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读懂十四五历史2022新课标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0-19
经济学的诞生源于人类的四大约束,分别是: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相对应的四类经济学理论分别是:需求定律,利息理论,制度理论,宏观理论。
另外,我们还知道,在眼中,经济学最基本的三大公理分别是:需求定律,成本理论,竞争关系。
实际上,经济学的内容包罗万象。为了让你对经济学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今天我争取用最简洁的语言,给你梳理下经济学200多年的发展历史。
亚当·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一张图读懂十四五,是公认的为经济学鼻祖。在著名的《国富论》一书中,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人类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
后来,股票经纪人出身的大卫·李嘉图(1772年04月18日—1823年09月11日)读完《国富论》之后深受启发,写了另外一本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叫《赋税原理》。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意思是:在一个社会里,只要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把他们有限的资源,只用来生产他们的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进行交换,整个社会的总价值就能够达到最大,每个个体也都能得到改善。
看起来不同的理论,实际上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如何多快好省地增加国民财富。这两个理论,基本上可以很好地解释此后的200年经济发展情况。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比亚当·斯密晚出生了将近100年,眼看着核心的经济学理论都已经被前辈们发明了,他只能另辟蹊径,提出了一个简单但性的问题:拥有财富后,该怎么分配呢?凭什么累死累活的劳工一无所有,而一滴汗没流的资本家们却拿走了大头?
从这个问题出发,闻名世界的《资本论》横空出世。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张图读懂十四五,揭示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
正是这本书,使得无产阶级开始觉醒历史2022新课标。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内,全球一场场腥风血雨的都跟这本书有关。而马克思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与马克思同时代的一个剑桥教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年7月26日-1924年7月13日),在1890年,出版了另外一本书,名字叫《经济学原理》历史2022新课标。书名听起来就像是大学的教材,实际上却被公认为继《国富论》、《赋税原理》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在这本书中,供给和需求的概念被首次提了出来。马歇尔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
有了供需概念,就有了供需曲线,也就引入了数学工具。有了数学思维的经济学,就像传统产业拥有了互联网思维一样,一下子就从人文和历史学科的一个小分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很显然斯密和李嘉图理论全部被打包归为了供给侧。供给侧的主要命题是:如何发挥人口、土地、技术等要素资源的作用来增加国民财富。这一派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古典经济学派。
马歇尔有个学生,名字叫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他在经济学的地位,比他的老师马歇尔还要高一张图读懂十四五。
经济学有三大奠基人:一个是亚当·斯密,被称为“经济学之父”;一个是卡尔·马克思,被誉为“主义运动的先驱”;最后一个就是凯恩斯,他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以及“宏观经济之父”。
1929年,美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萧条。这段时间,发生了咱们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资本家每天含泪倒牛奶。
对于大萧条,无论是古典学派还是新古典学派,都无法给出解决方案。因为他们的理论重点都在供给侧上,研究的是怎样扩大生产。但问题是,牛奶生产出来了,谁来买呢?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凯恩斯站出来了。他在1936年,发表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核心观点就是:需求不足,政府来买单一张图读懂十四五。
他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直接干预经济。这样,工人的收入提高了,就有钱来买牛奶了。
凯恩斯的药方一出,各国政府一下子豁然开朗:所谓的经济调控,一个永久的秘密就是——面干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这里的“面”就是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这里的“水”就是指货币。
从此以后,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天下再无危机。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依靠凯恩斯主义度过了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如法炮制,采取四万亿政策,解救全球经济于危难之中。
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新的经济危机出现了——滞胀!所谓,滞胀就是继续发行货币,物价不断上涨,而经济却不再上涨的现象。
这时候,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出现了。
哈耶克以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和集体主义而著称,他是奥地利学派的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在他的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他指出:经济衰退是一种健康的代谢现象,政府应当减少经济干预。
另外一位大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7月31日- 2006年11月16日),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张跟哈耶克很类似,核心观点包括:小政府大社会,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自由选择。
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政府一旦习惯了乱花钱,就再也不会再过紧衣缩食的日子。如果政府一直开足马力印钞,货币就会超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以芝加哥自由学派为依据的“华盛顿共识”,“主张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私有化和自由化”,在南美以及东欧试验破产后,芝加哥大学学派的影响力也每况愈下。
很多人在内心中认可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但真的面对长时期的衰退,失业,乃至将引发危机时,又会迫不及待地要选择凯恩斯一张图读懂十四五。
梳理完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你也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悖论:现实的世界,既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也不是完全的计划经济,而是一个中间状态。有时候政府管得更多一些,有时候市场管得更多一些。
但只要发生了经济危机,所有人又开始期待凯恩斯的出现,期待政府来拯救大众。但这个行为又会很容易陷入。
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采取的4万亿政策,在当时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称赞,但后来随着各种后遗症的曝光,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
这就是经济学有意思的地方,总有两派在不断地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而我们做投资的,就必须分辨双发的对错一张图读懂十四五,立场坚定地站在某一方,不能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要么做错,要么错过,别无他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