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书中国近代史上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1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对中国社会各种历史性问题有极其深刻的研究;他的作品富含文化底蕴与社会责任感,道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漫长的八十年里,中国摸爬滚打,艰难前行,为何屡屡在看到希望之后,又陷入更深的绝望,走不出不断失败的怪圈?
一场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清廷不得不大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以巨资打造强大的北洋舰队,甲午战争却将中国再次送入惨败的深渊;戊戌变法尝试模仿西方的制度中国近代史上下,慈禧的贪权恋栈却令变法戛然而终;义和团在当权者的纵容下“扶清灭洋”中国近代史上下,却造成了八国联军的共同侵华;一场被寄予厚望的立宪改革,最终却掀起了改天换地的辛亥;的热情尚未冷却,袁世凯的复辟却已箭在弦上……
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历史规律?中国到底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怪圈?
翻开本书,从近代史的深处探寻一切问题的答案,只有冷静地审视过去,才能不在同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
鸦片战争之败,不在于清军的将领和士兵不勇敢或者不爱国,也不是武器差太远,关键还在于具体的战争技术和战略境界比别人差太远。清政府不知道炮台之间的火力配合,也不知道炮台还要修筑顶盖,而且增兵也不是这么个增法,往炮台上多增兵就是增大伤亡。后来沿海的历次战役几乎全是如此,唯一给英军造成较大损失的就是镇江中国近代史上下,在这里,八旗兵最后一次捍卫了他们祖先的荣誉。以前八旗兵很厉害,但康熙以后一直表现不好,这一次是他们最后一次闪耀光辉,副都统海龄率领他的一千青州兵确实打得很不错。当然,英军也太大意了,因为之前沿途的战役赢得都太顺利了,所以在攻打镇江时他们没有按照之前的作战模式——先依靠密集的炮火把中队的防御体系砸烂,然后再派遣步兵登陆——这一次英国士兵没有准备炮火就直接上岸了,然后就跟八旗兵肉搏,所以这一次英军伤亡了一百余人。马克思曾说,如果英军一路都是这么损失的话,他可能就到不了南京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书。毕竟英军的总人数相比清军来要少得多,但给英军造成重大损失的战役,也就这么一次。
所以说,现在回望当年的鸦片战争,中英两队在物质上的差距并不算大,关键是战术境界差了几个档次。我们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组织已经落后了欧洲许多年,中队早就用上火器了,明朝就建立起了专执火器的神机营,但进入清朝之后,从来没有想过在军事组织上进行革新,将冷兵器时代的肉搏战法转变为现代利于使用火器的新式战法。清朝统治者和军队将领或许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此以前他们没有遇到过像英国这样的对手。而一旦遭遇这样的强敌之后,他们就会觉得非常不适应。当年马戛尔尼访华,曾经想把他们的方阵给清朝将领演示一次的,但居然被拒绝了。没想到几十年后,过于自大傲慢的满人将领就领受了教训。鸦片战争期间,众多能战之士,从全国各地征调到沿海,却是打一仗败一仗。我们历史书上所说的英雄,从关天培、定海三总兵到陈化成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书,这些英雄们的战绩都非常差,他们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死得比较壮烈。其实海龄是打得最好的,但我们却没把他当成英雄。总之,中英之间软件建设的巨大差距中国近代史上下,导致这场战争一直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英军最终打到南京城下,两江总督牛鉴担心丢了城池,交了赎城费,英军暂缓攻城。到这个时候中国近代史上下,道光皇帝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前前线将领一次次的战报,都是谎报军情,根本没有什么胜仗,敌人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中国近代史上下。无奈,只有答应由“剿”改“抚”,中国与其签订城下之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