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基本知识历史小题目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18
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阅读史,典籍阅读一直得到极高推崇。这从汉代以降,历朝历代高度重视典籍传承和阅读的事实可以得到证实。从出土墓葬简帛看汉代典籍散佚的特征,我们发现,汉代作为社会阅读主流的精英阶层阅读典籍传播久远,从黄老之治到儒学独尊,六艺类和诸子类典籍一直是精英阶层的阅读主体,此二类典籍文献多数见于《汉书·艺文志》,且基本流传至今。
为了古代典籍的传承和阅读,自三国魏文帝曹丕诏命大臣广泛收集图书典籍,分门别类地编集经传,编成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官修大型类书《皇览》起,我国历代朝廷都致力于类书的编纂出版,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得到保存和阅读。在类书出版史上,比较著名的有隋唐时期的《北堂书钞》《群书治要》《艺文类聚》《文馆词林》《初学记》等,宋朝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事林广记》《赵城金藏》等,元朝的《群书通要》等,明朝集我国古籍之大成的旷世巨制《永乐大典》被称为世界上最早和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清朝具有很大规模的《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历代类书的编纂出版,都极大促进了我国古代图书典籍的传承和阅读,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典籍的字面意义是“经典的书籍”。典籍不只是文献资料,也不是引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噱头,更不是供人把玩的古董,而是历史文献经过时间汰洗留存下来的文化结晶,方可称得上“经典”。典籍的阅读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从唯物史观来看,自汉代起历朝历代之所以都很重视典籍的传承和阅读,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历代朝廷为维护自己的管理和统治,要在典籍中找到治国理政的支撑点和立足点,为统一社会的思想和而认定需要广泛传播的“圣人之言”;二是因为自汉武帝兴太学、隋唐开创科举以来,阅读典籍已经成为文人进身的主要途径,只有“皓首穷经”地苦读,方可能作为经生受到重用,举子中举一朝成名;三是因为典籍承载着先秦汉唐以来主流社会的是非、美丑、善恶价值观,各级官员倘有进取精神,唯有手不释卷,提高文史修养,方能应对进阶中各种情况;四是因为古代文人至为看重对经典的诠释功夫,治学者必须从典籍阅读入手,庶几能发人之所未见,做出既有学术根基又有创见的文章来。
中国古代典籍的传承和阅读不仅有利于主流社会上述若干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让中国古代典籍在后世的生活中“活起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根本上起到了连续不断的推动作用。举例而言,典籍中很多名言、金句历史小题目,经后人阅读后化成很多成语,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最生动的记忆。比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毛遂自荐、萧规曹随、江郎才尽、东施效颦、项庄舞剑、助纣为虐、孟母三迁、班门弄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乐不思蜀 、退避三舍、图穷匕见、滥竽充数、卧薪尝胆、纸上谈兵、七步之才、望梅止渴、讳疾忌医历史小题目、马革裹尸,等等。
以上所举例证只是与史实有关的一部分成语,典籍中还有大量富于哲理的表述党的历史基本知识,后来直接成了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不亦乐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敏而好学、见义勇为、之美、犯上作乱、安贫乐道、巧言令色、言而有信等,均出自于《论语》。《庄子》中富于哲理的故事,被人们把故事题目做成了成语,连同故事和哲理一起流传了下来,如:庖丁解牛、祸福相依、呆若木鸡、东施效颦、扶摇直上、白驹过隙、朝三暮四、踌躇满志、沉鱼落雁、碧血丹心、大而无当、大同小异、得心应手、得鱼忘筌、盗亦有道、姑妄言之、邯郸学步等。《周易》中生成的成语,如各得其所、自强不息、否极泰来、厚德载物、触类旁通、安不忘危、不速之客、从一而终、革故鼎新等,使典籍的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很自然地广泛流传。
古代神话和寓言典籍是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神话和寓言的题目成为后世广为流传的成语故事。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后羿射日、天衣无缝、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叶公好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杞人忧天、掩耳盗铃、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牛郎织女、火眼金睛、八仙过海等,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和人类文化学价值的记忆。
更不要说从文学作品典籍中提炼出来的成语更是俯拾皆是。如:人面桃花、心有灵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春风得意、春花秋月、春和景明、岸芷汀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郁郁葱葱、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去国还乡、忧谗畏讥等等。琳琅满目、难以细数的成语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国古代典籍中生成而来,它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和文化瑰宝,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并将世世代代传承。
谈到中国古代典籍,不能不论及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尽管在一些专家眼中古代蒙学不能纳入国学典籍范畴,但在我们看来,中国古代蒙学典籍无论如何也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对于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其古代典籍中不可能没有儿童教育读物。事实上,对于长期缺少古代典籍阅读的当代读者,但凡了解一下中国古代蒙学典籍的状况,就能发现自身距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还有很大差距。
首先,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具有较好的系统性,人们通常把蒙学系统称之为“三百千千规”,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规》。这些当代人并不陌生的蒙学典籍,是民间在千百年来漫长的儿童启蒙教育中,逐渐形成完善的,而且并未受到朝代更迭的影响。
其次,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具有相当的丰富性。有关专家做过比较全面的统计,中国古代蒙学典籍计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规》《小儿语》《五子鉴》《增广贤文》《小学诗》《龙文鞭影》《蒙求》《笠翁对韵》《名贤集》《幼学琼林》《朱子家训》《格言联璧》《声律启蒙》《二十四孝》《训蒙骈句》等。其中有中国古诗文写作的基本功训练,更有社会内容较深的思想道德教育读物,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社会主流文化对青少年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视和对文化知识传授的规范化要求。
再次,中国古代蒙学典籍综合性的编撰风格也使得典籍能够成为广大社会的通俗读物。蒙学典籍由于蕴含十分丰富的历史知识、社会信息、教育理念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文学、伦理道德、天文、地理和生活常识,具备了多种阅读功能,因而称之为社会通俗读物也是实至名归的。
从宋朝的《三字经》最初面世起算,中国古代蒙学典籍至今已有800余年,随着其内容品种不断丰富,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传播中建立了重要的历史功勋。历代蒙学典籍塑造了中华民族总体向上向善的文化性格和道德,世世代代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火种。不少蒙学典籍还被译介到日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对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汉字文化圈”的形成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中国古代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载体,应当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需要重点阅读、研究和传承的主要内容。
爱读书,其中中国古代典籍占有很重。在陈晋主编的《读书笔记精讲》一书里,附录列出一生阅读和推荐阅读的 31 种书目,琳琅满目、浩瀚汪洋,令人肃然起敬。他读了四书五经,读了二十四史,读了《资治通鉴》,读了楚辞汉赋李白杜甫,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
习总一直高度重视中国古代典籍的阅读。习总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党的历史基本知识。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2017年正式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萃取精华,提炼符合当今时代的思想观点,并做出当代性的阐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要求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公众人物要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民阅读的好时代,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好时代。然而,一部只有11705字的《论语》,一部只有5162字的《老子》,如今能够逐字逐句读完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一部《古文观止》,一本《唐诗三百首》都读完的也已经不多了。当下许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学历的成年人,其典籍阅读水平一直停留在中小学读过的那点古诗文上,即便如此,因为终日忙碌历史小题目,少儿时代接受下来的那点古诗文也难得回忆起来,更难得复诵吟哦几回。作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具体行动,我们完全有理由建议大家多读一些中国古代典籍,特别是要认真读好几部重要典籍。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历史小题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