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知识点整理物理知识点初中全部2022初一历史简单历史常识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7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代表作有《中华民国史》《中国抗日战争史》《蒋介石传》等。张宪文教授1934年生于泰安,1954年考入学历史系,本文系其对大学时代的回忆。选摘自《民国史巨子——张宪文教授学术生涯纪传》。
1949年中国党取得全国政权,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再也不受西方列强的欺侮。可是,日本侵华、国共内战,两次大战争已把中国社会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仅钢铁一项在1949年产量已下降至60万吨,其他经济项目也十分薄弱。
建国初期,在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之后,1953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进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了“一化三改造”的政策,即实现工业化和进行对农业简单历史常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对中国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主要没置于东北地区。
百废待兴,人才稀缺。在这样大规模的建设形势下,高级人才更显稀缺。1952年大学招生5万人,报考人数只有5万余人,记得那一届只要未考“零蛋”都能被录取。知识分子受传统思想影响,仍然相信“学而优则仕”、“学好数理化物理知识点初中全部,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时我的理想也很简单,被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所吸引,想当一名工程师,对进入工厂工作十分羡慕和向往。可是,1954年我报考大学却报了财政经济专业,志愿填的是北京、上海、沈阳三所财经学院。日夜奋战了几个月,到考试那天我只吃了一个烧饼,即赴考场。那一届招生9万人,全国报考人数为13万人,录取名单都发表在各大区的主要党报上。华东地区的刊登在上海《解放日报》上。1954年8月15日,终于等来了发榜的那一天。学生们都拥在邮局门口,争购当日的《解放日报》。我遍查三校录取名单,没有我的名字。是不是没有被录取?听说志愿填报只供参考,国家需要才是主要的。我不死心,再查其他学校录取名单,突然发现学历史系录取名单中有个张宪文。这个人是不是我呢?是否重名呢?狐疑中,忽见《大众日报》刊载了山东劳动模范张宪文发表的谈话。我想哪里来了这么多张宪文。苦等三天,收到了学的录取通知书和一封历史系学生会欢迎新同学的来信。这样中国历史知识点整理,我就与历史学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为什么学历史,学历史有什么用?我当时没有感觉,更无理性认识。中学时代,我读的是天主教办的徐州昕昕中学,男女生实行分校,有一年历史课考试,我是男女生中唯一考了100分的,受到老师的表扬。记得后来1960年翦伯赞教授访问学,在历史系举行的座谈会上,有的青年教师问翦伯赞学历史有什么用,翦老也未告知明确答案。
中学时代,我喜欢体育运动,并受体育教师影响,爱好体操。由徐州回山东后,1953年7月,我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山东省人民体育大会,获男子普通组体操第3名。接着作为山东省队运动员出席华东六省一市举办的华东区运动大会。由此,我与山东省体委熟悉。当他们知道我考取学以后,动员我别学历史,打算介绍我去上海体育学院学习。我爱好体育运动,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一辈子从事体育工作,仍坚持到学历史系报到。
50年代,受经济条件限制,学生离家上学简单历史常识,携带的生活用品都很简单。我打了一个行李卷,里面搁了一条被子、一条褥子、一条床单、一个枕头、几件换洗衣服和冬天穿的棉袄、绒裤。另外,用网袋装了一个脸盆、一个水瓶和喝水用的搪瓷杯等。多数同学都是这种简单的行装。除家境较富裕的同学外,难得有人带箱子,穿皮鞋,戴手表。
1954年,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发大水。我在火车上沿途看到各地遭遇水灾。从安徽蚌埠往南,许多乡镇、农田都泡在水里,洪水漫过铁道物理知识点初中全部,火车基本上是在水里行进,隐约可见水中的铁轨。车过临淮关,其城墙也有半截浸在水中。当时尚未修建长江大桥,火车抵达浦口后,车厢被拉上长江轮渡,乘客依然坐在车厢内。经过差不多两小时的折腾,轮渡把火车运至江南,抵达下关火车站。候车室内有南大的一群老同学在迎接新生。
大学四年,终生难以忘怀。我们班上50多位同学,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调干生。大家思想都很单纯,遵守校纪校规,听党组织的话。班上党员多,有党支部、团支部,我在入学第二年加入共青团。
学在1949年前原名中央大学,设于成贤街。那里地方小,无法进一步发展。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学将工学院留在原址,成立南京工学院,而将文、理学科院系迁往地处天津路、汉口路的金陵大学,合并建立新的学。金陵大学周边空地多,有许多菜地、农田2022初一历史、树林、高坡,甚至还有坟地。依照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设想,像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要发展成万学。当1954年我们入学时,南大的学生有3300人,原来中央大学的一些社会学科、经济学科、法学院系,不是被撤销,就是被并入其他大学。当时,文科只剩下中文、历史、西语(英、德、法语)和俄语系。后来中苏关系破裂,学俄语的人少了,北京、上海等地的俄语学院也宣布解散,学生纷纷转学,南大俄语系也免不了被撤销的命运。
我们入学时,生活标准都很低,伙食标准每月9元3角,应届高中毕业生由国家全包,各种费用全免,调干生也只缴纳伙食费。那时南大没有像样的学生餐厅,只在南园盖了两个特大草棚。学生用餐、全校师生大会,包括学生晚自习都在这两个大草棚内。学生用餐,8个人一桌,每顿饭都由一个学生轮流值日分菜,每人一份。草棚中央放着若干大饭桶,学生白由取饭,从未感到不够吃的。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大学教育全面学习苏联,否定欧美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当时两种教育制度优劣在何处,对刚入学的年轻人来说,根本就弄不清楚。我们1954级新生每人收到一个小型的蓝布封面记分册,最后一页印着学习完毕“经国家考试合格,换取专家证书”。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怎么会成为专家呢?没有哪位老师解释过,那个时候也未看到哪个系的同学参加过国家考试和获得专家文凭。这大概也是苏联教育制度的一个表现吧!
历史系除开设两门通史课程及一些历史学选修课外,还开设了几门考古学课程,如梁白泉先生讲授的“原始社会史”,南京博物院曾昭燏院长讲授的“秦汉考古”。曾院长是中国著名的女考古学家,早年留学英国,终生未嫁,是晚清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的后裔。在阶级斗争意识泛滥的年代,这种无法选择的出身成为沉重的包袱。1964年她在南京灵谷寺跳塔,十分遗憾。我受曾昭燏院长影响中国历史知识点整理,也读过一些考古学的著作,因而对考古产生浓厚兴趣,以至于今天我仍十分关注考古事业的发展。大学四年级时遇上南京博物院组织力量第三次发掘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个遗址在长江以南具有代表性。我和同班瞿季木、宋堃等7位同学参加发掘实习,成立考古队,于1958年4月3日在南京博物院著名考古学家尹焕章先生等指导下,开始了发掘工作。我们每个同学负责一个坑位。整个发掘工作进行了大约两个月时间,我们学会了如何判断历史文化堆积层,熟悉了新石器时代的各种器物。该遗址清理出大量文物,其中包括各种石器、陶器和珍贵的卜骨、卜甲等,还有若干具当时的人类骨架,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用特制工具将骨架挑剔出来。实践中我们学会了考古发掘的一些基本技能。
我们都以该遗址为主撰写毕业论文,我选定的论文题目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特征”。这篇毕业论文在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曾被校方选送至北京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勤工俭学科研成果展览。论文被《考古学报》看中,准备发表。我将文章送给南京博物院征求修改意见,他们却阻挠发表,说是要等他们发表了发掘报告之后,才允许发表我的论文,其学术垄断的作风可见一斑。我作为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也无可奈何。事实上,北阴阳营遗址的发掘报告,在许多年之后才整理出版。
那个年代,学的学习气氛还是比较浓厚的,学生的活动也比较多,对校长、著名学者特别关注2022初一历史,议论也多。1957年“反右”后,中央加强高校领导,原云南省省长郭影秋调任学校长。南大以及后来郭校长就职的中国人民大学,都流传着他的许多“佳话”。他曾手持介绍信去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报到,惊呆了人事处的干部。他不仅关注国家及学校发展,也十分关注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他常深入学生房间和学生食堂。我在担任学生会体育部长时,有一年国家运动队一大批著名运动员来南京活动,我通过熟悉的运动员把他们请来南大与学生联欢,在灯光球场举行舞会。事后,郭校长批评我说,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请他出面接待。那时,我作为一名学生,既想不到什么礼节,更不敢去惊动校长。
1957年他刚调来南大,在大操场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学生们都争睹新校长风采。散会时,他请全体女生留下来坐在操场中间,用自己背的相机给女同学照了一张合影。有的男同学对此有点“吃醋”。次年,一位男生给他贴大字报,问他为什么只给女生照相?郭校长在复信中说:“我为什么不能给女同学照相?”郭校长在南大工作6年,在师生中威信很高,大家都很尊敬他。他在南大工作中的最大缺失是不盖房子,每年都将基建经费上缴。他在教师大会上说:“国家有困难,我们要勒紧裤腰带熬。”他的治校风格与后任校长匡亚明完全不同。匡校长一到南大中国历史知识点整理,就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说:国家给你钱,你就应该花掉,否则是破坏国家计划。后来,郭影秋校长也认识到不盖房子,确实给南大带来许多困难。郭校长十分喜欢历史,他在云南工作时,作过李定国的历史调查,编辑出版了《李定国纪年》。他多次与历史系师生研讨明清史。他用《李定国纪年》的稿费2000元,给学生会买了一套大型乐器。
我对学习历史的目的性虽然不那么明确,但是学习态度还是认线日校庆纪念大会上,表彰了全校160名学习较好的同学,我和历史系其他的同学共12名也在其中。是年12月10日,学校领导又在大操场召开全体学生大会物理知识点初中全部,宣布1954至1955学年优秀生和优秀班级名单。学生们都坐在操场上。会议由团委陈炳湘主持,副校长李方训讲话并颁奖。全校共评选出甲级优秀生7名,乙级优秀生39名。历史系甲级优秀生为陈得芝,乙级优秀生为孙应祥和我。学校给每个人颁发奖章一枚和奖金若干(甲级30元,乙级10元)。当时,全校有3000多名学生,历史系也有100多名学生。当喊到我的名字到前面领奖时,我从没想到自己会获奖。
1954年我考入南大时,正好有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刘德池、马庆贺两位老师来南大任教。他们认识我,并在体育教研室宣传历史系有一个新生体操练得不错,是山东省代表队的成员。这样,我就被拉到学生会体育部当了一名干事。当然简单历史常识,在体育部的学生工作都是业余的、自愿的。后来,高年级同学离开,由我担任了体育部长和团委军体委员。三年间,我常协助体育教研室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的一些会和其他竞赛活动。那个时候,南大的体育活动十分活跃物理知识点初中全部。同学们都十分注意锻炼身体,每天下午4点钟,操场上跑步的同学如潮水一般,少说也在千人以上。四年级时,我放弃了学生会的义务工作,回到班级被选担任团支部。1958年7月4日毕业前夕,我加入了中国党。
学历史上也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流行冒,时间大约在1956年,迅速在全校学生中蔓延开来。由于传染性强,患病学生达数百人物理知识点初中全部。学校临时将大操场西边的两个特大平房教室(每间可容200人)作为病房,用一部三轮小汽车往返南园与北园间拉送病员。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同学病倒中国历史知识点整理,我多次往返护送他们。大家痊愈多日之后,我也病倒了。我拿着铺盖离开宿舍找了个地方自我隔离了几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居住条件简陋以及人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各种寄生虫很多,当时南大学生宿舍有很多臭虫或跳蚤,大家想方设法灭虫。除在床缝里抹上许多六六粉等杀虫剂外,到了夏天,学校多次集体行动消灭臭虫中国历史知识点整理。总务处在南园空地上放一些大铁桶烧开水,许多同学将自己的草席放进滚开的热水中,将臭虫烫死。这种土办法确实有效。几次灭虫大战,南园宿舍的臭虫基本被消灭光。这段校园生活俭朴而又快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