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的介绍接近历史的电视剧中国近代图片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1-28
当今时代,每年出版物不计其数,网络阅读更是盛行一时。书海浩瀚,留在心底的书香又有几何?新春之际,本刊特邀学者回眸2012年阅读书单,相信有了学者的深厚学养与专业视角,他们的推荐与品读,会给读者带来别样的阅读体验。
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职业学者的读书就是劳动,难得出于闲情雅致,多是围绕着教学和研究转。书涵百味,常读常新,这里着重从文风角度谈谈读书感受。
南方谈话是理论集大成之作,开辟了中国改革的新局面。2012年是南方谈线周年,既要给学生上课讲这篇文章,又受邀写篇纪念论文,于是对南方谈话从内容到形式,都来了个温故,并努力知新。
从文风角度,南方谈话是一个多月的谈话记录整理的,全文朴实简洁有力。平时讲文献课,每每要给学生划一下文献的重点,一般要切除文献的一半。然而对南方谈话,只能告诉学生那全是重点。
南方谈线千字,只有一篇正常学术论文的篇幅,然而字字珠玑,内容实,观点新,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文献。也正是在南方谈话中,尖锐地批评了会议多、文章长的现象。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南方谈话无疑是最佳的范本。
在南方谈话中告诫,学马列要精,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而我看到这句话的另一层寓意:搞专业的,就不能不看长篇的东西,这最长的就是《马恩全集》:50卷,2000篇文章,4000封书信。因为要做一个关涉经典的课题,2012年又再览了一下这个庞然大物。
看全集自有妙处。仅看一篇文章,观点往往显得突兀生硬,似乎是天上掉下来的,地上冒出来的。即使看选集,思想也有一些横向不周全,纵向不连贯。全集则不然,思想的来龙去脉,自然而然如水银泻地。据说吃东西一物全取是营养最全的,看著作若能看全集的还是最好的。
马恩全集中有极具理论深度的学术雄文,也有大量日常的书信草稿。更值得指出的是,3000多万字的文稿,都是他们亲手所写,而不是他人代笔的署名之作。文责自负中国近代图片,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文风吗?
莫言是以讲故事的人获得了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不但文学要讲故事,著作何尝不需要讲故事,基辛格的《论中国》故事讲得就很不错。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把中国文化讲清楚,让平民百姓都明白,即使是中国学者也感到很难。作为外国人的基辛格,以学者的锐利、家的韬略和商人的精明,把神秘的中国思维简约地勾绘出来中国近代史的介绍。基辛格的秘诀就是讲故事,书中以中国家喻户晓的围棋文化、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结合当代中国的外交热点事件,把那些外交战略的大道理说得娓娓动听。
《论中国》能成为畅销书,内容很重要,形式也很重要。外国人出书都能“三贴近”,中国的理论著作要吸引民众、赢得市场,学学讲故事如何?
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国家富有,有的国家贫困,这在经济学领域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赖纳特作为晚近以来在学界影响日深的演化经济学代表性人物,他的《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这本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试图解决这一古老问题的新视角:产业经济学的视角。
在赖纳特看来,决定一个国家是走向富有还是陷入贫困,关键在于能否选择“正确的产业”。所谓“正确的产业”,就是能够产生技术外溢、带来“报酬递增”的产业。当然,赖纳特深刻地观察到,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凭借其高端产业垄断,占据着“经济高地”,把发展中国家限制在“低地经济”中国近代史的介绍。这是全球化背景下南北差距越拉越大的根本原因。但不是没有例外。在赖纳特笔下,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拒绝走“比较优势”道路,奉行“赶超战略”;中国利用全球化,渐进开放,走“产业精细化”路子,都不断带动产业升级,创造了“雁阵发展”模式。这值得发展中国家效仿。
我不隐瞒对这本书中观点的偏爱,是因为它恰印证了我自己长期思考所得的观点——产业强国。所以,读这本书常有会心之处。
十年前,李昌平先生以一部《我向总理说实话》风靡全中国。那本书以一个乡的视角,把“农民真苦接近历史的电视剧、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表达得十分感性。十年后,这本以一个观察与思考者的理性视角写就的《再向总理说实线年版)出版后,却波澜不惊。
作者在书中系统梳理了过去三十年“三农”政策得失,对未来“三农”政策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涉及到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民的基本组织结构以及农村的基本治理等方方面面。但总体上,他在书中所强调的核心思想“重建村社共同体”,其实就是晚年提出的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的设想。认为,中国农业的改革发展,“从长远看需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现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也是用这种理念为大框架,李昌平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与我们很多“主流”经济学家意见相左。比如,主流经济学家中不少人主张土地私有化,而作者最反感这一主张。书中一些观点还可能与决策者现有的解决“三农”问题思路不符。比如,对于“公司+农户”,书中就担心会由此引发“南亚病”。因为在南亚贫困国家,这种思路最后导致了资本对农民残酷的剥夺。这大概是这本书某种程度上“不被待见”的原因?
因患眼疾,2012年读书甚少,编辑要我推荐几本书,盛情难却,兹推荐我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几本古代典籍。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古代的盛世,尤其是汉唐时代,在儒家看来,就是小康社会。汉唐盛世留下了大量的治世经典,对今天我们建成小康社会有借鉴作用。汉代的《春秋繁露》,唐代的《群书治要》、《贞观政要》就是这样的几本经典之作。我相信,研究国家治理,这几本书必将成为热门读本。
《春秋繁露》 作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倡议者,董仲舒以其雄大的思想魄力改造先秦儒家思想,促使其转变为适合传统王朝的统治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主干。在董仲舒的对策中,他曾多次引用《春秋》中的话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春秋繁露》系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隋唐以后才有此书名出现。大一统论接近历史的电视剧、天人感应、独尊儒术等传统思想也都出自这本书。
《群书治要》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作为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缩卷,唐太宗以《群书治要》为鉴,以“圣贤”为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用于为君、择人、施政中国近代图片、教化,其脉络是显而易见的。故《群书治要》理所当然地成为唐太宗之后,历代君王乃至辅臣和各级官吏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参考书。
《贞观政要》 本载贞观年间,唐太宗与大臣讨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其形式与西方古代的相似。从传统上说,这种形式正是孔子讲的“和而不同”。大臣与君王在一起平等讨论,各抒自己的见解中国近代图片。这里需要的是独立思考与自由发言。然后取其善者,去其粗者,集思广益,形成最佳方案。这样治理国家,就较少失误。此书不长,反映了中国古代盛世创立中君臣的合作模式。中国传统的哲学主流是哲学,哲学家要跟家结成联盟,结合得好,成就事业,结合不好,两败俱伤。秦始皇焚书坑儒,随后秦朝很快灭亡。汉武帝与董仲舒,唐太宗与魏征,是结合得好的典型。现在从政的公务员可以从此书中吸取经验教训,作为决策的参考。
当前中国的最大特点是“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中国近代史的介绍,从村落社会转变为都市社会和市场社会,从阶级结构相对简单的社会转变为阶级结构相对复杂的社会。现在要问:这一转型过程会表现出哪些特征?转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经验研究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素材:
在所有转型国家中,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的发展与变化最受世人关注,而关注的重点大多聚焦在哪些阶层更多分享了发展成果。《金砖国家的社会分层:变迁与比较》(李培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接近历史的电视剧,既从历史向度追寻了各个阶级阶层的来龙去脉,又通过农民阶层、工人阶层、企业家阶层、中产阶层的具体分析,一方面揭示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历程,另外一方面也深刻论述了转型所指向的必然结果——阶级形成、阶级结构的分化与固化、阶级意识与阶级消费的差异。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可以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理解社会转型与收入差距从拉大到缩小的过程中国近代图片中国近代图片,相信来自巴西的经验对大家更有启示意义;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可以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理解教育不平等与阶级不平等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何在社会转型的视角外理解中国的转型?人口转型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却被很多研究者经常忽视的问题。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如果说从低收入阶段转变为中等收入阶段的主要动力,主要来自于廉价劳动力与国际制造业密切结合的话,那么,发展到新阶段之后的新动力,则需要被重新确立。《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蔡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的最大特色,是以人口转变为基础,并在与诸多批评者的对话中,寻找劳动力人口从无限供给到有限供给背景下的发展机遇,这极其有利于读者理解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等的具体含义。
一个现代的、健康的社会所信奉的基本理念应当是:公正、共享、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说:如果遵循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则社会转型的发展成果就易于共享。但只具备这一条还不够。倘若每一个社会成员发展的规则不一,或者社会没有为其成员提供相对均等的发展机遇,则转型的成果不但不会被“共享”,反倒会被“利益群体”所多占。如何防止“强势群体”在社会转型中将较多的“转型成本”转嫁给“弱势群体”,而只拿走“转型红利”,就成为“社会公正”的底线考量标准。《社会公正论》(吴忠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为我们理解机会公正、结果公正、代际公正、程序公正,以及自由与平等的概念等,进行了比较翔实的解读。
《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性依恋与理性策略》,雷开春、卢汉龙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以史为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尤其是对有几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中国人而言,更是如此。中国近现代史离我们最近,也是我们最关心的一段历史,更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思索,以从中得出有益于当下和未来的历史经验。现如今文化学术繁荣,每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不说上万,亦当过千,以下便选出几种2012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与读者分享阅读的体验。
《中国近代史》(陈恭禄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是作者在将近80年前的1934年完成出版的史著,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初创时期的代表性论著之一。然历史可以过去,而好的历史论著却可以常读常新。当作者论及中国近代遇到的大麻烦,是“中国本于固有之心理与惯例,应付新时代之问题,莫不失败”时,我们是不是有些恍然的感觉呢?而作者认为,“读者之意见,或同或异于结论,著者固无强人从己之意”,又使我们得以窥见老辈学者的平易与平和。
蒋介石最大也是最有力的对手是,由《传》的作者金冲及先生来研究比较、蒋介石之成败得失,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决战:、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决定国共两军最终胜败的辽沈、淮海接近历史的电视剧、平津三大战役为背景中国近代图片,娓娓道出和蒋介石的战略战术应对之道。作者总结说,的成功,“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实事求是”;而蒋介石的失败,“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主观同客观相脱离”。然哉!不过,“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虽尽人皆知,却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学术研究亦然。但愿研究者们能够将“实事求是”真正付诸于行,学术之大发展方可有源有本。
《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齐锡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曾经长期供职于美国学界,当他发现许多美国学者的著作以“言之凿凿的架势”就美中关系的历史达成“高度‘共识’”时,也曾相信“他们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然而,当他阅读了更多的资料并潜心研究以后便发现,当历史演进不符合有些研究者的预设立场时,结论常常是被忽视接近历史的电视剧、掩盖和扭曲的,美国学者也不例外。中美两国是二战时期的盟友,而“剑拔弩张”的定位,却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盟友之间的矛盾纠葛,足以令读者回味深长。
蒋介石是近年来史研究的热点人物,《蒋介石:一个力行者的思想资源》(黄道炫、陈铁健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独辟蹊径,着重研究了蒋介石的思想。如作者所论,当人们“用最大的想象力去推测蒋介石的复杂,仍然会发现,他的复杂还是超过你的想象。”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对无比复杂的蒋介石有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而不是以新的简单和想象去取代往日旧的简单和想象,说到底,在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事实的结论才是最可靠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