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典故中国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背景图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7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生效的当天,在墨西哥,一支玛雅印第安人农民武装突然举行起义。这支武装自称为“萨帕塔民族解放军”(EZLN),它的副司令马科斯,被人称为“蒙面骑士”。本书在对由马科斯领导的这场“后现代”式的农民起义进行生动记录的同时中国历史发展史,更着眼于墨西哥的现代化道路上土著农民的命运,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揭示恰帕斯农动的历史根源,追踪恰帕斯农动的进展和墨西哥政府的对策,展示全球化冲击下土著群体等弱势阶层所面临的挑战,对于认识全球化背景下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的历史命运和出路,具有启示意义。
19、20世纪之交,美国人结束了内战,开始集中精力进行大规模的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建设。此间,美国社会也同样患上过严重的“工业文明综合征”,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劳资矛盾问题、特权阶层问题等等社会肌体的病相也同样侵蚀、困扰着当时的美国人,但是他们却最终能够以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规模古代宫廷背景图、全方位的“进步主义”社会改革。这段历史,于美国自身有惩前毖后之功;于世界其他发展转型之中的国家亦可引为借鉴。
《1917年俄罗斯纪事》中国历史发展史,王云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定价:28.00 元
本书以一种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描绘了1917年俄罗斯风云诡谲、波澜壮阔的历史,所涉及到的人物与事件众多,从普通士兵、工人、农民到拉斯普庭、末代沙皇夫妇、普列汉诺夫、克伦斯基、列宁,从二月、七月、九月科尔尼洛夫叛乱到十月,尽收笔下。作者撷取最富于概括力的事件的横断面,以“场景组合”的方式串联起来,全景式地展现俄罗斯当时社会景象,引导读者对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时间矛盾性及的必然性进行思索。
近几年历史图书的出版热潮可谓如火如荼,百家讲坛上学者们“讲而优则书”,网络中草根写手由电子而纸质,将帝王将相、皇朝更迭的那些事儿说了个遍,要在历史图书这块蛋糕上分杯羹似乎并不太容易了。然而,前不久,一套名为“未名外国史丛书”的前三本《1917年俄罗斯纪事》、《玛雅人的后裔》、《美国改革的故事》悄然走上了书架。据介绍,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这套丛书,汇集国内一流世界史学工作者参与创作,预计在2010年出齐50本。之所以如此大手笔地挺进历史出版,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开发历史普及读物仍旧有充分的市场空间”。
“未名外国史丛书”的主编是我国学位制度建立后获得世界历史博士的第一人、担任北京大学世界史研究所所长的钱乘旦教授。钱乘旦曾感慨学科教育中世界史的缺失中国历史发展史,他给出过这样一个数据:在我国高校历史系中,超过80%的学生修的是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的不到20%。而在美国中国古代历史典故、英国、韩国等国家,两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和60%。无独有偶,在大部分国家,教本国史的不到四成,研究世界史的占六成;但在中国,又是一个4∶1。
世界史的冷清不仅存在于学科教育中,在图书出版里更是如此。“历史图书炙手可热,但几乎都是我国的历史,世界史普及读物在中国出版市场上所占的分量微乎其微。”北京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闵艳芸说。
北京大学出版社综合室主任杨书澜一直热衷于历史普及读物的出版,“未名外国史丛书”亦出自她的策划,她说:“我愿意做外国历史丛书,一方面是历史大部分是人物,是事件,可以说历史就是故事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历史就是人生,历史书具有天然的大众性。另一方面,同个人要进步、要发展一定要吸取自己走过的路的经验教训、要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一样,我们的民族要进步,国家要发展一定要反省自己的历史,一定要睁眼看世界;消除我们封闭的民族心理和缺乏自省的国民性,有赖于读史。”
然而在现实中,世界历史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还不够古代宫廷背景图,对世界历史的了解则更加贫乏、更加淡薄。“加强国人的世界史教育,已是不可回避的责任。”钱乘旦说,“时代已经把我们推进了世界,我们如何能不融进世界历史的记忆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更显得重要。世界历史对中国人来说,是他们了解和理解世界的一扇窗,也是他们走向世界的一个指路牌。我们编写这套书,就是希望它为更多的人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更多的世界,了解更多的世界。”
“美国改革的故事”、“东京审判”、“沙龙女主人”、“猫王与甲壳虫乐队”等中国历史发展史,“未名外国史丛书”书目中的书名颇为别致。闵艳芸说:“如何以新颖、有趣的视角来呈现传递世界史知识是编委会再三考虑的问题,我们经过一天一夜反复的讨论拟定了50个这样独特的创作方向。我们希望这套历史丛书与其他讲史的书不一样,既不采用通史惯用的国别史体例,也不做成专题史。”
丛书编委会认为,通史类读物以国别划分书目,虽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但是与传统历史教科书在体例和写法上区别不大,了无新意,对读者缺乏吸引力;而专题类虽一般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信息比较集中,但内容开掘容易受主题限制。更重要的是,历史是由鲜活的人物和事件编织而成的;要真正做到使丛书的内容具备很强的可读性,就必须有独特的介入历史的方式。
闵艳芸介绍说,所以丛书是以人类的整个历史为源泉,从人类的所有活动中选取题材,广开资源,选题范围涉及社会、思想、生活、文化、人物、事件、现象、环境以及人类历史上的一切领域。在具体的创作中,作者或者将历史还原成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人物和事件,并以独立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单本书的主题加以展开;或者以视角新颖,内容有趣的专题的方式对历史现象进行概括。
“不仅如此,该套丛书在讲述历史、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力求帮助读者培养必要的历史素养,这也就是未名外国史丛书的另一个亮点不仅告诉读者是什么,更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思索为什么。”闵艳芸说,“如今的历史图书大多数属于资料汇编性质的快餐式读物,停留于简单地告诉读者一些基本的知识和信息,满足读者的知道欲求。我们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专业的世界史学工作者,他们用严谨的态度、轻松的笔法对历史进行较为深刻的解读和阐释,从而培养读者运用历史学的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