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歌词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中国近代史十大事件中国近代史歌曲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5
中国近现代史,本质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大量特权和利益。两半性质,决定了我国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的,就是在这一主要矛盾激化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虽中国进行反侵略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近代史歌曲,实现国家富强中国近代史十大事件,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自此发生重大转折(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在通商口岸,一切按英国章程,法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扩大领事裁判权,所有美国人在华的一切由美国领事询明办理),中法《黄埔条约》中国近代史歌词。《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中重要内容,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1901年《辛丑条约》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他们组织的承诺。
西方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经济,外交和军事。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
1862年5月,太平军在江苏奉贤基击毙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6月在青浦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9月,又在浙江慈溪击伤常胜军统领,美国人华尔(不久因重伤死去)。1863年1月,在绍兴打死常捷军统领勒伯勒东。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香港中国造成工人举行中国近代史歌词,拒绝修理受伤的法舰,爱国商人也举行罢市,码头工人都不运送法货。
1884年8月,法舰进犯基隆,同年10月,又进犯淡水,都被督办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1885年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今友谊关),法军进犯,直扑关前隘长墙。年近七十的老将冯子材激励诸军抗击:“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诸军响应,“士气皆奋”。法军“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数寸许”,冯子材“与诸军痛击,敌稍却”。法军“越日复涌至”,冯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俱随从冯子材杀出,遂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1894年7月25日,日军不宣而战,突袭中国牙山驻军,挑起了甲午战争。9月17日中午,发生了中日海军主力的决战,即黄海海战。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主力18艘舰艇护航援军到朝鲜,返航途中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遇上日本联合舰队12艘军舰来袭。丁汝昌令旗舰“定远”号和“镇远”号两只铁甲舰居中,北洋舰队成双纵阵形,急进迎敌。“定远”发炮击中“吉野”等两艘日舰,但“定远”舰飞桥震裂,丁汝昌摔成重伤,仍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英勇杀敌。激战中,日舰“吉野”中炮,“比”受伤,“赤城”中弹累累,其船长毙命。北洋舰队“超勇”号中弹焚毁,“扬威“号搁浅。“致远”号受伤下沉,管带邓世昌下令向“吉野”号猛撞,不幸被鱼雷击中,船体炸裂沉没,全很250名官兵壮烈牺牲。“经远号管带林永升中炮身亡,全舰250多名官兵殉难中国近代史歌曲。“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代丁汝昌指挥,“镇远”号管带林泰曾协同作战中国近代史歌曲,重炮猛轰日军旗舰松岛号,将该舰弹药引爆,日军死伤百余人。傍晚,日舰向西南方向退走,北洋舰队驶回旅顺。甲午海战激战5个小时,北洋舰队损失战舰5艘,伤亡官兵千余人,同时也重创了日本舰队,使其全部军舰受伤,粉碎了日本企图“聚歼清舰于黄海”的计划。广大爱国官兵殊死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反侵略的战歌。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北人民闻讯鸣锣罢市,反对割台,绅民发布檄文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共存,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义和团原名义和拳,起源于嘉庆年间,流行于山东、直隶、河南、山西一带。甲午战争后,义和团从秘密反清转向公开反对列强。1900年6月,八国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部分清军起而抗击。6月11日,联军刚到达廊坊车站,就遭到义和团的袭击和围困。几天后,义和团和清军增援,猛攻车站,联军逃到杨村车站,又被团团围困,最后不得不狼狈逃回天津,粉碎了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是为廊坊大捷。在这期间,八国联军舰队又向大沽炮台发起强攻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炮台守军英勇还击,激战6小时,击沉击伤联军军舰6艘,打死打伤联军200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将罗荣光悲愤自尽。联军占领炮台后,扑向天津。义和团和清军一起浴血奋战,展开保卫天津之战。曹福田率义和团主力部署在老龙头火车站,17和18两日,俄军连续发动挑衅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义和团合力猛攻俄军,歼敌500人。7月初,张德成率义和团冲入天津租界,展开激战。清军将领聂士成也率部奋战,中弹后“破腹肠出”,仍挥军前进,后中炮壮烈牺牲。
在义和团反帝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这一点,即使帝国主义分子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动’中见之。”因此,他得出结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法国议会在辩论对华政策时,一位法国议员指出:“中国地土广阔,民气坚韧。”“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吃也。”
由此可见,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诚然,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但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不容抹杀: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孙中山后来说过,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藉,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追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的思想。如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康有为188年4月在保国会的演说中把这种民族意识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说:“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大羊,听人驱使,听人割率,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中国近代史歌词。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他在该书按语中指出,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国如果不能改革自强,就会灭种。《天演论》对中国人无异是振聋发聩的警世钟。1898年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中国近代史歌词,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发扬和升华。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中国近代史歌词。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团体兴中会时就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鳞,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由此,他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磨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志士仁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变革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中国近代史十大事件,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日益觉醒。
为什么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中国的社会阶级发生了改变;2、任务发生了改变;3、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4、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1、中国的社会阶级发生了改变:战争前,中国社会主要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鸦片战争后,则转变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
2、任务发生了改变:鸦片之前,中国的任务是反对封建势力,鸦片战争后,则增转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斗争,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变为旧民族主义。
3、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
4、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将同西方国家一样,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鸦片战争的重创,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从而转变为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
第一,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了索赔款,抢掠财富,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第三,透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构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我的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第四,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宣扬殖义奴化思想,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