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自传仿写值得读的名人传记人物传记类书籍推荐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6
叶明勋最终未进入金陵大学继续深造,此后,他投身新闻事业,在工作之余,积极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曾任世新大学董事长等职。
叶明勋(1913—2009)字夏风,新闻家、社会活动家,福建浦城人。早年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后考入福建协和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并兼任校刊主编,后任职于中央通讯社,1947年赴台,曾任中华日报社社长、自立晚报社社长等职。
笔者在学就读期间,曾整理图书馆所藏原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档案,其中有两则有关叶明勋先生的书信,涉及他报考金陵大学研究生等问题,对于我们了解叶明勋的生平及抗战时期的大学招生等情况有所帮助。
敝校二十九年夏季毕业生叶明勋君,系福建浦城人,主修教育,辅修西文,对于新文学造诣甚深,写作丰富(附著作一览),曾以学行兼优,荣获敝校校友会奖章,毕业后历任敝校出版组、生活指导组主任,著有成绩。现有志前往贵校文科研究所史学系深造,未谂可否准予免试入学,如须由校保送,请即惠赐详细章程及各种应用表格老舍自传仿写,以便照办,并将费用情形及研究津金见复为荷,此致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
此信未署明年份,从内容推断应写于1941年。郑作新(1906—1998),鸟类学家,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后留学美国值得读的名人传记,1930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福建协和大学,任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国鸟类学会理事长等职值得读的名人传记。从书信内容来看,叶明勋在福建协和大学就读及工作期间老舍自传仿写,表现十分优秀,深得郑作新的欣赏值得读的名人传记,郑作新为此写信推荐其报考金陵大学。信中提到的《的形成》(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是叶明勋的毕业论文,当时教会大学注重英文教学,此文为英文写成。
迳复者,大札及成绩单均先后收到。细阅各科成绩,均颇优良,今拟入敝所深造,至堪嘉许,惟台端系教育系毕业,而于史学系课程仅读“西洋通史”一科,依照规定,必须将大学史学系课程读毕,而台端今谨一科成绩,似此,必须先在敝校补修历史课程四十八至六十二学分,在时间上言之,至少须读三年。如台端以为可以补读,而入学考试照部令,亦须举行也,惟就台端便利计,敝校可于邵武举行之。入学考试纵或录取,而补修历史课程为必须办到之条件。关于奖学金一事,敝校早有规定,必须俟台端将补读课程完毕后,再行申请。大著《的形成》一书,见解精到,叙述畅达,堪称佳作,惟就其内容言之,非叙史性质之著作,不合本所史学部之要求也,以上诸端,迭经本所史学部之会议讨论,特此迳复,幸留意焉。特此顺颂,大安。
此底稿未署时间和姓名,从笔迹及相关资料推断,应为李小缘所拟。李小缘(1897—1959),图书馆学家,江苏南京人,名国栋,字小缘。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图书馆馆长、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任学图书馆副馆长,去世后,其藏书、手稿等捐赠给学图书馆。当时李小缘负责文科研究所招生、教学等事务。
金陵大学早期以农学最为著名,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其文史及社会学科得到较快的发展,黄侃、吴梅、胡小石、商承祚、刘国钧等学者均曾在金陵大学任教,因此在1936年金陵大学获得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文科研究所史学部,可以招收研究生,是当时国内较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西迁等原因,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直到1940年才正式招生,在此就读的学生有汤定宇、张继平、程天赋、刘骏、郭守田等,除金陵大学校内刘国钧人物传记类书籍推荐、商承祚、徐益棠等教授之外,抗战时期曾在成都的蒙文通、钱穆、陈寅恪等著名学者也受聘担任兼职导师人物传记类书籍推荐,因此吸引了很多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青年报名,叶明勋就是其中的一位。
信中提到的“邵武”即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县,抗战期间福建协和大学迁至邵武。从金陵大学的回信来看,学校招生委员会对于叶明勋的情况十分重视人物传记类书籍推荐,并进行专门的讨论,但是限于专业及相关规定,回信中对叶明勋如何考试及录取后需要补习的课程等诸多情况提出建议。叶明勋最终未进入金陵大学继续深造,此后,他投身新闻事业,在工作之余,积极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曾任世新大学董事长等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由于种种机缘,叶明勋未能实现成为历史学家的心愿,但是其长女叶文心自幼受其影响,对历史深感兴趣,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东亚研究院院长等职,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社会史研究专家。叶文心选择时期的中国高校作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亲叶明勋和母亲严停云(作家,笔名华严,严复孙女)分别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她的博士论文《疏离的学院:中华的文化与(1919—1937)》(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在199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广受学术界好评,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开展,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著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