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历史事件趣历史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7-01
1902年 伊能嘉矩出版《台湾志》。新竹厅南庄赛夏族头目日阿拐,不满日本政府不付劳役工资与“蕃地”开垦事宜,乃纠合客家族民、鹿扬社泰雅族人攻陷其隘勇所及支厅。
1903年 林献堂等人成立“栎社”,以发扬汉学为己任。日政府成立“蕃地事务调查委员会”,将原住民行政事务归管理。同时决定积极开发山地资源,于险要山区,开辟道路,围困原住民,其目的除使原住民归顺外,另有企图开采山林内丰富的森林、矿藏和樟脑等资源。
1905年 台湾实施第一次户口普查,平埔族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五三,高山原住民则为百分之一点二。
1907年 日制定蕃务官吏驻在所之蕃童教育标准、蕃童教育纲要、蕃童教育费新标准等,以确立“蕃地”教育制度。日于屏东、牡丹社分驻所举行当地排湾族百人之“受降典礼”。
1908年 埔里支厅泰雅族二十六社反抗。日调查隘线年 台北谢汝铨等人于艋舺平乐游酒楼创“瀛社”,以诗会友,宣扬汉诗之美。
1910年 公布“蕃务监视规划”。 总督府开始第三期“五年理蕃计划”,深入原始部落每日历史事件,开拓道路。对于不合作的原住民则采取扫荡方式,手段较前二期更为激烈。日军为开拓隘勇线年 大安溪上游泰雅族北势群攻日,袭大湖厅松永交换所。阿里港(今屏东里港)支应排湾族人攻支厅。南投厅踏戡队,至合欢山与奇莱主山的腰部,因太鲁阁族人之袭击,未达预期目的。
1913年日总督府派比亚毫社(今南澳乡碧侯部落)首领威郎台雅为领队,组织南湖大山探勘队,深入勘查,为攻打太鲁阁族原住民行动,做事前的准备。排湾族人攻阿侯厅(今屏东)奇里奇里社驻警。佐久间总督攻占泰雅族大科崁。
1914年 日人讨伐太鲁阁族,此役为“五年理蕃事业”之最。日总督府以三个月的时间攻下太鲁阁族,战况激烈,史称“太鲁阁事件”每日历史事件。总督佐久间左马太更于视察期间,因墬落在西卡夫妮社(今碧绿附近)山区而受伤,一年后负伤死亡。
1915年 台北新公园内的台湾省立博物馆竣工,该馆原为总督府附属纪念博物馆,建馆时的资金筹措大部份来自于台湾人民的捐款。余清芳等人于台南西来庵藉佛祖圣地宣传抗日思想,并筹划抗日行动,不幸事迹败露,日军趁机滥杀无辜,当地居民三千余人,史称“西来庵事件”。日警为收缴布农族、邹族各社枪械,布农族组织抗日,爆发“大分事件”。
1917年 布农族丹大社联合巴洛博社、花莲港厅辖内原住民攻击丹大日警驻在所,是谓“丹大事件”。台湾总督府公布“台湾新闻纸令”,规定报纸发行前必须务单位审查,违者则禁止发行。日人“理蕃”工作,“北蕃”已渐屈服,而“南蕃”布农族尚持反抗态度,因此召开“南蕃”会议,于总督官邸趣历史。
1918年 台中栎社社员蔡惠如、林幼春等人倡立“台湾文社”,以企图挽救日渐式微的汉学文化。日本当局为敉平“大分事件”,动工兴建“八通关越岭道”。
1919年大正八年总督府公布“台湾教育令”,准许台湾人与日本人就读同等学校。日本治台中心台湾总督府落成(今之总统府),第一任文官总督田健治郎上任。
1920年 连横完成《台湾通史》之著作,全书三册,分二年出版,为后世研究台湾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台湾青年》创刊,带领台湾新文动的展开,并造成台湾新旧文学论争的开始。
1921年 全台人士创立“台湾文化协会”,假台北市静修女学校行成立典礼。台湾文化协会成立宗旨在提升台湾文化,废除“蕃地文通规则”同时宣扬民族主义。
1922年 竹南至彰化海线纵贯铁路全线通车,以弥补山线纵贯铁路运输能力之不足。《台湾青年》杂志社解散,《台湾》杂志诞生,为“台湾文化协会”的附属刊物。
1923年 《台湾》杂志社为普及白话文,另于日本发行《台湾民报》并设文艺栏,为台湾报纸副刊之滥觞。日治时代第九任总督内田嘉吉郎上任。裕仁亲王(即日后之昭和天皇)访台,改“生蕃”、“蕃人”为高砂族。
1925年 伊能嘉矩病逝。二年后,在其学生板泽武雄努力奔走下,伊能的研究大成《台湾文化志》终于付梓。为研究台湾历史、人文、民族之权威。台湾高山原住民花冈一郎进台中师范就读,为首位高山原住民师范学生。
1927年 第一届台湾美术展览会于台北桦山小学开幕趣历史,台展遂成为日后台湾美术发展的主导。台湾文化协会左,“台湾民众党”成立,为台湾史上第一个反对党。
1928年“大分事件”首领拉荷阿雷,派手下潜回祖居地郡大社,劝说族人迁往玉穗,史称“郡大社劝诱事件”每日历史事件趣历史。台北帝国大学设立,即今台湾大学之前身。
1930年 泰雅族雾社抗日事件爆发,族人死伤过半,至翌年第二次雾社事件终了,起事六社只剩族人二百余,日人强迫这些族人迁移至川中岛(今南投县仁爱乡清流部落)。《台湾民报》更名为《台湾新民报》,为台湾新文学作品的重要刊载园地。
1931年 日人小岛源治巡查部长教唆塔乌查地区原住民共九十一名分两队,先后向残留之“雾社事件”余生(即遭日人收留之“保护蕃”),展开袭击,将五百一十四名中的二百一十名杀害,史称“第二次雾社事件”。蒋渭水逝世,为台湾民族社会运动史上之一大损失。
1933年公布“全台高砂族集体移住十年计划”。于台北帝大教书的村上直次郎汇编《新港文书》,交由台北帝大文政学部发行,内容搜罗台湾南部西拉雅族留存之土地契约书拉荷阿雷出降,“大分事件”结束。
1935年 全台首届市会议员及街庄,协议员选举,民众反应热烈,投票率相当高,时年台湾人口达五百三十一万五千多人。台北帝大出版《原语台湾高砂族传说集》。日治时代,日人鹿野忠雄在台东县成功镇信义里,发掘到阿美文化的石板棺,估计该遗迹距今约为20000-1000年前。
1937年 日政府为推行“皇民化运动”,全面禁止使用汉文,各报章杂志之汉文栏,均奉令停刊。台湾总督府内务局规划“大屯山”、“次高山”(雪山每日历史事件、含太鲁阁)、“新高山”(玉山、含阿里山)三个国家公园,为家公园规划之始。战后之国家公园,除垦丁及雪霸外,大都依原有之规划设计。
1939年 总务长森冈藉“皇纪二六00年”当天,发表准许并鼓励台湾人改换日本姓名,半年之后,更改人数只一百六十八人,效果不彰。日木作家西川满发行《文艺台湾》,为一本纯日文学杂志。旗山、屏东二郡原住民迁居山麓。
1941年 池田敏雄创办《民俗台湾》月刊,日本画家立石铁臣逐期连载“台湾民俗图绘”,为40年代台湾映像刻绘出珍贵记录。
1943年 日本在台实施六年国民义务教育,颁令废止私塾。第二年,登记就学之儿童已占百分之七十。“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病逝。日本音乐家黑泽隆朝来台湾采集原住民音乐。
1945年 日本战败投降,政府完成台湾接收工作。吴浊流完成《亚细亚的孤儿》长篇小说,文中对台湾人的悲情命运多有着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