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大全高中历史重点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5-25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最早是在周恩来总理担任全国政协主席期间亲自倡导并开展起来的。具体是在1959年4月29日,周总理在招待60岁以上的全国政协委员茶话会上提出:戊戍以来是中国社会变更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个方面记载下来。周总理希望过了60岁的政协委员都能把自己亲历的历史事件记载下来,作为对社会的贡献,并指示全国政协成立工作小组时其中要有收集历史资料的组。正是根据周总理的这个指示,全国政协于1959年7月20日成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此后,一直到1988年4月改称为文史资料委员会。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相继成立了文史资料工作机构,开展了文史资料征集、编辑、出版工作。
政协文史资料主要是政协委员和政协所联系的各界统一战线代表性人物所撰写的第一手史料,是我国历史上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所撰写的多数属于鲜为人知的具体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它具有涵盖面广的综合性,详实可靠的资料性和具体生动的可读性,因此是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是档案资料和文献资料的重要补充,具有为社会存史,为后人留史的重要意义。
政协文史资料通过记载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对今世后人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昭示意义。比如,我省收集的土改运动史料中所反映的由于种种原因而错划成地主的经验教训,就让人读后深思警醒。《乐东文史》土地改革专辑中有一篇题为“一个错划为地主的个体工商户之枉死”的文章,开头就写到:“一位土改中错划为地主的个体工商户之枉死的历史事件,在黄流一带民间传扬了近半个世纪仍未绝歇。一边传,人们一边在反思……”。文章的结尾写到:“笔者接触过几位错划的分子的后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在中国,愿吃错药,不被错划;宁逢海啸,地震,不逢运动。因为吃错药是自为,而错划是人为;海啸,地震是天祸,而运动是人祸。可知,人为与人祸比自为与天祸更使人发怵,给人造成的伤害更惨重,留下的遗憾更难消解,弥复。”
政协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是通过动员、组织和邀请爱国统一战线方方面面的人,包括海外人士来撰写,通过这种征集,撰写,出版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大团结,扩大了统一战线的联络面及其在海内外的广泛影响,在更深层次上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从而使文史资料工作产生于统一战线,又服务于统一战线。
比如,那些旅居在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接到约稿通知或看到国内出版的文史资料中有自己的亲人、朋友的文章后历史常识大全,都激动万分,感受到祖国还惦记着这些人,国内给予了他们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愿意回家乡看看,甚至回家乡捐款,投资。
政协文史资料征集了我国近现代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奋发图强的史实,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与精神,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全国政协委员舒乙(老舍的儿子,现代文学馆馆长)曾说过“政协文史资料最好看”。我自己也有这个感觉,不算“最”,至少可读性很强,很生动,很具体,很感人,看后很受教育、鼓舞。我个人突发奇想,如果全国政协,或我们海南省政协文史委能从过去几十年出版的文史资料中选出一批具有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的好文章出来,编成爱国主义教育专辑,分送给大中专,中小学生阅读,确实不失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海南、爱家乡教育的好教材。特别是海南的后代看自己海南先人的感人事迹、故事,会感到特别亲切,特别受鼓舞,也特别爱看,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与建议。
一是性,二是“三亲”性。我们要充分认识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这两大特点,并在工作中认真坚持,加以发扬。
坚持政协文史资料的性特点,就是要从人民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组织的实际出发,重视各党派,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提供的资料,重点征集,出版与统一战线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史料。只有把握住统一战线这一特点才能把政协文史资料与中史和国史资料区别开来,使这些史料避免重复,减少交叉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在各自不同领域为历史研究服务。
这个特点在过去的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中很突出,很明确,因为过去主要是统一战线方方面面的有关人士历史常识大全,通过对自己人生重要经历的回忆资料。比如当年参加全国60岁以上政协委员茶话会,聆听周总理讲话的那一辈人,都是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政府,政府和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是统一战线各个方面的代表人士,他们撰写的回忆文章最能体现政协文史资料的性特点。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协委员的构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时期,政协文史资料如何坚持和发扬特点(包括三亲),也有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比如现在省一级的政协文史委员都是在新中国长大的;又比如目前我省政协文史委牵头的全国政协(主要是华南几省)大协作史料征集课题:“我国天然橡胶发展历程”,这一课题史料的征集必定要征集到何康,他是高级领导干部,前农业部部长,非统一战线对象,但不可能没有他的史料,怎么办?可能重点在另一个特色:“三亲”性,这是政协文史资料最鲜明的特点,最有价值的特点。
所谓“三亲”特点或“三亲”原则是指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必须遵循“亲历,亲见,亲闻”的原则与特点。
①亲历――指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的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是第一手的真实的历史资料。比如,全国政协出版的《三大战役亲历记》,就很有上,军事上,历史上的存史价值。我省政协文史委过去出版的海南文史资料第14辑《一曲艰苦奋斗的凯歌》,记录了大量参加过松涛水库建设的领导,干部,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知识青年及有关人员撰写的亲历史料,看了感到很真实,很具体,很感人,很好看。还有前两年出版的反应我省建国初期土改运动的文史资料专辑,大多是亲历土地改革运动的领导,干部历史常识大全,及有关人员写的,很真实,很有存史价值。目前,“两院”已征集到的有关“我国天然橡胶发展历程”专题的史料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两院”老一辈创业者,包括领导,专家,教授,胶工等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艰苦创业的史料,很有价值。
②亲见――是指自己亲自见证的重大历史事件与重大历史人物的真实的历史资料,是历史见证人所回忆,撰写或口述的资料,这也是很有收藏价值的史料。比如我省政协文史委在2005年出版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海南文史》第20辑中,就有不少文章是属于“亲见”史料。比如《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就是一位82岁的老人亲见日军我无辜同胞的悲惨史实的记录;还有《日军暴行所见》,《乐罗村血案》,《日军纵火烧毁抱旺村》等文章,都是历史见证人亲见日寇在海南的暴行的史实资料,很珍贵,很有存史,教育意义。这方面的史料已出版的海南文史中还有《海南文史》16辑中赵若鸿写的《我所见到的康克清大姐》;《海南文史》14辑中的《我亲睹松涛水库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等文章都属亲见史料。
③亲闻――指亲自听到的有关重大历史活动与重要历史人物的真实的历史资料。比如《通什文史》第五辑中有一篇马道昌口述,罗才东等整理的《对苗族知名头人陈日光的听闻》即是。我准备写的《何康二三事》史料文章,就是我在“两院”亲闻到的关于何康在“两院”当院长时的一些传闻佳话。
综上所述,“三亲”史料是重大历史活动当事人、见证人、知情者根据本人的亲身经历或见闻,回忆和讲述的具有历史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这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最鲜明的特色,最突出的个性,体现了“当代人写当代史,知情人写具体事”。可以说“三亲”特色是政协文史资料生命力的象征。如果不具备“三亲”,政协文史资料也就失去了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失去了个性,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政协征集史料要尽量由当事人,见证人或他们的亲属,知情者来回忆,撰写或口述,这样才能保证政协文史资料的真实,准确,可信。也只有牢牢把握隹“三亲”这个特色,才能把政协文史资料与历史研究,档案资料,文献资料区别开来,使政协文史资料成为我国史学研究中唯一的,与众不同的“品牌”。而且,正因为“三亲”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协文史资料将更加显示出其史实的真实性,珍贵性,收藏性和可读性。我们在座的从事政协文史工作的人员要抱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认真态度,对待政协文史工作,不负使命。
我是从上一届即1998年开始接触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连续两届都是省政协兼任文史委副主任,因此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有所了解,谈不上熟悉,但一接触就喜欢上这个工作。记得当时李明天亲自打电话问我,征求我的意见,说省政协主席会议决定让我在文史资料委员会兼任副主任,问我同意不同意?当时,我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还一无所知,只觉得我在高校当教师,又是搞文科的教授,从事文史资料工作应是较合适的,于是就满口答应下来。后来经过几年的学习、开会、考察、参与,逐渐地了解了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内容,意义,特色等,同时自己也撰写了一批我国天然橡胶专家学者的史料,传记文章,参与了一些省政协(包括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的审稿、校对工作。正因为有七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八年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接触,了解,考察与参与,因此,我本人对政协文史资料的征集撰写工作有一些体会。下面,我讲政协文史资料撰写工作的四个技巧,也可以说是四个注意事项。
要开展政协文史资料的征集撰写工作,选题很重要。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的内容包括、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民族、宗教、华侨等等,因此可征集到的面很广,资源丰富,内容很多,我们要恰当选题。在选题上要注意三个技巧:
②围绕当前省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重点和要求来选题。比如上届省政协文史委提出把“海南土改运动”作为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建国后史料工作的重点,各市县纷纷响应,除了提交部分典型史料给省政协文史委统一编辑出版外,各市县自己也出版了土改运动专辑,我手上就有一本《乐东文史》第七辑土地改革专辑,我看了部分,觉得很真实,很珍贵,可读性很强。
③选题注意地方特色。比如我省不少市县都出版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史资料专集,如《保亭文史》教育专集;《澄迈文史》民俗风情专集;《通什文史》黎苗族史料专辑;还有省政协文史委出版的《松涛水库建设实录》等,这些选题都很有地方特色,是唯一的。
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的对象主要指“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因此我们的征集撰写工作要“两手抓”;一手抓重大历史事件,一手抓重要历史人物,选在当地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来写,这样的选题较有存史价值,也较有可读性。比如:象松涛水库建设,天然橡胶事业,土地改革运动,红色娘子军,洋浦风波,汽车事件,十万人才下海南等等,都是发生在海南岛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李朱全副主任在明天上午要讲的报告中会有关于今后海南文史资料征集内容的详细目录,共有26个专题,里面很多都是属于重大历史事件。可见,海南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大有资源可挖,大有工作可做。海南重要历史人物也很多,历史上的,近现代史上的,建国前后的都有。大体上可分类为军政人物(人士)、商界、侨界人物、专家学者、黎苗族代表、宗教人士等,特别要注意征集“国家级”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省级人物”的史料。比如《海南文史》第20辑中有一篇:血泪烽烟话当年――回忆抗日战争的经历,作者符志行是海南儋州人,曾任我国空军第一军副参谋长等职务,离休干部,现定居在北京。
如“两院”目前已征集到的《从故纸堆里掏出来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来》,《忆周总理视察两院》,还有《记王震同志对两院的关怀》等文章,都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具体细节,很真实感人,可读性很强,很有存史价值。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主要是强调要真实,要具体,要大胆直书;不限体裁,不求完整,不拘观点,不扣帽子,不怕细小,不必成系统,也不必加评价分析,只是求实存真,作为正史的补充和参考,只有这样,才有特色,才有存史价值。
省政协历届文史委主编出版的文史资料以及各市县政协出版的文史资料中,也有许多文章反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具体细节、故事、特征,因此可读性很强,收藏价值很高。这是别的历史研究所没有的,是政协文史资料的特色。
政协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带有“抢救性”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因为参加建国前后重大历史活动的人物,目前年龄都已进入古稀之年,有的已上八十岁,有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因此,要先“抢救”年事已高的重要人物史料,如果错过时机,就会造成“人亡史无”的遗憾。
我从人民政协报上看到宁夏一位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人员刘继云,十几年来抢救了57位老人的“三亲”口述史料。其中一位76岁的苗掌柜,是祖籍山西平遥,解放前号称宁夏八大家之一的银川百年老店“合盛恒”最后一任掌柜,兼旧银川商会副会长。刘继云经别人介绍认识后开始向他征集“旧银川的八大商号”口述史料,历时十三天,边采访边记述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最后形成文章刊登在《宁夏文史资料》第12辑上。然而,当刘继云带着两本新书和稿费再次去登门拜访苗掌柜时,苗掌柜已经去世了。刘继云手捧两本书感慨万分,本来他还想继续从苗掌柜这个“活档案”中再继续挖掘采访出有关旧银川商号史料的,可惜已经晚了。冯骥才先生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也遇到过一件让他深感遗憾的事。陕西有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太婆,唱当地的民歌小调唱得非常好,冯骥才先生当时听了就表示一定要想办法录下来。回到天津后由于手头工作太忙,等过了1-2个月后才带着录相设备去,但为时已晚,老太婆已经去世了。据说老太婆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他们怎么还不来呀?”这使冯骥才先生深为遗憾。我当时从电视上看到这个报道时,确实看到了冯骥才先生一脸的遗憾。我也有一件深感遗憾的事,我虽然写了黄宗道院士的传记,但我没有赶在黄院士还健在时去听他讲述更多的有关我国天然橡胶发展历程的鲜为人知的史料。由此可见政协文史资料征集采访工作确实带有很强的“抢救性”,我们要注意先“抢救”年事已高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史料,尽可能少一些“人亡史无”的遗憾。
①撰写记述本人亲身经历的重大历史活动和与重要历史人物接触的回忆录,如我省政协文史委兼职副主任廖逊写的“参加制定《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的回忆”(见《海南文史第16辑》),还有“朱德伯伯带我们去挖野菜”等几篇史料就是他本人的亲历史料。
②根据本人所联系,接触的较熟悉的统一战线重要对象来征集撰写。比如我写海南农垦总局原技术处总负责人、我国著名橡胶育种专家、归侨科学家徐广泽的史料文章,就是因为我当时看到一本纪念徐广泽的小册子,里面的文章全是徐广泽逝世一周年座谈会上别人怀念他的回忆文章,很具体,很详细,很感人。根据这个小册子的史料我写成了八千字的史料文章发表在海南文史上。还有彭光钦、黄宗道、尤其伟、徐闻献等几个著名专家、教授的传记史料,是我在“两院”经过采访、收集、查实后写的。
③根据别人提供的有关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线索来征集撰写。比如宁夏的刘继云撰写的《旧银川的八大商号》史料文章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常务副主任史邦英先生提供的线索,并介绍认识那个掌柜后进行采访、收集、撰写的。
④参加省、市县政协组织的征集、采访、撰写、编辑工作。比如我省政协的文史委员,据我所知,有好几位委员都参加了省政协文史委组织的审稿工作,考察工作,撰写工作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征集采访工作。
①约稿:包括写明约稿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文稿要求,交稿时间,联络方法等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比如关于《我国天然橡胶发展历程》专题史料征集工作,上个月我们“两院”征集工作小组已经发出了第一批二百多份约稿函。
②采访:在采访之前对采访对象、采访事件要先有所了解、熟悉,拟好采访提纲,备好必要的设备,如录音机、录音笔等。
③记录:在采访过程中边问边记录,记录尽量做到真实、详细,原汁原味,有可能笔录与音录同时进行,相互补充,借鉴则更好,更全面。
④整理:往往要经过多次采访或连续采访,告一段落后,就开始对所采访记录的和录音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整理,加工,成文。
⑤回访:即将成文后的史料再送给采访对象过目、审阅、修改、把关,或念给本人听,征求意见,直到本人认可,满意为止,力求真实性、准确性,以符合政协文史资料的要求。
以上所讲内容是我本人兼任两届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以来,参加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后的一些认识、体会、收获,也参考了全国政协发的一些书,本省以及市县政协的文史资料,人民政协报上我收集到的有关文章,然后形成今天的讲课内容,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包涵。
注:本文是根据2006年6月本人在海南省政协文史干部培训班上所作的专题讲课稿整理修改成文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