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书籍发展史物理知识改编歌曲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03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67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市378公里。
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向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千年驿站,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之一,居新疆口岸之首。曾经,这里是“驼队经过的地方”。如今,这里建起了经济开发区,成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霍尔果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决定了它独特的历史,或者反过来说中国传统书籍发展史,它独特的历史确定了它的重要首要地位。
早在公元前 2 世纪,出使西域的张骞带领300人到达此处。在中国的典籍中,霍尔果斯属于“乌孙国”。历史上霍尔果斯最早记载于汉宣帝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霍尔果斯为西域都护府辖地。
唐朝霍尔果斯成为丝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和据点,宋、元中国传统书籍发展史、明时期,霍尔果斯成为中国丝绸之路连通中亚的重要关隘和驻兵之地。随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在霍尔果斯兴兵屯田,四十四年(1779) 筑拱宸城,成为“伊犁九城”之一。
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很古老,边城霍尔果斯却很年轻。新中国成立迄今,一批批各类人才来到这里。2013 年 9 月 7 日,习主席出访哈萨克坦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郑重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4 年 9 月 26 日,霍尔果斯正式揭牌建市中国传统书籍发展史。经过8 年的发展,一个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日渐被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世界跨境贸易合作样板的霍尔果斯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座新时代边城的蓬勃发展使古老丝路焕发了青春。
随着人力与财力的聚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枢纽的地位日渐凸显,目前已经成为集亚欧公路、铁路、光缆、邮政、管道“五位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霍尔果斯口岸,得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界河霍尔果斯河。霍尔果斯原本不是口岸之地。清朝初年,霍尔果斯是伊犁索伦营驻防的6座卡伦之一。那时,中国的版图远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霍尔果斯还是中国的腹地。现今距霍尔果斯口岸50余公里的惠远古城,曾经是清王朝西域版图的腹心。
14世纪以后,沙皇在彼得大帝的领导下,改革履新,迅速强大,并开始蚕食中亚大草原,妄图通过中亚打通到达南亚的通道。但及至清代初年,这里还是中国境内的驻防之地,是伊犁索伦营驻防伦之一。
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才成为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新疆图志》载:“尼堪卡伦,在河之东岸,驻稽查委员一,镇守哨弁一。西岸属俄,有俄卡。”霍尔果斯口岸的贸易历史十分悠久。
历史上伊犁就是一个传统的自由贸易区,中亚民族主要是通过民间贸易的形式与中国贸易。17、18世纪,商人与伊犁的民间贸易就开始在霍尔果斯一带自发进行,但它的正式通商历史起始于1851年。
1851年,中俄两国代表在伊犁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正式开放伊犁、塔城两个口岸,霍尔果斯被指定为中俄通商通道之一。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惠远老城被毁。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霍尔果斯河以西土地纳入沙俄版图。同年签订的《中俄改定陆路通商章程》让霍尔果斯成为中俄两国间正式的通商口岸,两国边界百里之内的贸易概不纳税。今日霍尔果斯“百年口岸”之称由此而来,但它最终还是成了遥远的边陲。当年乾隆皇帝赐名“惠远”,是希望让大清王朝的恩德惠及远方,但是 19 世纪的国际版图上,世界中心早已不止一个。
此后,霍尔果斯作为国家的对外通商口岸,在新疆的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17 年,十月爆发,霍尔果斯口岸随即关闭。直到 1920 年,中苏签订了《伊犁临时局部通商章程》,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开放。抗战期间,前苏联援华物资也从这里启运到抗日战场。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霍尔果斯口岸优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从 1950年起到 1962年,霍尔果斯口岸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苏双方的进出口物资主要就是经由伊犁转运的物理知识改编歌曲。1962年后,中苏关系进入冰封期,霍尔果斯进出口额急剧减少,到 1967年基本呈关闭状态,除了保持通邮外,停止了进出口贸易。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苏关系在国际大背景下开始解冻,中苏双方又开始恢复贸易关系。1983年 l1月 16日,作为对苏贸易的口岸,霍尔果斯又首先开通。新疆的地产品、民族贸易产品开始恢复对苏联的出口,并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对第三国开放物理知识改编歌曲,这个沉寂了近20年的贸易口岸又恢复了生机。
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同意霍尔果斯口岸向第三国开放,使其具有国际联运地位。至此,随着历史的演变,霍尔果斯成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示范区。
目前,霍尔果斯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个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光缆“五位一体”的国家一类综合口岸,也是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距离最近、通关条件最便捷、基础设施最完善、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霍尔果斯口岸承载着通关运输功能的国门经历了6次蜕变,也见证了霍尔果斯的发展。
1983 年,霍尔果斯口岸正式恢复开放,海关业务的逐步增长,国门也随之经历了第一次升级换代,
第二代、第三代国门不断扩建。1996年,霍尔果斯建成了国门中国传统书籍发展史,这是具有真正里程碑意义上的大通道国门。
2000年以来,霍尔果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门基础上改扩建,形成了现在的第五代国门。
宏伟壮观的第六代国门于2018年正式启用,对于加快我国向西开放、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步伐,促进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881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据说,界碑由沙俄政府制作,清政府提供尺寸及所需银两。在约定的时间,双方政府代表共同到边界线划界立碑。但是,石碑建成后,在埋界碑的时候,清政府代表没有到现场监督立碑,沙俄趁机将石碑向中国境内推进了20多公里。从此,形成了4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
直到新中国成立,在我国政府积极捍卫领土主权的不懈努力下,直到1994年4月26日,中哈两国总理在阿拉木图签订了协定。根据协定,对历史遗留的4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的27.4平方公里的土地归还中国。在这归还的27.4平方公里土地中,有四块这样的石碑,分别为“18号”“20号”“21号”“22号”。
清代18号石碑原址并不在这,是从霍城县惠远将军府移到这里的,也算是给每一位到这里的国人一个警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