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起止时间有趣的历史人物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7-26
《史记》关于秦有两个本纪,即《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充分说明了司马迁对秦的重视。汉承秦制,又要避免秦二世而亡,故秦如何从一个边鄙陋国一统天下而又转瞬覆亡,成了自贾谊以来两千年士人最为关心的历史问题之一。
从西迁陇右到统一天下,前后约七百年。《史记·秦本纪》记述了秦人如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完整经历了从附庸到诸侯国,再到王国,最后到帝国的发展,再现了“三部曲”的历程,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有经典意义。
本书以《史记·秦本纪》为主线,以相关的考古资料为“第四家注”,以期達到考古与文献相互印证、相互启发的“二重证据法”冊效果。作者聚焦的问题是:秦从一个鄙陋的蕞爾小國能最终统一天下,建立帝业,除了历史时势,自亦有制度文化、思想理念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其早期发展的时空格局中有怎样的萌芽?在物质文化上有怎样的反映?秦的早期发展如何从考古学角度得到合理的復原和陈述?另外,秦人早期历史中长期聚讼纷纭的谜团:如秦人的来源和秦文化的渊源、平王东迁和秦始建国的年代、秦国的周餘民、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的墓主、穆公葬地等,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梁云 ,新疆阿克苏人,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曾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现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年在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从事田野考古工作、曾主持发掘甘肃甘谷县毛家坪遗址、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遗址等。研究方 向为周秦汉考古、中亚考古。著有《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本书既从宏观角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与利用实践进行系统研究,也从微观视角对大运河文化发展亲历者集体记忆的精彩呈现。既对大运河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考察,也对沿岸百姓生产生活状况的现实性思考。既关注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探讨了大运河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一幅饱含国与家、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等丰富元素的大运河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这套丛书丰富的视域与内涵,得益于南京邮电大学众多学者们广阔的研究视野,特别是他们中的数十位优秀青年学子,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大运河儿女”,对大运河有着真挚的情感体验和天然的文化认同。他们从微观的、个体的视角出发,生动地呈现了普通人对大运河文化的记忆、理解和认同,在具体而微中展现了大运河文化的沧桑巨变,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学者宝贵的人文气质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秀才是一种俗称,其正式的称谓应为儒学生员。秀才既是一种科名,又是“四民之首”,构成士大夫阶层的下层,且在地方社会扮演颇为重要的角色。本书分上、下两编,对明代秀才的生活世界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上编从学校与科举入手,考察秀才的产生、秀才在地方学校的肄业与考试,以及秀才如何步入仕途,旨在展示秀才在学校的生活世界。下编从社会的视角,考察失意科场或仕进无门的秀才的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性动作,即他们在社会诸领域的活动,旨在揭示秀才流入社会之后的生活世界。这是一种制度史与社会生活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考察士大夫下层的生活与制度、社会之间的关系。
陈宝良,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兼任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著有《中国的社与会》《明代社会生活史》等专著10余部,并在海内外报刊发表明清史论文百余篇。所著多被海内外知名大学列为学生参考书。其中《中国流氓史》《飘摇的传统:明代城市生活长卷》两书,已被翻译成韩文、英文出版;《明代社会生活史》一书,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4年度十大社科图书”,并入围“首届华语传媒图书大奖”;《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一书,入围“2017年度中国好书”。
村上春树2021新作,终于完整谈起父亲、自我、回忆与猫。有些事会随着时间被忘记,有些事则会被时间重新提起。村上冷静书写父亲的整个人生,将自己与父亲漫长的隔阂、决裂与和解转换为看得见的文字,毫不避讳地向读者展示有趣的历史人物,父亲人生中经历过的动摇与恐惧,如今成为了村上对世界的迷茫与不安。村上也写到真实的历史,反思战争,批判恶行,思考个体与集体间的对立,找寻单个人生与世界历史间的关联。自我存在意义的认同、与世界的隔阂、承接家族历史的艰难,这些村上文学的根源问题都在本书中得到展现和解答。这是村上用大半生时间酝酿终于写下的人生之书。“我拼了命把它写了出来。作为写作之人的一个职责。”
[日]村上春树,1949年生于日本京都。凭作《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由此出道。后续著作不断,涵盖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有趣的历史人物、纪实文学、随笔等多个类型。其中有闻名世界的《挪威的森林》、深度纪实的《地下》、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的《1Q84》、谈及战争反思的《刺杀骑士团长》等。
作品以简明的文风与丰富的可解读性为特征,曾获得谷崎润一郎奖、每日出版文化奖、卡夫卡奖、耶路撒冷文学奖等世界范围内的诸多奖项。
烨伊,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日语系。曾留学日本,并在当地孔子学院教授中文课程。现从事出版行业。凭着一点点执念走了一段不太短的路,没承想执念竟慢慢成了信念。
Alichia,1998年生,2019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主要以和追忆的感情为表现的主题进行插画创作;经常从自然风景、文学作品、民艺、绘本中得到创作的灵感。
本书以丹麦和瑞典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对象,得出一个核心观点:宗教观念淡薄的世俗社会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温文尔雅、令人愉悦,给人们带来自足、幸福的生活。朱克曼认为,社会的高度发达与宗教并无关联,宗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带来医疗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同样有可能带来混乱、紧张和暴力。
大多数美国人坚信,对上帝的信仰是文明社会的基石。《自足的世俗社会》表明,这无非是一种听了让人受用的美国式奇想。如果发现当今大多数丹麦人和瑞典人竟如此不受宗教之累,就连身处美国的无神论者也会感到惊讶吧。对另一种世俗现实的这一瞥,既令人谦卑,又鼓舞人心——来得太是时候了。朱克曼的研究确实不可或缺。——萨姆·哈里斯,《纽约时报》
菲尔·朱克曼,美国匹泽学院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系副主任,美国“世俗研究项目”创始主任。已出版著作多部,包括《何谓有道德》(2019)、《不信宗教的人》(2016)、《过世俗的生活》(2014)、《不再信仰》(2012)、《自足的世俗社会》(2008)等,编有《牛津世俗主义手册》(2016)、《W.E.B.杜波依斯社会理论》(2004)等。
一本灾害全纪实,大量珍贵纪实图片+灾害数据+目击者叙述+专家观点,重回二十余次改变人类历史的重大自然灾害现场
自然灾害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与生存。飓风、地震、海啸和流行病等自然灾害都对地球上各地人口造成过毁灭性的影响。《改变人类历史的自然灾害》一书深度透视了人类有史以来所遭受的一些重大灾难,从庞贝古国的毁灭、黑死病的肆虐到飓风“卡特里娜”与印度洋海啸的冲击……本录了人类社会在重大灾难面前如何齐心协力组织救援,以及科学家们如何竭尽全力帮助各国更好地应对即将面临的灾难……
乔恩·怀特,英国未来出版社历史类图书主编。英国未来出版社(详见)成立于1985年,是英国知名出版公司,旗下拥有80个品牌,包含上百种图书、音像、手机应用(APP)等产品,内容涉及游戏、电影、摄影、音乐、艺术设计、科普、前沿科技、户外运动等,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设有分部。
西非似乎一直处于世界的偏僻角落,不借助西方之手,就无法走出部落制与原始的阴影。然而,当托比•格林踏上西非这片土地,翻开落满灰尘的档案材料时,他发现并非如此。格林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为我们重塑了西非诸王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王国的存在建立于战争、税收、贸易、宗教信仰、权力的展示以及艺术品的创造之上。这是一部跨越数世纪的宏大且权威的西非历史,它从、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对西非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尤其关注奴隶贸易时期西非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将该地区及其人民重新写进了他们也身处其中的世界史。
托比•格林(Toby Green),英国历史学家、伦敦国王学院葡语非洲历史和文化高级讲师,现担任英国国家学术院非洲历史资料委员会主席,撰写了大量有关非洲早期现代历史和殖民时代非洲奴隶制的作品。
郭建龙,自由作家、社会观察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已出版《穿越非洲两百年》《汴京之围》,以及“帝国密码三部曲”“亚洲三部曲”等作品。
阿拉•古勒之于伊斯坦布尔有趣的历史人物,如海伦•莱维特之于纽约,罗伯特•杜瓦诺之于巴黎,森山大道之于东京史记的起止时间。古勒是启迪奥尔罕•帕慕克书写伊斯坦布尔的摄影师。帕慕克说:“每次我细细观看古勒的伊斯坦布尔照片时,我都会有一种奔回书桌去书写这个城市的冲动。”
酒馆里出神的客人、贫穷但快乐的渔民、雾气迷蒙的街道、在天空摇曳生姿的煤烟……全书精选古勒拍摄的153张有关伊斯坦布尔的黑白照片,记录上百万人的城市记忆,见证半个世纪间的日常生活和不朽诗意。
本书包含153张照片,是对1940年代到1980年代伊斯坦布尔日常生活的生动记录。透过“伊斯坦布尔之眼”阿拉•古勒精确的镜头,这个城市的忧郁之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发生震荡。作为欧洲和亚洲的交汇之处,伊斯坦布尔的性格和它的历史一样层次丰富,而古勒的照片就传达了这一切。
在这些无与伦比的黑白照片之前史记的起止时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撰写的详细而深情的序言。这位作家和摄影师古勒一样,都生于伊斯坦布尔,他们年轻时都曾渴望成为画家。二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描绘了他们的故乡,通过图像和文字,捕捉了伊斯坦布尔的灵魂。
阿拉•古勒(Ara Güler,1928—2018),亚美尼亚裔土耳其摄影师、记者和作家,被誉为“伊斯坦布尔之眼”,是土耳其少数几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摄影师之一。他曾是土耳其阅读量最大的新闻周刊《生活》首席摄影师,并经著名摄影师布列松及马克•吕布推荐加入了玛格南图片社。他拍摄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还曾为毕加索、甘地、丘吉尔等名人做过摄影采访。古勒的档案馆坐落在土耳其的加拉塔萨雷,收藏了约80万张照片。玛格南图片社如此评价他的成就:“一代代土耳其摄影师都是看着他那充满和梦幻的伊斯坦布尔照片成长起来的。他的与献身精神永不枯竭,启发了我们所有人。”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生于伊斯坦布尔,自幼学画,大学主修建筑,后从文。20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有趣的历史人物。”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60多种语言出版。
在美国的种族冲突、阶级矛盾之下,暗藏着种姓制度这一“看不见的骨架”。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普利策奖得主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探索的便是这种强大的、不可见的等级制度。种姓本是印度一种按人的血缘或出身、婚姻、职业、宗教信仰等来划分社会地位的制度。作者威尔克森认为,美国也暗藏种姓制度,其定义黑人、白人或“非白人”的方式,历史上的种族隔离政策与法规,还有美国人民的观念与作为,都符合种姓制度的定义与特点。威尔克森深入历史,结合真实事例,展现美国隐藏的种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级制度如何塑造了当今的美国和美国历史。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威尔克森将印度、纳粹德国的种姓制度与美国联系起来,总结了“支撑”美国种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袭性等。她结合翔实的案例,包括2008年、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讲述了种姓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并用个体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马丁·路德·金、棒球运动员萨奇·佩吉、威尔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许多人的故事有趣的历史人物,展现日常生活中种姓的暗流。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Isabel Wilkerson,·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得主,奥巴马为其颁发奖章。·TED演讲视频播放量超100万,·曾任《纽约时报》芝加哥分社社长,现任波士顿大学新闻学教授。·前作《他乡暖阳:美国大迁移史》被《时代》杂志评为21世纪10年代十大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曾获数十项图书大奖,包括:乔治·波尔克奖、林顿历史奖、希尔曼图书奖、安妮斯菲尔德·沃尔夫非虚构类图书奖、斯蒂芬·安布罗斯口述历史奖、新英格兰非虚构类图书奖、约翰·西蒙·古根海姆奖学金、独立文学奖、霍雷斯·曼·邦德图书奖、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最佳文学作形象奖、赫斯顿·赖特非虚构类图书奖……
理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应该从两百多年前的中美相遇开始。贸易战、留学生、移民、种族歧视、朝鲜半岛问题……困扰今日中美关系的这些话题其实并不新鲜,它们都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清朝与美国的相遇。中美因贸易结缘,而今却要因贸易反目成仇,甚至彼此脱钩吗?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针对特定国家移民的种族歧视法“1882年排华法案”有趣的历史人物,为何目标对准了中国?今日的朝鲜半岛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干涉东北亚的战略楔子,可谁又知道,美国进入朝鲜半岛竟然是中国从中牵线介绍的呢?
以史为鉴,窥视中国走向发展、走向世界的曲折道路。从康乾盛世到积贫积弱,到今天的再度强大,中国在过去的200年里走出了一条无比曲折的道路。为了走向复兴,清朝发起了洋务运动、公派留学等种种举措,却终于一败涂地。这些政策是否有可取之处,又为何失败?晚清的道路究竟错在哪里?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为何如此坎坷?为什么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的地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逆转?何谓先进,何谓落后?我们如何认识百余年前的晚清,也同样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眼下的中国。
1784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华;100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从蒲安臣使团到留美幼童,从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若说这是一则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却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崭新无比。”
王元崇,历史学家,专攻近世中国和东亚外交史,著有《再造中华帝国:满鲜关系,1616-1911》(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18年)等作品。
突破信息茧房,看清世界,一位思想者视野中的当下与未来。2020年,新冠疫情、贸易战、Tiktok禁令等“黑天鹅”事件仿佛一面面放大镜,暴露出诸多已经存在的问题,也加剧了各种持不同观点人们之间的争论,其中有些只是情绪化的立场之争。种种乱象折射出我们对真实世界认知上的偏差。而这些偏差,与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推荐算法等导致人们处于各自的信息茧房有莫大关联。我们该如何突破信息茧房,看清真实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在《破茧》一书中,外交学院教授、国际学者施展告诉我们,首先要破除各种观念对现实的遮蔽,在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深度相互依赖的前提下,看到经济空间与空间的不重合,进而审视民族主义“封装式思维”的不妥之处,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也正视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经济的成长是在世界创新经济的背景下,结合中国的种种优势实现的,中国也当之无愧是超大规模国家史记的起止时间,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
而在另一层面,人类秩序的每一次演化,都与技术的推动有关。在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下,字节跳动与华为等公司遭遇的困境,反应出各国深切关注穿透国界的数据带来的外溢效应,背后则是对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捍卫。
深入理解技术时代的特点和国际局势的机理,突破信息茧房对视野和格局的限制,我们才能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看清全球治理秩序的演化方向,进而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施展,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世界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枢纽:3000年的中国》《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以及《迈斯特哲学研究:鲜血、大地与主权》。在知识平台得到APP开设的3门课程“中国史纲50讲”“国际学40讲”及“中国制造报告20讲”,目前累计超过35万人次学习。
《大国领导力》借鉴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决定论观念,提出了道义现实主义理论,将国家兴衰归因于领导力,并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影响力何以日益扩大,为世界舞台上大国主导地位变化提供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看法。
在书中,作者把国际权力的转移归因于崛起国比主导国具有更强的改革能力。国内领导类型可分为无为型、守成型、进取型和争斗型;国际领导类型则可分为王道型、霸权型、昏庸型和强权型。国家领导力是决定一国外交政策、原则、意识形态等的关键因素,因此同类型的领导对改革和对外战略取向的态度不同。当主导国和崛起国的领导类型不同时,这种差异对重塑国际格局、国际秩序、世界中心乃至整个国际体系都可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鉴于此,作者将这一理论应用于预测未来10年中国崛起和美国相对衰落对国际和世界秩序的影响,认为中美两极化不会导致另一场冷战,但中美竞争将使世界中心从欧洲转向东亚。该书对于当前国际局势的分析中立、客观,有助于读者厘清思路,看清当前繁复的国际局势。
阎学通,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著作颇丰,其中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ncient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ese Power。和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惯性》等,后者版权输出至印度、韩国、日本、阿尔巴尼亚、英国等,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