图案。拱形屋顶上,分格满绘壁画。当时,宫廷的节庆、重大仪式、接见外国使节等均在镜厅举行。花园也是南北对称,这里树木葱郁,有许多精美的雕塑、水池和喷泉,显得幽深恬静。凡尔赛宫两侧的一些建筑是当年路易十四供来凡尔赛的各地封建贵族住的,后来成为达官贵人的住所,有一些是大臣的办公用房。
彼得一世出生于1672年,10岁时,与同父异母兄长伊万同为沙皇,成为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1682~1725年在位)。当时,彼得年幼,伊万痴钝,由聪明能干的异母姐姐索菲亚摄政。彼得自幼酷爱军事游戏,他组织小伙伴建立了两个童子军团。1689年,索菲亚企图谋杀彼得,彼得率童子军进行反击,夺得政权。彼得一世热心向西方学习,他派代表团去西欧各国考察,学习西欧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聘请技师和专家,引进各种先进机器设备。彼得也乔装打扮,化名彼得米哈依尔随同前往,他还在荷兰的萨尔丹和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木匠,学习造船;在英国的造船厂,他也认真学习了造船理论,访问英国政府机构,参加议会会议,甚至还参加了皇宫组织的化装舞会。回国后,彼得一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同时,他对外不断进行扩张活动,17世纪末,打败土耳其,占领了亚速海;此后,为了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1700~1721年间,彼得发动了长达21年之久的俄瑞北方战争,最终打败了瑞典,取得了芬兰湾、里加湾、部分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的大部分领土。1713年,彼得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新建的彼得堡;1721年,彼得被枢密院封为“大帝”和“祖国之父”。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此后,彼得又发动了侵略波斯的战争,夺得了里海西岸和南岸广大地区,同时,还派兵侵入西伯利亚。1725年1月28日,彼得在彼得堡逝世。
腓特烈二世(17121786)又译弗里德里希二世。年轻时,读过许多启蒙思想的著作,特别崇拜伏尔泰,与伏尔泰往来密切。1740年,腓特烈二世登基。即位后,他首先发展普鲁士的军事力量,1740年,普鲁士的军队人数只有9万人,但是到1786年他去世时,普鲁士军队总数已经达到20万之多,他把军队看得高于一切,他把国库收入的80%用于军费支出。他要求部队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纪律森严,士兵要以玩忽职守为耻,绝对顺从为荣,宁愿战死也不临阵脱逃。他还对骑兵加以改编,采用新的速战速决战术,恩格斯曾经说腓特烈二世的军事组织“是当时最好的,其余所有的欧洲政府都热心地仿效它”;还说他“建立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骑兵”。他在上致力于建立高度集权的君主统治;在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农业生产,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立银行,使普鲁士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腓特烈二世还热心于对外扩张。上台不久,就发动了西里西亚战争,打败奥地利,夺得土地肥美、具有发展工业优越条件的西里西亚省。此后,普鲁士与英国结盟;同时奥地利与法国、结盟。1756年十大必看历史电视剧,在英国的资助下,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腓特烈二世率军进攻萨克森和波西米亚,“七年战争”爆发。1763年,这场战争结束,普鲁士加强了在中欧的强权地位。1772年,在腓特烈二世倡议下,俄、奥、普三国乘波兰出现内政危机,第一次瓜分波兰。普鲁士得到了西普鲁士,使波美拉尼亚与东普鲁士联成一片,普鲁士领土得到大大扩展。1778年,为了争夺巴伐利亚的王位继承权,腓特烈二世又亲自指挥普军与奥地利军队作战,使普鲁士又得到了一块土地。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腓特烈二世提倡科学和艺术,他设立科学院,聘请具有启蒙思想的学者任职,发展教育事业。1786年,腓特烈二世逝世。在历史上,他又被称为“腓特烈大王”。
特蕾西亚(17171780)是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之女,因查理六世无子,成为皇位继承人。特蕾西亚自幼天资聪敏,能歌善舞,擅长骑术,能流利地讲欧洲许多国家的语言。1740年,查理六世去世,特蕾西亚登上皇位,此后,又成为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女王和波西米亚女王。她即位之初,奥地利因常年对外战争而国库枯竭、士气低落,当时,法国、普鲁士、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许多国家都想把自己的代理人推上奥地利的皇位宝座。普鲁士、法国等国还派军队对奥地利发动战争,史称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面对危机四伏的局势,特蕾西亚表现了卓越的统治才能,她首先平定了内部,得到帝国内部的一致支持;同时,与和英国结盟,并从英国获得了经济资助。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她以承认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为条件,使腓特烈二世同意特蕾西亚女皇对波西米亚领地拥有主权。1745年,又使丈夫弗兰茨施特凡大公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战争结束以后,特蕾西亚女皇在军事、经济和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奥地利工商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在此期间,奥地利的政府收入增加了近6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奥地利还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艺术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奥地利成为一个比较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特蕾西亚晚年思想日益保守,与太子约瑟夫常常发生冲突。1780年11月,特蕾西亚病逝,与丈夫合葬于维也纳宫堡公园卡普齐纳尔陵寝。
约瑟夫二世是特蕾西亚女皇之子。1765年,其父弗兰茨皇帝去世后继任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母亲特蕾西亚女皇共理朝政。1780年以后,开始单独执掌大权。他继续推行特蕾西亚女皇开始的改革,致力于建立依靠军队和官吏支持的集中统一的德语国家。他推行所谓的开明政策,在非德意志人地区建立德意志移民区,优先鼓励德意志资本的发展;推行保护关税政策,积极发展工商业,增加财政收入;采取宗教宽容政策,废除世袭领地内的农民人身依附关系,限制贵族特权,没收部分教会财产,并解散一些修道院;实行严格的书刊检查制度,建立起永久性的组织。对外采取亲俄反普政策,力图加强奥地利在德意志和欧洲的地位,参加第一次对波兰的瓜分,获得加利西亚。约瑟夫二世的改革虽然一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遭到旧贵族的激烈反对,1790年他死后,改革措施均被取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