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托尔斯泰外貌名人的传记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11-12
悟着讲、叙着讲、忆着讲、合着讲、总着讲……走马灯似,逐一检视、淘汰,直至蹦出“溯着讲”才尘埃落定。这既表明对言语(学术)人生追溯、反思,与“照着讲”“接着讲”也搭。“溯着讲”的“溯”字,表明其“根”性特征。既是纵向的追根溯源,也是横向的追因溯本。于是释然:先是“照着讲、接着讲”,再以“溯着讲”收煞,可谓。
1952年出生,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全球教育展望》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著作10余部。代表性专著:《中国现作教育史》《中国语文学史论》《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卷四分册,174万字)。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在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讲学数百场。
年少时喜搜敛“火石”,一种白色晶体状石头,不知学名。敲击火石迸火星,越大块火星越亮,于是,我常漫山遍野找大火石,沉甸甸地抱回,在门后、卫生间黑暗处,炫宝给同学看,敲得噼啪作响,火花四溅。自得其乐,仿佛全世界都亮了。
我读的是乡下小学,课余没“学习”什么事,纯“撒野”,所以常做搜藏火石这类不靠谱的事,对捏泥枪、粘知了、捕蜻蜓、滚铁圈、踢毽子、画古代大将军……都很着迷,玩得昏天黑地。疯玩凭“兴趣”,随玩随丢,没一样玩“成”的。如今我对“兴趣”不感兴趣,大约是“玩”倒胃了——始悟“兴趣”并非“最好的老师”,“愿望”“梦想”或“信念”“信仰”才是。教育家追捧“兴趣”皆因没玩够,害人不浅。“兴趣”虽可助力成功,但没那么神,多是见异思迁的“半吊子”喜好。较之飘忽无常的“兴趣”,我更信天性、天资、天命,与基于禀赋的德性、良知、情怀——这些更具人本性、恒定性,能从一而终,至死不渝。
长大后,童年“兴趣”荡然无存,玩“火石”的替代品是写作。这便有赖于言语秉性、“立言”信念——可谓自性回归名人传托尔斯泰外貌。我的写作欲源于本我:发乎言语情性,止于“立言”天命。率性、天命写作,可概此生。写作令我开智解惑,发蒙求道,获益良多,故书名大言不惭:“破执——治学知行录”。
由“率性”言说到萌生“立言”之志,乃“破执”首“悟”。志在立言而知天命:“照着讲”“接着讲”“溯着讲”,循序渐进;数十年心无旁骛,不折不扣,沉迷于教学、治学,即知即行,知行递进,也算不忘初心,不负人己。
退休后无压力,不必纠结于课题、立项……稍感宽松、闲适,欲归天然,率性“涂鸦”名人的传记。本书写作肇始,无特定目标,作无主题漫游。不承想,渐入佳境后,治学定势强大,理性重占上风,竟无可遁逃。既落研究窠臼,宗旨乃明:讲述言语人生故事,寻思学者如何练就。写法仍无一定之规,信马由缰,叙事、说理、抒情……博采兼容而折衷之,于是,便成此不伦不类模样。
这是另类科研方——人文社科学、方的书。反思言语人生经历、动机、因果、价值观,探寻精神生命成长、发展轨迹、规律。讲述学术研究“三通”(“古今贯通”“内外贯通”“中外贯通”)、“三讲”(“照着讲”“接着讲”“溯着讲”)、“三超越”(超越感性直观、超越经验认知、超越常识思维),涉学术师承、学者生态与学术“原创性”(整合的原创)等,称“治学心灵史”“学术学”或“学者学”著作,也许更恰当。如须作“书体”界定,似应归入特殊科研、科普类。
西哲谓“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信然此言。写作身不由己,总被语言带着走,想荒腔走板一回都不成。写惯论文八股,想撒野也束手束脚,甩不掉学究气。只能尽力而为,能甩多少是多少。
既潇洒不了只好将就,不过仍要声明:此非正经八百的学术著作,“另类科研方”云云,便为免除误解。尽可能叙、议交融,图、文互见,间以题记、诗词、寓言、名家轶事、虚拟情境等。叙事、议论散文化,随心所欲地旁逸斜出,兼顾哲思性与可读性,力求摆脱传记叙事套路,审智、审美并重,以期丰富多姿,雅俗共赏。因“四不像”,“横看成岭侧成峰”, 称整合并蓄的“融写作”,算得其所哉。
此属书体实验,尝试学术理性与叙事文学、新媒体表现的融合。独孤求败,斗胆背水一试。老顽童回归幼稚,再凭兴趣玩一回。
这是我玩的最大的“火石”,看铆足劲儿能敲出多大亮光。退休后仍在杂事中穷忙,忙里偷闲可劲敲。经五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火石”迸裂的绚烂中闻仙乐神曲,余音袅袅;彩雨纷扬,飘洒不辍。
拙著以生命历程为“经”,以其节点、拐点与相关人、事为“纬”,表达对精神生命、治学方法、言说智慧的思考。精神生命的养育,贵在“立言”志向奠基,知止而后有定,价值观决定一切。家学、师承并重,承传有序。在人生之树皱褶、枝丫中,探寻言语、文化基因的延续、交叉、重组。
在科研方法上,我看重“三通”。无不计功利的“三通”,积铢累寸的爬梳、融汇,就无“三讲”之珠联璧合。“三通”,最要是“古今贯通”。有“史识”,方具基本鉴别力、判断力;辅之以“内外贯通”“中外贯通”,方具开阔视野、毒辣眼光。“三讲”,最要是“接着讲”。“接着讲”是言说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在“照着讲”基础上的“整合的原创”。集资源、思想、阅历之大成,撒豆成兵,攻城略地,值得舍命一搏。
这是学者自我“”解剖,制作标本,示以褒贬、评断,解析内在机理,供围观、戳点。未必能规范路径,指点迷津,愿投石问路,试误纠错,鉴此得以少走弯路。
我力避写自传(传记、回忆录),忌讳其“高大上”。多年前,我曾怂恿岳父高时良先生(教育史学界泰斗):您经历那么多,著作等身,写本自传多好?他总摇头不语。他活到104岁,至生命尽头笔耕不辍,却始终对写自传不松口。我因此心生敬畏:自传不可妄作——学界大神尚拒写,鄙人岂敢造次?
既以为自传之类乃名人、伟人之禁脔,庸常难攀大雅。偶有写人生感悟的念头,常因此被扼杀。后见自传多成名利工具而坏了名声,便由敬畏转为轻蔑,欲别出心裁重命名,以区别或高雅或低俗的“自传”,力求与“照着讲”“接着讲”对接。
因阴差阳错的偶然(见本书“跋”),我开始写此书,当时对书体定位尚不清晰。写得酣畅淋漓间惊觉踩雷,似误入“自传”禁区——已骑虎难下,只好自我排遣:所写非自传。究竟是什么却也茫然。苦思冥想也难觅合适体式。好不容易寻得自叙(自我说事):“自叙”属平民写作,谁皆可用,有别名家巨擘专属的“自传”。不求高雅、严谨,咋写都成;不用装,没规矩,适合自说自话;心灵实录,立此存照,便是目的——既“正名”,略微心安。
过一阵,又觉有掩耳盗铃之嫌。在“研究性写作”语境,“自传”或“自叙”都不妥帖。“自叙”虽比“自传”好,却普遍性有余,特殊性不足,泛而不切,未见学术人生反思。于是耿耿于怀,夜半醒来仍琢磨:悟着讲、叙着讲、忆着讲、合着讲、总着讲……走马灯似,逐一检视、淘汰,直至蹦出“溯着讲”才尘埃落定。这既表明对言语(学术)人生追溯名人传托尔斯泰外貌、反思,与“照着讲”“接着讲”也搭。“溯着讲”的“溯”字,表明其“根”性特征。既是纵向的追根溯源,也是横向的追因溯本。于是释然:先是“照着讲、接着讲”,再以“溯着讲”收煞,可谓。
此“三讲”为言语人生三部曲,学术研究金字塔。治学知此三事,就不致找不着北。本书若别无可取,知学者使命也值当,记住“三讲”便不亏。
照着讲、接着讲,是冯友兰先生所言,不敢掠美。他在《贞元六书》“新理学”绪论中说:“……因为我们是‘接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因此我们自号我们的系统为新理学。”从此便有“照着讲”“接着讲”的说法(其源头是孔子“述而不作”的“述、作”观)。今加上“溯着讲”,“两讲”变“三讲”,重构学术版图、学者使命。以“照着讲”“接着讲”“溯着讲”,循序渐进或循环往复,构建学术人生金字塔似更到位、合理。以“照着讲”“接着讲”为基座,“溯着讲”为塔尖。有“照着讲”“接着讲”的递进支撑,承先启后的“立言”;有“溯着讲”自我反思、升华的了然洞彻,格局遽改。
学者“自传”貌似“溯着讲”,实则形、神迥异。学者自传多写人生履历、术业行状,述要钩沉,属叙事性、年谱性的。林语堂《我这一生》、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等即是。溯着讲,是叙、论结合,叙事为说理,侧重悟、论。叙、理,悟、论皆与学者自身研究(旁涉他人)相关,是“对研究的研究”,即探讨研究方法、范式、本质等。此“溯着讲”旨趣,自传鲜见。“溯着讲”与“照着讲”“接着讲”,同属治学范畴。
学者水平与时俱进,青壮年与晚年所见不尽相同。溯着讲,是学者晚年——学术巅峰期的回视性、修正性、集大成的认知呈现,因此弥足珍贵。
就“三讲”而言,“照着讲”是“必有”,多数人能做到;“接着讲”是“或有”,只少数人能做到;“溯着讲”是“可有”,是极少人的锦上添花。(此三者中人,能力有级差、落差)——能“照着讲”“接着讲”,此生没白活,大致可交差。能“溯着讲”是福气,表明没英年早逝,“照着讲”“接着讲”后尚有余裕。世上“必有”事不多,“或有”事甚少,“可有”事罕见。世事多可做可不做,人各有志,可各取所好、尽其所能而为。即使是“必有”的“照着讲”,也非人人愿做,且能做好的,何况“或有”“可有”之事?
凡事皆有例外,天才便是。创造力超绝之人,振聋发聩,或可一步到位,不必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但天才极少,几可忽略不计——若自以为即“极少”者,大抵为臆想。天才能“照着讲”最好,不能也无大碍,因其可先验、超验。“溯着讲”亦可有可无。有,最好。无,可由他人替代:“评传”即是。不过,毕竟隔一层,且作者与传主学养悬殊,恐力有不逮。
“照着讲”“接着讲”,前者是学问积累、思维历练,后者是承前启后、学术创新,这已然不易,非竭尽心力不可。对许多人来说,“照着讲”已力不从心,见树不见林,无能提纲挈领,见微知著;“接着讲”更无能为力,缺乏想象力、整合力、原创力,未能革故鼎新,范式重构。对于学术生涯来说,即使做到这些,也还只是知其“然”而非知“所以然”,是“果”而非“因”。从事研究的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言语人生、专业研究的本质……最终要回到对人——自身的叩问。小到一文、一书的写作动机,中到人生历练、际遇,言语、精神生命成长,大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对前世、今生、来世的终极思考,这些都与研究——你能看到、想到、写些什么,写得怎样等,息息相关。的学术人生,与诸多学问外事物有因果关系。追根溯源地释疑解惑,回归对人——自体言语生命的检视,是“溯着讲”的目的。
若完成“照着讲”“接着讲”,“溯着讲”便呼之欲出——体验、感悟日积月累,已胸有成竹,文字变现的举手之劳,何乐不为?将亲历之事、平生所想,治学得失、甘苦说出来,蛮舒心的。到人生收获季,五谷丰登、瓜果满园,可随心所欲地精挑细选。非不得已而为之的苦差,而是捎带手的活。
记得读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周末,我去师院打乒乓球,打完后,球拍插后裤腰,满校园拈花惹草闲逛。那时师院凌乱、散漫,却比现在好玩。荒冢颓垣,瓜菜遍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我一路玩耍,听声嘶力竭的蝉鸣,响一阵歇一阵,看漂亮的金龟子在头顶嗡嗡掠过,一路捡菜叶、拔兔草,瞧金乌西坠,用汗衫包捧着回家。是时食不果腹,养一笼兔疗饥,打兔草是我的活儿。
进屋撞见老爸,他见我满载而归,笑盈盈地夸我爱劳动,打乒乓球居然不忘顺手牵羊带兔草——父亲的教育也是“顺手牵羊”式的,从不耳提面命。这是他对我唯一的表扬,且初闻“顺手牵羊”,很新鲜,一并记牢。
我从小作文一般,但喜成语,情有独钟,见一个记一个用一个,作文使劲堆砌,一串串显摆,还真把老师给唬晕。——写“自叙”本没想给书体正名,却“顺手牵羊”正了名,便意识流到父亲,打乒乓球、拔兔草、写作文……
人许多事是“顺手牵羊”做的。捎带干没负担名人的传记,不觉间竟做成了。能捎带的事,多自觉自愿,因此能做好。我写作常“顺手牵羊”,该写的,正经心不在焉,旁逸斜出却歪打正着。对“溯着讲”的思考,便是写“自叙”的副产品。本想说为啥写这书,却岔开去,给书体“正名”。所幸结果尚好,二合一, 一起办了。
写“自叙”时,始悟“溯着讲”之必要。书成,益觉“溯着讲”期期不可或缺。其重要不亚于“照着讲”“接着讲”。今后若说代表作,要加上此书。尽管此非学术专著,但不无学术品位,其思想含量、深度,也许有过之而无不及。
“溯着讲”是言语人生反刍。不写此书,我对自己人生轨迹,节点、拐点,人物、事件,成败、得失、利弊、因果等,只会偶尔发发呆,回放些片段,不会刻意从头到尾冥思苦想。成天做学问也会变傻。将周遭鲜活的世界从生命中剥离、隔绝,人成科研机器,异化为非人名人的传记,“照着讲”“接着讲”便意义尽失。因此,溯着讲使迷失的自性回归,是返璞归真的精神护理、灵性保养。
“溯着讲”,主脉络是对学术研究生涯反思。学者许多经历似与治学无关,却是必要的铺陈,没前因,便无后果:我祖父、父母的身世、遭际等,是我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缩影,是我精神基因的来源,包含我对中国文人观念、命运、责任的初感,给我未来的人生定位奠基。父亲的书《中国语原及其文化》,童年温馨的家庭生活,一代知识分子的际遇,是苦难观、“立言”观的植入,影响终身。20世纪50年代教育的宽松、“不作为”,父母的“不言之教”,农村小学的野放童年,读书、分数、升学,都不是问题,全无“输在起跑线”的顾虑。自由放任、无拘无束,与大自然为友,对养护生命力、想象力歪打正着。……我的治学发端于迟到的大学生涯,凭初一学历报考,同届同学年龄差16岁。作为“老三届”之一,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七七级”的荣耀与自豪,不是佩戴大学校徽炫耀光环,学业优秀志得意满,而是寻获文化良知、作纯粹学者的精神洗礼。我的学术师承,恩师林可夫、孙绍振……为我精神、事业打底;众多师友、同仁相互砥砺、潜移默化,得以在学界安身立命……这些,随着时间推移而发酵,渗透进思维、思想,构成时空景深、人格塑形、文化底蕴。无此人生历练、人文熏陶、学识积淀,无以成“立言”志,知继往开来之天命。
本书提及许多人,我与其短暂聚首或擦肩而过,若非写时追思,唤醒沉睡记忆,或许永不知他们之重要。大家将读到的陈汉章校长,就是不该遗忘而遗忘的恩人之一。
1974年底,我回城,分在福州第23中学。在北峰分校带学生劳动一年后,返回主校正式工作。陈汉章校长让我搞教学,兼班主任,先教“农基”(当时,生物课改称“农业基础知识”,简称“农基”),后应我的要求,改教语文,这在入职福州教育系统知青中极为罕见。听说另有一人当体育教师,其他均为教辅人员,如图书管理员、总务处职员、器材保管员等。以前我没细思此事,虽也高兴,可不觉有啥了不得。置于言语人生审视,方知是我命运逆转的节点、弯道超车的起点。
我若无教学经历,就没“教然后知困”的求知欲,1977年恢复高考,我也许不会有报考冲动。没教过语文,没在工作中读书学习,仅凭初中一年级的底子,高考总分很难上线。没上大学,便无留校任教与学术生涯——说陈校长改变了我的命运并不为过。
没陈校长抬爱,一个低学历知青凭什么教书?福州中学看重学历,教师须有大学文凭。让我搞教学算破格名人的传记,是天大的恩情。在23中三年多,我没送过他任何东西,我与他独处不超过5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说来见笑,有一两次是专门提意见的,然而,他并不介意。他是我言语人生当之无愧的第一贵人。我后来的一切业绩,给学生之爱,写的每篇文章、每本书,追根溯源,都有他一份功劳。而我几乎忘了他,他或许也不记得我,可我不能忘了他。
即便长期相处、熟而又熟的人,我念他们的好,却也未曾想过对此生有何意义。当写作本书时,重临人生驿站,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景物依旧,荆棘丛生或鲜花盛开,凄风苦雨或惠风和畅,往事历历如昨,一一复活。若无他们提携、指引,何有今日之我?思前想后,感激涕零。他们的恩德、情谊,永志不忘。想到他们,就不会患得患失,纠结于势利得失,而能坦然面对坎坷、不公,义无反顾地欣然前行。
我的“溯着讲”,既是回顾、反思言语人生,也是向恩人鞠躬致敬。他们中很少人能读到此书,但万千读者将知他们的善行,记住其名字。如果我用李白《赠汪伦》作比(汪伦因李诗传世而扬名),那是亵渎他们。若论行善动机,雪中送炭、不求回报的他们,比附庸风雅的汪伦,理当给予更多敬意。他们活在我书中、心里。
因此,拙著也为回馈恩人。人生之旅谁无恩人,而感恩、报恩者寡,盖受惠却以为理所当然。世间人情凉薄与此有关。
“溯着讲”,专为学者量身定制。该命名精准与否尚需推敲,却是有诚意的学者所必须追求的。本书是我的“溯着讲”,学术人生收官之作。本书付梓,意味着我完成三部曲——“照着讲”的《中国现作教育史》 《中国语文学史论》,“接着讲”的《语文:表现与存在》,“溯着讲”的《破执——治学知行录》。该做的做了,做得怎样,留待读者、后世评说。从理论上说,学者有此“三讲”足矣,有三部代表作可也。有人写几十、上百本,无此“三讲”亦徒劳。“三讲”得其一不易——“三讲”并具是我之幸。有“”的欢喜,亦不无落寞;事毕心空,茫然无措。
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道也道罢,名也名了,唯语言陷阱难逾越。即便竭尽所能,亦书不尽言,言不逮意,只能将就写,凑合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薪燃有穷尽,火传无止境——留微弱薪火于世,吾愿已足。
反思学术、言语人生经历、动机、因果、价值观,探寻精神生命成长轨迹、规律,阐明研究法:“三通”(古今贯通、内外贯通、中外贯通),“三讲”(照着讲、接着讲、溯着讲),“三超越”(超越感性直观、经验认知、常识思维),涉学术师承、学者生态、原创性理论、专精与旁通等。
书体为“融写作”实验:解构论著、传记套路,叙、议交融,图、文互见,间以题记、诗词、寓言、名家轶事、虚拟情境等。审智、审美并重,哲思、情趣兼顾,雅俗共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