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英雄人物故事世界十大历史古迹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5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曾陆续出现过许多帝国。所谓的“帝国”必须满足如下条件:领土广大,是区域内最高政权。这个榜单将根据影响力、持续时间和帝国本身的强大程度进行选取。
此外,这个榜单的一个条件上是所谓的“帝国”必须被一位皇帝或国王统治过,因而如美国和苏联这样的现代帝国将被排除在外。而进榜的帝国将大致按照影响力和国家体积进行排序。
埃及在驱逐希克索斯人后,它的统治者立即开始了对外侵略和掠夺的战争,历时约一百年之久,把埃及从一个囿于尼罗河谷及其三角洲的地域王国变成为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这是古代世界的第一个帝国。
匈人帝国(370年–453年),从中亚大草原到相当于如今的弗兰德尔从多瑙河河谷到波罗的海海滨。过去匈人曾被一些学者认定是古代中国文献中记载的“匈奴帝国”,近期在匈牙利考古发现确凿的证据显示入侵欧洲的匈人与匈奴有血缘关系。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古代英雄人物故事,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清明、国力强盛。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加强了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埋下伏笔古代英雄人物故事。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另外世界十大历史古迹,根据史载明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面积为1000万平方公里。
历史上曾存在两个巴比伦帝国,第一个巴比伦帝国,为与后来的巴比伦帝国区别,习惯上又把它称为“古巴比伦王国”古代英雄人物故事。
公元前2200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另一支闪族阿摩利人攻占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他缔造了巴比伦帝国。古巴比伦的崛起标志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进入了第二个重要阶段。约在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赫梯人所灭。
小亚细亚地区的奴隶制国家。前19世纪时期出现赫梯国家,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始建赫梯帝国。约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首都先在库萨尔,后迁至哈图沙。公元前12世纪瓦解,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势力被亚述帝国灭亡。
十五、亚述帝国(英语:Assyria empire,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使用的语言有阿拉米语,阿卡德语等。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国都定于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亚述人在两河流域古代历史上频繁活动时间前后约有二千年。后来亚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独立的国家。
在两河文明的几千年历史上,亚述可以说是历史延续最完整的国家,历史学家掌握有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开始到前605年连续的亚述国王名单。虽然二千多年之间,亚述有时强大,有时则衰落或沦为他国的属地,但作为独立的国家和相对独立地区的亚述,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公元前900年前后,亚述国家突然空前强大,成为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然后最终于公元前605年灭亡,国家随之消失。但亚述民族仍然顽强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当代,当今的亚述人是信奉各东方礼教会的徒,语言为现代阿拉米语。
十四、清帝国: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古代英雄人物故事,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清成祖)率领清兵入关。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大顺世界十大历史古迹、大西世界十大历史古迹、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土地增垦,物产盈丰,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纳入版图世界十大历史古迹,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期间中国古代的主义也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了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了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
十三、德意志第二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通常指从1871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到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因为将神圣罗马帝国算为德意志第一帝国。
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了除奥地利帝国外德意志全境,德意志帝国建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
德意志帝国是欧洲传统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超过英国和法国。但帝国的专横统治也引发了不满。
十二、拜占廷帝国(英语:Byzantine Empire;395-1453年),又译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世界十大历史古迹。
公元395年1月17日,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346-395年)逝世。临终前,将帝国东西部分与两个儿子继承。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到了17世纪,西欧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古代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便引入了拜占廷帝国这一称呼。
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其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世界十大历史古迹、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又将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并入版图、554年,击败法兰克王国,拜占廷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
1204年,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廷帝国正式灭亡。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法文:Premier Empire francais,下文所配外文均为法文)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帝国本土包括今天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莱茵河左岸、意大利部分领土,鼎盛时期影响范围占据大半个欧洲。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法国皇帝,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取代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称帝,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cais),结束法国执政府的统治。对外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军队,传播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思想。
因法国大让欧洲各王室感受到威胁,故欧洲诸国组建反法联盟妄图扑灭法国共和政权。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战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结束。
在侵俄战役惨败后,第六次反法联军于1814年3月31日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战役战败。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正式告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