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结论名词解释历史词语解释历史说明题怎么答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30
口述历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认识口述史的形态差异,口述历史怎样接近真实,中国口述史迫切需要解决哪些发展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
《中国科学报》:随着口述历史日益受到学术界大众媒体的普遍关注历史词语解释,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口述史著作。这些作品显现出了不同的形态,有人物访谈录、口述自传、自述历史说明题怎么答、回忆录,它们是否都属于口述历史的范畴?
左玉河:严格地说,这些内容属于口述史料,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口述历史和口述史料是有根本差异的。
凡是根据个人亲闻亲历而口传或笔记的材料,都可称为口述史料。它可以呈现为口传史料、回忆录、调查记、访谈录等形式,但不能称为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概念的内涵是:收集和运用口述史料,再现历史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
口述史料限于提供种种研究历史的素材,口述历史则着重于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阐释历史历史说明题怎么答。因此,口述历史是研究者基于对受访者的访谈口述史料,并结合文献资料历史终结论名词解释,经过一定稽核的史实记录,对其生平或某一相关事件进行研究历史词语解释,是对口述史料的加工、整理和提升历史说明题怎么答,而不是访谈史料的复原历史说明题怎么答。
口述史料包括当事人自己以口述的语言风格写下的文字性东西,以及别人为当事人的口述所作的记录历史终结论名词解释。如果是别人所记,不应该进行过大改造,而是应该尽量符合口述内容的原生态。如果经由执笔者加进了从语言形式到内容的过多加工和研究性创造成分,就成了包含“口述史料”而又有别于单纯口述史料的口述历史“著述”。这样的“著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成果。
因此历史词语解释,简单说,它们两者的不同,就集中体现在它本身是否包含了对文献的查询。口述史料是不需要加工的,但口述历史是必须经过整理者加工润色的。而这种加工润色,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与文献史料比较后对受访者的口述内容进行筛选。
不过,像“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系列丛书”的首要宗旨是存史,是要为当代中国科学史研究提供可信的史料历史词语解释,所以收入访谈、回忆录性质的著作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科学报》:访谈者的身份、知识背景很多样,并非专业研究历史的学者,比如一些新闻记者也参与口述历史访谈工作。那么,从学科规范的角度,访谈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口述历史访谈?
左玉河:其实,口述历史的门槛要求并不高,对口述史有兴趣的人都可以进行口述历史访谈,收集和整理口述史料。但是历史终结论名词解释,他们必须具有起码的口述访谈技巧和基本历史常识,必须接受相应的口述访谈专业培训。口述历史欢迎学界中人,也不排斥外行生手。
访谈者能否获得当事人的充分信任,是能否获得真实的口述历史内容的前提。所以,对访谈者的要求,特别要强调的就是,必须严守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严守口述访谈纪律,严格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必须做到守口如瓶,未经当事人允许不能将口述访谈内容对外透露,才能消除当事人进行口述访谈时的诸多顾虑,逐步获得当事人的信任,进而让当事人敞开心扉,将历史记忆更准确更开放地呈现出来。
左玉河:真实是历史的灵魂,历史研究的本质就是探寻求客观存在的历史真实。所谓历史真实,是指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客观历史事件。口述历史是以挖掘历史记忆的方式追求客观的历史真实,特点就是以口述者的历史记忆为凭据再现历史真实。历史记忆是呈现口述历史真实的一种主要方式,口述历史的真实性主要取决于历史记忆的真实。
说了那么多,读者只要记住一点,能够将当时人记忆中的真实挖掘并呈现出来的作品,就是成功的口述史作品。唐德刚对李宗仁、胡适、张学良的口述访谈是比较成功的,定宜庄的《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口述史》、朱元石的《十年风雨纪事:吴德口述自传》都是比较好的作品。
《中国科学报》:真实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记忆是有偏差的,口述历史研究如何解决当事人访谈时的主观表达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问题?
左玉河:历史学家口述访谈所要求的真实,不仅仅是口述访谈录音整理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当事人所口述的“历史内容”的真实。要求当事人所讲的一切都符合“客观事实”,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口述者无意作伪造假,而是抱着实话实说的真诚,因为其当时的见闻条件、历时记忆在一定程度上的必然失真,以及不可能不加进去的主观因素等,当事人对的忆述也不可能符合已逝的客观真实。口述历史著作中大量反映当事人的“主观表达”要比“客观叙述”更好看,但其可信度往往相应降低。
我们承认当事人的口述不能呈现全部的历史真实,只能反映部分的历史真实,我们只能无限逼近历史的真实,而不可能还原所谓。历史的或许是唯一的,但对它的记忆及其呈现出来的面相则是多样的。不同的口述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相同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记忆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中以不同的视角所呈现的历史记忆也是有差异的。
因此,口述历史的主要环节,应该研究影响当事人回忆的多重因素历史终结论名词解释,使其能够尽可能多地讲述真实的故事。
《中国科学报》:口述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是从西方兴起的,并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目前,中国口述历史发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存在哪些问题?
左玉河:口述历史性质的多样性,导致对口述历史功能认识上的多样性,进而使其开发利用更多元化。现在,口述史已经广泛运用到多种领域,包括历史记录片、社会教育历史说明题怎么答、记忆保存、史料搜集等。但总体来说历史词语解释,中国口述历史的状况是众声喧哗,众声平等,大众参与,各显神通历史终结论名词解释历史词语解释。
特别是中国地区口述历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口述历史研究各自为战历史终结论名词解释、杂乱无章。不仅缺乏一套关于口述历史采访、出版、研究的规范、章程和工作规程,而且从事口述历史访谈及整理者缺乏必要的口述历史常识及基本技能培训。
制定口述工作的规范,是做好口述历史研究的基础和保障。从口述历史访谈对象的确定,到访谈问题的设计,再到访谈过程及访谈记录的整理和发表,都要有严格的学术规程。
口述历史访谈对访谈者要求很高,需要结合历史研究确定访谈主题,需要根据访谈主题设计要询问的具体问题,需要根据主题和问题,需要寻找合适的当事人作为访谈对象,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案头工作,需要了解当事人的经历、访谈主题相关知识、掌握访谈的基本技巧、制定详细的访谈计划等,访谈结束后要进行规范化的录音录像整理等历史说明题怎么答。
因此,我认为,中国口述历史已经进入必须要规范化操作的时刻了。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规则、强化规范、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