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历史简介看历史期刊官网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15
《一个欧洲人的悖论》是“中俄文学互译出版项目”中的一部作品,近年来,中俄间的文化往来进行得如火如荼,加深相互了解几乎是中俄所有文化活动,包括文学看历史期刊官网、绘画、音乐、体育、旅游和媒体等交流的主要目的,而文学作为记录思想、哲学、历史、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载体,是了解俄罗斯民族这一整体以及俄罗斯人这一个体的最佳途径。
然而,相互了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望,又是一个多么难以完成的任务,人和人之间尚且无法轻易达成共识,更何况两个文化符码完全不同的民族。诗人丘特切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无法用理智认识俄罗斯,无法用普通的尺子去丈量;她有着独特的身材,你只能把俄罗斯信仰。”哲学家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也对俄罗斯这个谜一样的民族做过深入和透彻的分析,把“两极性”“对立性”“双重性格”等作为这个民族的特性;他认为理解了这些矛盾,也就理解了俄罗斯,理解了俄罗斯之命运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理解了俄罗斯人。
历代文学家都试图解开人这个谜,在俄罗斯文学中,对这一谜团的热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达到极致,而20世纪的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等作家传承这一“任务和使命”,对人及其性格和命运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他们所面对的20世纪更为复杂,而人性也在多种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维度。时光荏苒,当代俄罗斯作家继续探索斯芬克斯之谜,从不同的视角给出答案。《一个欧洲人的悖论》就是对什么是俄罗斯、什么是俄罗斯人的一种文学解读。
小说以一个在欧洲长大的波兰裔美国籍无政府主义者约瑟夫的生平为背景,通过回忆录、日记、信件、审讯记录等形式,展示一个经历过多国文化熏陶的欧洲知识分子20世纪上半叶在(苏俄、苏联,以下为叙述方便,对这一段历史时期均代以今名“俄罗斯”)的命运轨迹,同时也借主人公的眼睛来折射当时的社会图景,并对那段关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历史进行了一番评判。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读这部小说。在内容层面上看,这部小说几乎可以等同于一个欧洲人在俄罗斯的生平小传。主人公约瑟夫崇尚自由,追求解放,是一名坚定的无政府主义者,他把著名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克鲁泡特金公爵视为最高精神导师。一战前后,约瑟夫来到乌克兰,开始参与活动,成为一名乌克兰运动活动家;十月后,约瑟夫在乌克兰为新政权工作,差点成为红白势力斗争的牺牲品。几经颠沛流离,约瑟夫从哈尔科夫脱身来到莫斯科,他靠翻译赚钱,还抽空教书,给农村的图书管理员做有关席勒和歌德的讲座,给农艺师讲合作化理论。他努力适应苏维埃政权,却又总是无法和它达成共识,也无法理解它。有一天,当他终于下定决心返回美国时,却因告密者的诋毁,永久地留在俄罗斯,直至在监狱去世。约瑟夫的一生充满了悖论,他作为一个欧洲人,却卷入了俄罗斯的风暴;他本可逍遥自在地当一名医生,却在俄罗斯经历了二三十年代最为严酷的斗争,成了一名犯:从某种意义上看,小说亦可叫作《一个欧洲人在俄罗斯的奇遇》。
小说的另一个层面,或许也是作者最为关注的层面,则是欧洲乃至西方与俄罗斯的“文化冲突”。作者选取的人物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和身份的欧洲人,约瑟夫出生在意大利,后经加拿大来到美国生活。他接受教育并形成世界观的几个地方,其实就是俄罗斯人眼中的“西方”。作者似乎有意突出俄罗斯和欧洲、斯拉夫和西方这样的对比关系,要知道,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之争,亦即东西方之争,一直是俄罗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对矛盾。这个在地理位置上跨越欧亚的国家,在思想上也一直摇摆于东西方之间,归属感模糊,而作者借用男主人公的“欧洲”视角,对俄罗斯进行了一番仔细的打量。在欧洲人的眼中,约瑟夫或许多少有一些俄罗斯特质,包括他对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观点的热衷看历史期刊官网,他在乌克兰和俄罗斯颠沛流离的生活中获得的对俄罗斯人的理解,他似乎是一个可以自如穿行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人,然而,在约瑟夫内心深处,他似乎更认同自己的欧洲人身份,这也构成了主人公命运之外的另一个悖论。小说展示了约瑟夫这个西方人如何看待俄罗斯的不同方面,比如苏联政体、和制度,比如俄罗斯人的生活习俗和日常行为,比如俄语和俄罗斯文学——在他的笔记中国革命历史简介、信件和审讯词中,这些内容得到了尤为充分的展示。
前不久在国内某网站上热播了一部名为《我是如何成为俄罗斯人的》(又名《战斗民族养成记》)的喜剧,在各种毫不吝啬的自嘲中,当代俄罗斯人的形象变成了一幅幅令人忍俊不禁的漫画,可爱而又调皮,无形中加深了人们对这个民族的好感。《一个欧洲人的悖论》远没有这么轻松,作者还原的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的生活画面和时代氛围,透过约瑟夫的个人命运,充满了悲剧和荒诞意味,让人唏嘘感慨。这虽然是风格、调性不同的两类作品,但它们又有着内部逻辑的一致,即俄罗斯人不怕揭开疮疤,不怕回顾历史及其中包含的一切“好”与“坏”、“合理”与“悖论”。很难说这部作品是否回答了什么是俄罗斯人的终极询问,或许这个问题最终是没有答案的,但正如一位俄罗斯哲人所说,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记录则意味着自省、反思和坦诚。就此意义而言,这部小说获得了它特有的意义。
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发表在俄罗斯著名文学杂志《十月》2013年8月号和11月号上,发表之后并未引起什么轰动的社会效应和读者热捧,文学评论界的反响也不是那么热烈,但这并不证明它是一部平庸的作品;小说的作者克里蒙托维奇也一样,一直未挣得响亮的声名,但依然是一位颇有天分的作家。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巴辛斯基说:“他是苏联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带有那个年代才有的心理和世界观‘胎记’。”而发表其作品的《十月》杂志主编巴尔梅托娃女士则认为:“克里蒙托维奇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很遗憾,他一直没有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充分认知。”
尼古拉·克里蒙托维奇1951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教授。受家庭影响,他少年时代一直热爱自然科学,立志从事物理学研究,后进入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学习。1977年,他在小说创作方面的天分崭露头角,出版了小说集《从前的岸》。20世纪80年代,克里蒙托维奇的一些作品发表在国外侨民圈出版物,如《射手座》和《A—Z》等杂志上看历史期刊官网。他的长篇小说《大路通罗马》(1994)、《最后一份报纸》(1999)、《阿尔巴特大街的终结》(2001)、《演讲》(2011)等最为读者所熟悉。此外,他对戏剧亦有所涉足,其剧作《没有镜子》让著名演员奥尔加·雅科夫列娃胜利回归离开多年的话剧舞台,引起观众热烈的反响。写作并上演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两部戏剧——《女疯子》、《卡拉马佐夫一家和地狱》则是解读和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90年代,克里蒙托维奇在俄罗斯发行量较大的《生意人报》和《独立报》做专栏作家中国革命历史简介,他对日常生活的敏感和细腻描写总能激起读者的共鸣,他甚至一度被称作“杰出的生活观察家”,他的专栏是报纸上最受欢迎的版面之一。
克里蒙托维奇的作品有独特的情节和机智的幽默。文学评论家涅姆泽尔在谈及他的长篇小说《大路通罗马》时说:“对朴直的人而言,他的作品就像奶油草莓;对骄傲的人而言,则像神话和文化的结合。对有的人而言是半醉的思乡泪,对有的人而言则是大笑(书中确实有很多可笑的场景)。可以把小说改编成一部欢快的电影(轻微的片),也可以用它来做一篇学年论文(研究作家的情节游戏,这既简单又有趣)。《大路通罗马》是一部精心设计的畅销作品。”还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发表于1994年这个或多或少有些清色彩的时代,本有可能是一颗炸弹,却变成了一颗艺术炸弹,无可挑剔的文学性远胜于一位苏联公子哥的冒险奇遇带来的刺激感。”
在小说《最后一份报纸》中,他则更加大胆。在他描写的报社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巴辛斯基说:“作者以鹰一般的超自然洞察力描写了七八十年代浪荡派知识分子的日常琐事,但语调真切,让人信服,读者感到熟悉得脊背发麻。”他的作品显然都有自传色彩,评论者认为,这是作者为在任何情境下都能获得精神上的超脱所做的努力,他要做自己作品的主人公看历史期刊官网,不是扯下并丢掉生活中的某些篇章,而是颤抖着把它们记录下来,获得创作上的快感。
今年暑期中国革命历史简介,刚刚结束这部小说的翻译后,我在莫斯科有机会和《十月》杂志主编巴尔梅托娃女士聊起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她说,克里蒙托维奇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人,他的个性魅力几乎要遮住他作为一名作家的天分。她开玩笑地说,每个女性都会对他一见钟情的。克里蒙托维奇在2015年6月,也就是我拿到此书书稿着手进行翻译的半年前去世了。很遗憾,我没能亲眼见到这位据说穿戴考究、风度翩翩的作家,也没能把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拿去跟他请教。不过,翻译他的文字,逐句揣摩他的作品,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相识和对话,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应该感到宽慰。我想,作家也会为他的作品能够在遥远的东方与众多的读者首次相遇而开心。
由于时间紧迫,我和我的学生合作翻译了这部作品,胡颖负责本书前两部的翻译,而我负责其余部分及全文通校。我从胡颖大一时开始教他们班的俄语精读课,几年过去,她从一个对俄语一无所知的女孩成长为一个有着很高文学悟性和很强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生,这对老师而言是莫大的欣慰,也是最好的回馈。我们师生联手翻译,是一次愉快的合作,似乎也是一种完成知识传递的仪式,而我们也从师徒变成了文学的同道、翻译的同行。
感谢责编李文的辛苦工作中国革命历史简介,更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叶华、王琬莹二位编辑的信任,正是由于她们的努力,我们翻译的小说才能逃脱永远存放在电脑中的“噩运”,顺利开始它在中国的“旅行”,希望它能与懂它的读者相遇,成为一个能让我们加深理解俄罗斯和俄罗斯人的文学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