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历史问题高考历史重难知识点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9-02
民国时期,在知识分子和政府推动下,民众民众教育发展迅速,各地尤其是各县、市建立了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等机构,出版了大量民众教育资料。本书收录民众教育资料图书103种,期刊18种简单的历史问题。内容包括:一、民众教育论著,主要为从1920年代后期起至40年代冠名民众教育的著作;二、民众教育馆及其他民众教育机构资料,包括各地民众教育机构的工作报告、概况等;三、识字运动材料,包括各地识字统计、识字报告及相关识字教材等;四、民众教育期刊,如《无锡民众教育评论》《青岛民众》《俞塘》等等。这些资料多为民众教育馆及民众教育从业者所编,数量十分庞大,内容多种多样,涵盖中央到各县民众教育发展状况资料,更为研究县、市级地方教育状况研究提供了丰富参考,对研究近代教育发展史、近代社会史大有裨益。
朱煜,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国近代教育社团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教科书研究,致力于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研究,出版《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一书,并在《近代史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
我国自古即有重视社会教化的传统,古代的乡约、义学、社学等均为官府倡导的教化民众的重要工具。晚清以降,知识界、政界的有识之士有感于国家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侮日亟、战乱频仍,而普通民众缺乏基本常识,民生艰困,于是极力提倡民众教育,期望增进民智,培植国家富强的社会根基。故此,民众教育在我国风起云涌地开展起来。民国时期,尤其在新文化运动后,伴随着西方新、新学说的传入,欧美及日本的民众教育经验简单的历史问题,如丹麦格龙维的民众教育思想等纷至沓来,对我国民众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当局意识到民众教育对于建设新国家、塑造“健全国民”的重要意义,乃与知识界连手推广民众教育,由此,大量设立了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各种补习学校、民众识字处、民众问字及代笔处、民众阅报处、民众茶园、通俗讲演所、民众教育实验区等民众教育机构。据时人的调查统计,民国时期各类民众教育机构,民初大约五千余所。(吴学信:《社会教育史》,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九年,第三九页)民国二十五年度已增至十二万余所。(教育部统计室:《最近全国教育统计》,王燕来、谷韶军辑:《民国教育统计资料续编》第六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二〇一二年,第二七二页。)民众教育在这一时期盛况空前,蔚为风潮。
“民众教育”这一名词虽然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才使用的,但是近代关注普通民众的教育问题却由来已久。一般认为,中国近代民众教育发端于甲午战争后广大知识分子开展办白话报、简易学堂、阅报社等办报兴学活动。“民众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言人人殊,并无定论。不过从当时形形色色的民众教育机构的功能与实际运作看,将之界定为在普通学校教育之外对一般民众尤其是底层失学民众施行的常识教育与社会教化,应该大致不差。
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既是普及教育、推动教育大众化的教育革新运动,也是知识界尝试以教育的力量改造民众的社会改造运动。民国教育家俞庆棠就指出:“中国民众教育的运动高考历史重难知识点,是改进现行教育,完成教育理论,经营合理的共同生活的一种教育运动,是根据中国实际社会需要,经过了屡次严重国难的刺激而激发的民族复兴运动。”(俞庆棠:《民众教育》,正中书局,一九三五年,第三页。)曾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供职的陈礼江认为,民众教育“和学校教育比较起来,不知要大多少倍,只因向不被人认识,所以社会上人,尚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我常以为要挽救这种流弊,必定要作一番心理建设的工夫,使大家知道学校教育以外,还有范围更广大性质更重要的民众教育”。(陈礼江:《序言》,见张登受:《民众教育是什么》,安徽省立蚌埠民众教育馆,一九三六年,第二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民众教育之所以广受关注,乃至“民众教育的呼声,高参云霄”,(范望湖:《民众教育ABC》,世界书局,一九二九年,第四页。)与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联。政府提倡简单的历史问题、推广民众教育,试图借此训练民众,达到统一思想、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目的。民众教育涉及的范围甚广简单的历史问题,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过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发掘、整理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文献资料,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认识民国社会,从而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高考历史重难知识点,亦可为当代提升国民素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历史借鉴。
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大致分学校式(如民众学校、各种补习学校)、社会式(如阅报社、民众茶园)、混合式(如通俗教育馆、民众教育馆)三大类型,民众教育机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单以民众教育馆这一混合式的民众教育机关为例,它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最高峰时,全国有一千六百余所,除了青海、宁夏、新疆等极少数的几个省区外,其余三十省市均已设置。加上民众学校、民众阅报处、民众识字处、通俗演讲所、民众茶园等其他各类教育设施,民众教育机构犹如星罗棋布,分布于城乡各地。这些民众教育机构,尤其是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养成机构,因为活动的开展而留下了数量可观的工作概况、实施报告、往来公文、自编报刊、研究专论等资料,对于今人了解民众教育实态十分重要。而这些民众教育文献,现在大多数仍分散收藏于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并未充分地被发掘、整理与编辑出版。重视民众教育文献的整理与出版,使这些长期处于“边缘”的文献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利用,满足学术研究之需,成为学术界的期盼。
近年来,一些出版机构与学术界、图书馆界合作,已开始整理出版包括民众教育在内的民国教育文献。二〇一五年,大象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民国教育史料丛刊》,收录民国教育图书四千余种,其中书名为“民众教育”的仅三十八种。二〇一七年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先后影印出版了《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史料汇编》《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史料续编》,计收书刊二百余种。这些书刊侧重于民国时期宏观层面的社会教育法规简单的历史问题、理论著作,特别是国民教育、平民教育方面的著述,以“民众教育”冠名的著作占四分之一左右,此外收录民众教育期刊两种。上述已刊文献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文献宝库中仅为冰山一角。当然,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两个概念相互缠绕、交叉,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民众教育就是社会教育”。(赵冕:《民众教育》,中华书局,一九四八年,第二页。)不过仔细考辨不难发现,两者的侧重点仍有不同,民众教育主要是针对底层失学民众的一种程度较低的基本教育,而社会教育则是面向全民整个生涯的补充教育、继续教育,如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等皆属此列。
《民国时期总书目(教育·体育分册)》(书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五年)收录民国时期出版的民众教育的著作、教材、教学法约四五百种,主要为各书局印行的出版物,且主要依据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的收藏,不能代表当时出版的民众教育著述的全部,更遑论民众教育馆等机构编印的数不胜数的报刊、工作报告、实施概况等文献,这些大多数还未被发掘与整理。鉴于此,我们启动了《民国时期民众教育资料汇编》的编辑出版工作。
此次编选的民众教育文献共计三十册,收录图书一百零三种,期刊十八种,分民众教育专论,民众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各地民众教育机构工作报告、计划纲要,识字运动资料及民众教育相关期刊等类别。本书遴选的文献,基本上不与已出版的《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史料汇编》《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史料续编》《民国教育史料丛刊》等丛书的内容重复(个别重要的、标志性文献除外)。本书以民众教育馆等机构编印的工作报告、计划纲要、概况、期刊等文献为重点,又将识字运动的文献尽量搜罗汇集,构成本书的特色,与其他先行刊印的数据形成互补关系。当然,不便直接影印,而需要编者搜集、整理与加工的档案文献,尚未列入本丛书的编辑范围高考历史重难知识点,这也为后续的整理与出版留下较大的拓展空间。
承蒙出版方的抬爱,我奉命参与了文献选目、分类等事务,并忝列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王锦锦编辑体谅我不在京城,且考虑时下因疫情防控,出行颇为不便的实际情形,利用她获取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便利条件,提供给我一份搜集到的民众教育资料目录,我只不过基于个人对相关文献重要程度的认识,结合她给我的目录,提出增补或删减的意见而已。
本书得到国家图书馆“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大力支持,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近代民众卫生防疫教育研究(一六—一九四九)(22AZS015)”的资助,在此一并感谢!《民国时期民众教育资料汇编》的出版,显示了出版方的远见卓识。通过影印的方式使许多长期被淹没的文献得到保护与开发,有助于学术研究,于民族复兴、文化繁荣必有帮助!
民众教育法规要览(第一辑)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劳农学院研究部编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劳农学院研究部,一九二九年铅印本 一
河北省立实验乡村民众教育馆概况 李文裿编 河北省立实验乡村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二年铅印本 三六五
河北省省县划分民众教育区办法、河北省各县设立民众教育馆办法、河北省各县民众教育馆各项事业施行细则、河北省各县推行民众学校实施方案河北省教育厅编河北省教育厅,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三八一
三年来之河北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 河北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编河北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一九三五年铅印本 一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规章汇录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编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三九一
上海县民众教育馆报告(十八年度) 上海县民众教育馆编 上海县民众教育馆,一九三〇年铅印本 一
上海市立民众教育馆概况(二十一年六月至十二月) 上海市立民众教育馆编 上海市立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二五
松江民众教育馆概况 松江民众教育馆概况编辑委员会编 松江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二五七
上海市市立民众教育馆章则汇编 上海市市立民众教育馆编 上海市市立民众教育馆,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一
两年来之京民教馆 (伪)南京市立民众教育馆编(伪)南京市立民众教育馆高考历史重难知识点,一九四一年铅印本 一一三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十九年度工作报告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编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一九三〇年铅印本 二五一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二十周年纪念特刊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编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一九三六年铅印本 三四七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劳农学院黄巷实验区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劳农学院实验区编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劳农学院实验区,一九三〇年铅印本 二九七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第二届同学纪念册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编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一九三〇年铅印本 一
无锡县民众教育促进会最近概况报告 无锡县民众教育促进会编 无锡县民众教育促进会,一九三二年铅印本 一〇一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概况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编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二年铅印本 一三三
江苏省第四民众教育区二十三年度社教概况 江苏省立俞塘民众教育馆编 江苏省立俞塘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五年铅印本 一四九
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社会教育研究会第一届大会报告 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社会教育研究会编 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社会教育研究会,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三八七
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民众教育研究会第三届大会报告 江苏省立清江民众教育馆编 江苏省立清江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五年铅印本 五一九
四年来之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 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编 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一
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实施电化教育之概述 赵鸿谦著 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七年铅印本 一三九
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概况 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编 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一八三
浙江省立杭州民众教育馆概况 浙江省立杭州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编 浙江省立杭州民众教育馆,一九四七年铅印本 四一一
芜湖区第一届民教辅导会议报告 安徽省立第二民众教育馆编 安徽省立第二民众教育馆,一九三六年铅印本 四五一
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区第二年工作报告 屈凌汉编 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区,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四一一
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区第三年工作报告 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 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五年铅印本 一
山东省第二民众教育辅导区概况(二十四年度) 山东省第二民众教育辅导区编 山东省第二民众教育辅导区,一九三六年铅印本 二二一
山东滨县民众教育馆工作概况(二十一年度) 山东滨县民众教育馆出版部编 山东滨县民众教育馆出版部,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三三三
半年来之湖北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 湖北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编辑委员会编 湖北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编辑委员会,一九三二年铅印本 一
湖北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半年来工作概况(第二期) 湖北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编辑委员会编 湖北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二一九
汉口民教(汉口市立民众教育馆复馆三周年纪念特刊) 汉口市立民众教育馆编辑委员会编汉口市立民众教育馆编辑委员会,一九四八年铅印本 一
省立简易民众教育馆成立纪念刊 广东省立简易民众教育馆编 广东省立简易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一三一
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廿六年度进行计划书 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辅导组编 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辅导组,一九三八年铅印本 一五七
本馆今后工作的新动向 广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部编 广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部,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一七三
本馆一年来工作概况 广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部编 广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部,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二一九
青木关实验民众教育馆一年来实验事业记 刘季友等编 青木关实验民众教育馆高考历史重难知识点,一九四二年铅印本 四三三
川沙县城区民众教育馆二十二年度工作概况 陆砥平编 川沙县城区民众教育馆,一九三四年油印本 一
四川省立南充民众教育馆二十八年工作概况 四川省立南充民众教育馆编 四川省立南充民众教育馆,一九四〇年铅印本 三二九
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法规汇刊 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编 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一九二八年铅印本 四七七
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会务一览 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编 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一九二九年铅印本 一
识字运动宣传纲要 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 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一九二九年铅印本 六七
推进识字教育总报告 中国上海特别市党部编 中国上海特别市党部,民国间铅印本 九五
天津市不识字人口统计 天津市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编 天津市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一九三一年铅印本 四四九
上海市识字教育委员会方案法规汇编 上海市识字教育委员会编 上海市识字教育委员会,一九三五年铅印本 四五五
上海民众教育实进会农村小学部民众识字部第十年报告 上海市民众教育实进会编 上海市民众教育实进会,一九三五年铅印本 五一三
演讲材料集(宣传刊物之二) 浙江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编 浙江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一九三〇年铅印本 五三五
识字运动宣传大纲 江苏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编 江苏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一九三一年铅印本 一
首都第五届识字运动特刊 首都第五届识字运动筹备委员会编 首都第五届识字运动筹备委员会,一九三一年铅印本 三五
首都第八届识字运动特刊 首都第八届识字运动筹备委员会编 首都第八届识字运动筹备委员会,一九三二年铅印本 一〇七
浙江省识字运动年报(十八年度) 浙江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编 浙江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一九三〇年铅印本 二八三
浙江省识字运动年报(二十年度) 浙江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编 浙江省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一九三二年铅印本 一
识字运动宣传须知 浙江省遂安县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编 浙江省遂安县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一九三〇年铅印本 一七一
识字运动丛刊 中国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中国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一九三一年铅印本 三二五
浙江省天台县肃清文盲报告 浙江省天台县政府教育科编 浙江省天台县政府教育科,一九四〇年铅印本 一
福建省普及识字教育委员会第一期工作报告 福建省普及识字教育委员会编 福建省普及识字教育委员会,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一八七
福建省普及识字委员会第三期工作报告(二十二年度下期) 福建省普及识字委员会编 福建省普及识字委员会,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二五三
漳州识字运动概况 福建省龙溪县识字运动委员会编 福建省龙溪县识字运动委员会,一九三七年铅印本 一四七
吉林民众教育讲演月刊 第一期—第七期 吉林省立民众教育馆编辑 吉林省立民众教育馆,一九三〇—一九三一年铅印本 一
民教月刊 创刊号北平市第一社会教育区民众教育馆编 北平市第一社会教育区民众教育馆,一九三六年铅印本 三三七
青岛民众 创刊号—第四、五期合刊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编 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四六五
青岛民众季刊 创刊号青岛市市立民众教育馆刊物委员会编 青岛市市立民众教育馆总务部,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一
今日之民教 创刊号—第六期山东省立第三民众教育辅导区办事处编 山东省立第三民众教育辅导区办事处,一九三七年铅印本 一六九
无锡民众教育评论 创刊号—第四期 无锡县民众教育促进会研究部编辑无锡县民众教育促进会,一九三一—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三一一
俞塘 第一期创刊号—第一期第五、六号俞塘民众教育馆编辑 俞塘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一年铅印本 一
新民之路 第二期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新民之路社编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新民之路社,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一六九
新民之路 第三期—第五、六期合刊,第八期—第十期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研究委员会编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研究委员会,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一八三
民众月刊 第五期—第六期浙江省立严州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编 浙江省立严州民众教育馆总务部,一九四六年油印本 三二五
民众教育研究 创刊号—第一卷第二期福建省立民众教育馆编 福建省立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一年铅印本 一
民众教育研究 第一卷第三期福建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部编 福建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部,一九三二年铅印本 三四七
民众教育研究 第二卷第一期福建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部编 福建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部,一九三二年铅印本 一
民众教育研究 第二卷第二期—第三期福建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部编 福建省立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一四三
民教旬刊 创刊号—第三、四期合刊广东省立民众教育人员训练所民教旬刊编辑委员会编 广东省立民众教育人员训练所,一九三三年铅印本 三九一
民教旬刊 第五期—第七期广东省立民众教育人员训练所民教旬刊编辑委员会编 广东省立民众教育人员训练所民教旬刊编辑委员会,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四七五
市桥民众 创刊号—第一卷第十四期番禺县立市桥民众教育馆编 番禺县立市桥民众教育馆,一九三三—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一
江西民众教育 创刊号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实验部编 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总务课,一九三七年铅印本 一一七
江西特种教育 第一期江西省立民众教育师资训练所编 江西省立民众教育师资训练所,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三一三
赣东民教 创刊号—第四期江西省立上饶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编 江西省立上饶民众教育馆,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铅印本 一九一
万县民众教育汇刊 第一卷第一期 四川万县民众教育馆编 四川万县民众教育馆,一九三四年铅印本 四七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