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大事年表清朝历史大事年表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6-01
“五四”时期至国共内战时期,北京和上海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跌宕起伏之地。这一北一南两个新闻中心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报纸和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和《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一个新闻记者,一个新闻事业家,在不同的地方为着相同的理想而奋斗。他们与新闻结缘、开始新闻生涯都始于《申报》;他们本着“新闻救国”的思想,不畏强权,在追求各自新闻理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他们最终因为新闻报道惹来祸端,为当权者所杀害。邵飘萍同史量才的新闻思想,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报纸被邵飘萍认为是“社会公共机关”、“国民代表”。①由报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报纸应当独立其精神。而报纸独立精神的表现,首先是办报理念的独立,办报求真务实,不受个人与党派影响,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与依据;其次报社本身应当独立,不受任何势力的干预和控制;此外,记者素有“无冕之王”的美誉,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阶层,记者应当谨记客观中立的原则,并在新闻报道中予以体现。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邵飘萍上监督政府,下唤醒公众,由其独立创办的《京报》,严格遵循“独立其精神”的办报理念,揭发北洋军阀政府的种种罪行,推动了运动的进程。
“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非国。”②这28个字精辟地概括了史量才的新闻思想。“独立其精神”则是他新闻思想中的核心。唯独立思考,独立办报,才能做到公正论述,秉笔直书。当时军阀混战,时局动荡,报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小心翼翼,生怕因言获罪,得罪了权贵豪强。但史量才坚持独立办报方针,不畏强权古代历史大事年表,《申报》是国民政府时期在上海“新闻一条街”——望平街上唯一拒绝其派官员进驻的报纸。《申报月刊》的创办,更是开辟了反对“”的言论阵地。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性,也是新闻核心价值所在。邵飘萍办报十分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他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指出:“证明记者之不偏不倚,唯以报告真确消息为天职。”在他从事新闻事业的各个时期,他重视新闻真实性的主张贯穿始终。作为《申报》驻京特派记者,邵飘萍以“记事实录不掺假,状人如生为本来面目”为信条,两年内共写了251篇、计22万字的通讯。③这些翔实、可靠的文章,受到读者与同行的一致赞许和推崇,带动了当时新闻界做新闻力求真实的新风气。
史量才认为新闻应当尊重事实,还原事件本来面目。史量才认为做新闻如同记录历史,应当“秉笔直书,真实记录”。史量才将新闻与历史进行比较,突出了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工作者以史为鉴,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实地记录发生在当下的事情,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 “九·一八事变”发生次日,《申报》发布47条电讯,揭露了事变,随后《申报》又向全国报道了12月17日发生的“珍珠桥惨案”,支持学生的。
邵飘萍和史量才在新闻思想上虽然都强调新闻真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对新闻的了解,新闻从业时间的增长,邵飘萍的新闻本位意识逐渐增强,他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强调“报纸之第一任务,在报告读者以最新而又最有兴味、最有关系的各种消息,故构成报纸之重要原料厥惟新闻”。经过对各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的考察分析,邵飘萍认为:“世界新闻事业之趋势,基于‘以新闻(News)为本位’之原则,故外交记者之地位有蒸蒸日上之势,虽各国之程度不同,而进步之趋势则一。……由是言之,世界无论何国之新闻,即幼稚如我国,发达如欧美,实皆同一渐以纽斯为本位之原则。”④由此可以看出邵飘萍对新闻本位的认可与追求。同时,他围绕着新闻本位的主题,对如何做新闻、如何做好新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邵飘萍的新闻本位思想,也为我国报纸从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作了贡献。
而史量才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把办报做新闻视为记载历史。“史家办报”,“以史自役”。他怀着对国家与社会、历史与后世的强烈责任感,几十年一如既往地用治史的态度来办报,誓将《申报》办成一部史书留于后世。当年在买下《申报》经营权后不久,史量才就开始着手为《申报》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为弥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记载不全的状况,1922年在《申报》发行50周年之际清朝历史大事年表,史量才邀请包括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等在内的众多专家编纂了名为《最近五十年》的百科全书式的史书古代历史大事年表,详细记载50年来中国和世界发展演变情况。
邵飘萍非常重视时政新闻,他本人最擅长、最感兴趣的也是时政新闻的采写。当时《京报》每天均有四版新闻,其中两个版用来刊载、军事清朝历史大事年表、外交消息,以及国内外大事和上层重要人物的活动清朝历史大事年表。由此可见,邵飘萍办报的读者对象是以士大夫、官僚等上层知识分子为主,邵飘萍对上层政局的关注是他精英办报思想的直接体现。在邵飘萍看来,精英知识分子是报纸受众的主体,报纸也以精英知识分子为主要服务对象。
民众是报业的衣食父母,报纸的最终目的必须是为民谋利,否则就不能长久。史量才深刻认识到这个道理。他虽然是一位报业民族资本家,但他并不唯利是图,而是先民后己。他认为报纸是大众喉舌、机关,是能够传达民众真正声音的地方,除非遇到一些不可抗力,要尽量多为人民说些话,说实话,有了群众基础,报纸才能站稳脚跟。他开设了“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申报业余补习学校”,为出身贫寒,但有远大志向的青年提供了学习机会,他创办让妇女获取新知的“申报妇女补习学校”,还创办了 “申报流通图书馆”,免费向无钱买书的市民借阅书籍。
邵飘萍和史量才这两位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前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不畏强权,满怀爱国主义热情和伟大的新闻理想,在动荡的局势下,恪守自己的报格、人格古代历史大事年表,坚定地用、用事实反映我们的国格。他们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新闻史上一座里程碑,无时无刻不在启发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从业者。虽然距今已有时日,但今时今日的新闻界亟待学习与遵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