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历史自考近代史历年真题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7-23
关于历史,著述颇丰。它写在朝代更迭、兴衰的大走向里,亦写在日用常行、思想情感的动人细节中。
当代人执笔历史,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温度。由当下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的学者联合撰写、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中国史”,希冀为当下中国人构建对中国历史全面而有温度的认知。各卷著者以扎实的文献功夫、开放的世界眼光、亲切的文笔,展现各个朝代的气象,共同描绘出中华文明的全景图。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的一个乱世:先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在西晋短暂的统一后,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又出现了南北方的大;在南方,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王朝的更迭;在北方则出现了十六国混乱的局面;后由拓跋鲜卑族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这种局面维持了150年左右,北方又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最后由隋王朝灭陈,结束南北对峙,使中国重新实现统一。
从制度史来看中国的近代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过渡时期,也是由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向隋唐的“科举制”演变的时期;从兵制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废弃了秦汉的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实行了世兵制,但在西魏、北周又开始实行府兵制,进而进一步发展为隋唐府兵制,又重新实现兵农合一的征兵制;从土地制度看,曹魏时期实行了屯田制,这种屯田制是西晋实行的占田制的基础,在东晋、南朝以及十六国都有实行占田制的踪迹,北魏则开始实行均田制,这种田制与隋唐的均田制具有前后相承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阶层是复杂的,世家大族是这一历史时期国家政权的依靠,要认识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需要对世家大族的存在及其演变有明确的了解。在这一历史时期,不同类别的依附人口人数是众多的,国家和私人占有依附人口是合法的,而且,国家与私人对依附人口的占有和争夺也是激烈的,实际上这成为社会斗争的重要特点之一。
民族融合是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另一重要特点。从西晋开始,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入主中原,并建立政权,进而走上“变夷从夏”的道路。北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民族融合,至隋唐时期,已经找不到原来少数民族的记载了。民族融合的实现,也使汉民族接受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因而变得更为兴盛和充满活力。
中国历史上“治世”和“乱世”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乱世”并不是历史的,实际上,在国家、政权频繁更迭的局面下,固然有斗争、民族斗争和不断发生的战争对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伤害,但是,在这种局面之下,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也在演进,这是“乱世”存在的某种合理性自考近代史历年真题。
传统的断代史通常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当代的、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相关的人物、事件等,这种书写历史的手法有其长处,亦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太过陈旧,需要作出必要的调整;二是叙事相对简略,似乎面面俱到,实则难以深入;三是很难将诸多新研究论题、新研究领域纳入作者的视野,也难以回应当今社会现实的很多问题;四是从中华文明的整体发展来看,一个朝代绝不仅仅只有过去设定的固定板块的历史,而是丰富多彩的。
正因为如此,我在2006年前后开始给大学生撰写两宋时期的断代史教材时,特意设计了一种新方案,选取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若干议题进行创作。基本的出发点是要更好地突出宋代文明的重大层面,呈现宋人生活的真实状况,同时兼顾宋代社会的大事件及国家的制度设计等。
同时,我用相当的比例写了宋代的城市化和市民生活。此前我国的传统史学几乎都是王侯将相的历史,毕竟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多数史料都是与他们关联的,相对便于呈现和写作,但这样明显忽略了普罗大众的实际生活状况,我将笔墨更多地放在民众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是想更好地回归绝大多数人的历史。
历史是复杂的、多层面的,读史可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更真实地体味我们祖先的生活与智慧,这对于当今的国人而言是极重要的。宋朝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华文化登峰造极的时代。如果说宋朝之前是包括官方文化在内的精英文化,那么两宋时期就是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及其他社会领域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繁荣等因素而呈现出精英文化和庶民文化共同发达的局面。宋朝所确立的诸多制度如经济方面的土地自由买卖和工商业的高效管理体制中国的近代历史、普及全国的教育与科举制度、新型的宗族及基层社会管理制度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长久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一直到当今中国,宋朝的制度设计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依旧在很大程度上浸润并滋养着聪明而睿智的中国人民。
近些年来,明史在社会上是比较热的,与明史相关的读物层出不穷。据我个人观察,似乎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越是出自专家之手的作品,受到大众关注的程度越低;而那些风行一时的作品,大多出自业余作者之手。这是因为,专家撰写通俗读物时,往往放不下学者的架势,自己觉得够通俗了,但在普通读者看来,仍然觉得面貌呆板,语言无味。而出自业余作者之手的读物,固然文风轻松,语言幽默中国的近代历史,但往往对史事随意演绎,对史料不加考辨,带有颇多“戏说”的成分。
我写这本明史的初衷,是想给刚开始学习明史或对明史感兴趣的青年朋友提供一本全面了解明朝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的读物。所以在撰写时,首先考虑的是必须严守学术规范,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都要有史实依据,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戏说,同时语言尽量通俗明白,尽量避免大段征引原始文献。
这本书的框架与已有的明史著作不太相同,我们采用的是先师许大龄先生提出的四分法,就是把明朝历史分为开创期、腐化期、整顿期、衰敝期四个阶段,当然在细节上略有调整。在我们看来,明朝是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我们希望读者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明朝:既可以看到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又可以看到市民阶层意识的初步觉醒;既可以看到官僚群体的无能,又可以看到改革志士的励精图治;既可以看到结朋结党的宗派混斗自考近代史历年真题,又可以看到为国为民的抗争;既可以看到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又可以看到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既可以看到旧思想旧风尚的因袭僵化,又可以看到新思想新风尚的萌生蔓延……
明朝历史上有不少谜团有待考察,有些大家认为是定论的东西也未必完全可靠。比如关于开国功臣刘基之死,通行的说法是被胡惟庸暗中下毒害死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来自朱元璋,目的是为胡惟庸罗织罪名,所以我们只说“刘基获准回乡养病,一月后病逝”,并对通行说法做了简单考辨。再如关于蓝玉案,一般都会谈到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急于消除对皇权的潜在威胁。我们通过梳理史料认为,淮西勋贵中也有宗派之分,蓝玉属于朱标一系,蓝案的发生恐怕与燕王朱棣大有关系。还有一些事件,大家对基本事实可能没有太多异议,但对其评价可能大异其趣,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关于嘉靖初年发生的“大礼议”就众说纷纭,我们在书中是将它看作儒家之“道”与帝王之“势”的一场激烈较量。
英国学者E.H.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是历史学家和史实之间的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没有穷尽的对话。”我们既不应把历史看作是绝对客观的,也不应当把历史看作是绝对主观的。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现成的答案,而是丰富思想的源泉。
■ 由关注留学生和新知识分子群体,到整体把握文化教育乃至社会的变迁,是我的研究方向对写作这本书的影响
■ 既厘清救亡、变革、、战争的历史过程与阶段性特征,又度地展现社会、经济、思想自考近代史历年真题、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
我的研究方向侧重近代的留学制度、教育制度,留学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文化现象,虽然中国在汉唐时期就出现过留学生,但具有现代意义的、正规化的留学活动,还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才逐渐形成的。
作为一种新兴的国家教育制度,留学实际上是近代中国、经济自考近代史历年真题、思想、文化交织运作的结果,与百余年来的沉浮、社会变迁、文化革新紧密相连。从学习经历、知识结构、倾向、经济活动、文化主张、社会效应等来看,留学生群体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代表着中国走向世界、沟通世界的总体方向,同时又连接并直接影响了近代中国、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变革。
由关注留学生和新知识分子群体,到整体把握文化教育乃至社会的变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我的研究方向对写作《中国近代史》这本书的影响。
自建国以来,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综合性著述已有许多,叙事范式上也在史之外,引入了现代化、文明史、全球史等多种范式。但总体上说,主要还是以立论,基本线索和整体框架多被概括为两个过程、三次、五大事件。当然,这有利于宏观把握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华与中国人民顽强抗争的历史脉络,但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如偏重史,使得内容趋于单一;社会文化方面着墨不多,对于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复杂面貌难有清晰认识。
在继承前辈学者研究优势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稍稍有所突破。李喜所教授(本书另一位作者———编者注)根据多年的研究心得和教学经验,拟定了本书“古今中西之争”这一主线。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能够做到纵横贯通,既厘清救亡、变革、、战争的历史过程与阶段性特征,又度地展现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这在章节编排上体现得十分明显,如谈及洋务运动时期的城乡变动和社会结构的更新中,对于类似侨民、教民等新兴的社会群体就多有论述。
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核心内容,几乎在、经济、思想、学术、社会等所有领域都有反映。直到今天,晚清以来的现代化转型仍在继续,近代中国的许多变动也与当前的、社会等状况高度契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无论是家、企业家,还是学者、百姓,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处理中西与古今问题。因而,我们在观察很多社会现象时,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谈论文化自信时,我们总会反思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化风气、反传统倾向和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但若回望近代历史,就会发现这并非是无根由的,而是一个渐进反复的历史过程。早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就经历了一个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的觉醒过程。通过历史的借鉴功能,及对当代社会的体认,我们既能对近代知识分子文化救国的空谈与失败表示理解和同情,又能对当前的文化强国建设多一份思考和信心。
从秦始皇实现统一至曹丕代汉,这近四个半世纪的文明进程中,最显著的历史标记是帝国的成立和汉文化的繁荣。秦汉人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主要舞台,进行了生动的历史表演,深刻影响着中国此后两千年文化传统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上承大一统的秦汉,下启开明开放的隋唐,而自身却是分崩的四百年。那是一个名城被毁、人口锐减的“乱世”,也是风流竞逐、异彩纷呈的时代。在粗犷与纤细、入世与隐遁、与融合的影响之下,诞生了独一无二的魏晋风度,其中也孕育着即将到来的隋唐盛世。
隋唐大一统之治,孕育于魏晋南北朝的乱局。隋唐帝国除旧染,启新机,引万国来朝,别创世局。就连唐亡后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也为后来帝国重新整合埋下了伏笔。这段我国古代史上少见的大一统时期,以其光明、自由、开放、发达闻名于世。
本书呈现的是一个矛盾重重、反差强烈的时代。在国力衰颓的阴影中,宋朝文化科技与商品经济发展并驾齐驱,社会安定,人民各安其所,培育出近代的萌芽。在外族侵扰的威胁下,宋朝创新规制,多行变革,教育大兴,文化摆脱世家大族的垄断,普及到更广阔的社会人群,华夏文明造极于赵宋之世。
在明朝之前,是中国传统王朝社会近1600年的周流演变,在明朝之后,是帝制中国缓慢转型、逐步融入现代世界的曲折历程。明朝276年的历史中,既有各种传统发展的极致,又有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变化,相互交错,扑朔迷离,形成了明朝历史多重性格的特点。
本书以“古今中西之争”为线索,以“告别帝制”为支撑点,将遍布各个层面的角力一一阐明;依据学界的知识积累与新的研究成果,在扎实的史实骨架之上,明晰、中立地描摹了近代中国的激荡历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