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历史频道历史打开记录台风历史记录查询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8-21
年书报资料中心提出社科领域十大热点,公众(共)史学在中国的兴起名列其中,宁大作为中国公众史学的重镇,您作为中国公众史学的重要先驱,这些年来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重视学科的顶层设计。中国公众史学需要学科的规范与体系,否则容易乱套。哪些是公众史学,哪些不是公众史学台风历史记录查询,它的理论是什么,方法是什么,路径是什么,必须加以阐述。2013年取得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公众史学研究”。我们的结论是,公众史学是研究公众历史的学问体系。它是一个学科群,是由几门分支学科组合而成的体系。可将公众史学归纳一个中心(以公众为本位、以个人为本位)、三大领域(书写公众、公众参与、公众消费)、四大理论(君史与民史、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历史书写与历史研究、小众参与和大众参与)、六大分支(公众历史书写、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影像史学、公众历史档案、公众文化遗产、通俗普及史学)。这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综合性的公众本位史学框架结构,有别于传统的帝王本位的史学体系。
固化学科建设的成果。《中国公众史学通论》全书的总体构思是按公众史学六大分支来设计,每个分支设计一至几个专题。由此,将一个模糊的公众史学概念,建设成为一门清晰的公众史学学科,这是当代中国历史学的一大奇迹。这也可方便教学,适合初学之用。中国公众史学学科确立以后,马上面临着教学推广问题,此书可作为公众史学教学参考书来用。“公众史学”近年列入了宁波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慕课建设课程,这部《通论》也是教学探索的结果,可成为研究生与本科生公众史学教学的参考用书。
专业建设完整,重视人才培养。我秉持了公众史学科研与教学统一原则,一边做学科建设,另一边做专业建设。在公众史学专业建设上,提炼出三大优势(这门课程的门槛低,人人可上手;内容贴近生活,贴近自身;可以学到真本事,获得真成果)、四大学习目标(历史观念更新、历史能力提升、完成小历史建构、学会欣赏通俗史学作品)。公众史学率先进入高校专业教学体系,公众史学成为历史学本科模块之一。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下,开始了公众史学研究生培养活动。公众史学成为通识核心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除了传统课堂教育,还用慕课这样最现代的技术,传播公众史学。大家可以在优课联盟、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宁波大学在线精品课程等平台上收看公众史学。这样,实现了公众史学的研究生教育、历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会教育四大结合。对于新兴学校,投资新兴学科是一条出路。
理论与实践同步。自2008年以来,我一直在大学生中推广小历史书写活动,主要是个人史与家族史训练,编纂《小历史书写》30多辑,积累文字六七百万字。2013年,承担了宁波党史研究室委托课题宁波全国劳模口述史资料征集项目,第一期成果《甬城全国劳模口述史》已在2015年出版,第二期即将出版。2015年,又承担了宁波鄞州区下应街道二部新型的公众社区史村史编纂,正在出版之中,2017年上半年将正式面世历史打开记录。重视口述史产品的生产同时,也重视口述史的理论思考。
承办中国公众史学研讨会。2014年在宁波大学召开首届中国公众史学研讨会,2015年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会议,2016年在杭州召开第三届会议。这个研讨会,成为全国高校公众史学的同行学术会议交流平台。
重视公众史学的传播。2014年,创办中国公众史学网。2016年3月初,创办“公众史学”微信号,目前订户已达二千。虽然专门的刊物尚未办起来,但通过与相关刊物的合作,组织了多期公众史学笔谈或专题文章。2016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组织了二期公众史学专论,相关文章为近百家网站转载。这些工作,极大地扩大了公众史学在社会中的影响面台风历史记录查询。
您是怎样看待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切入公众史学的?您认为美国的公众史学研究和中国相比有什么特色(为什么中国没有智库功能)?公众史学与公共史学、大众史学的不同在哪里?对于现在提出的城市公众史学历史打开记录、公众考古、旅游史学、还有您最新提出的公众专门史学台风历史记录查询,应该放在怎样的框架下考察?
我的公众史学建设,坚持走中国自主学科建设之路。早在1998年,我就开始关注通俗史学研究。其后,从通俗史学研究入手,关注了中国国家形态嬗变、君史向民史的嬗变、小历史书写、历史剧、口述史、个人/传记史学、公众影像史学、公众社区史、公众文化遗产、公众历史档案等选题。这些内容涉及了书写公众、人人参与、服务公众三大领域,这就为中国公众史学整体框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些新兴的史学分支学科,最后被建构成一个新的公众史学体系。
谈及公众史学,必然让人联想到美国的“公共史学”,甚至是提出的“大众史学”。我之所以不用“公共史学”、“大众史学”而使用了“公众史学”台风历史记录查询,有着特定的考虑。这不是简单的名称翻译问题,而是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公共”是空间层面的概念,即“私域”之外的“公域”;“大众”是人群内部的划分,是相对“小众”而言的。而“公众”是对应“组织”产生的一个现代“人群”概念,公众是一个人人集合概念,是由无数公体组合而成的群体概念,是一个不否认单数存在的复数概念。“个人”的集合即为“公众”cctv历史频道,使用“公众”可以建构起更为清晰的“个人本位”的公众史学体系。
城市公众史学、公众专门史,可以放在公众史角度加以建设。公众考古、旅游史学,可以放在公众文化遗产角度加以建设。智库是美国社会的特色,中国将来也可考虑增加此类功能。让政府关注到当代中国历史文化记忆建设,尤其是全民个人记忆大数据库建设,应是其核心使命所在。
在公众史学六大分支中,口述历史一马当先,唐建光老师的新历史合作社、吴文光老师的民间记忆、李远江老师的家史大赛等作为公众史学实践的重要推动力量,您认为具有怎样的意义?
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民间的发展,公众的成长,服务民间公众的史学也在发展之中,公众早在自发从事公众历史的写作与传播活动了。公众社会,就是市场社会。唐建光的新历史合作社、吴文光的民间记忆、李远江的家史大赛,代表了当代中国民间公众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历史嘉年华是中国首个开放性的公共历史节,充分体现了公众史学的社会大众参与性cctv历史频道,社会影响力大,目前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界及广大历史爱好者共同瞩目和参与的公共历史盛会。北京永源公益基金会主办、新历史合作社承办的“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摄像大赛”,传递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家族小历史书写,二是大学生要成为历史书写的主力军,三是口述历史,四是视频记录。吴文光的民间记忆摄像计划,鼓励人人成为一个民间历史摄像记录者。李远江组织的青少年历史写作大赛,让全国的青少年关注身边历史的发现与写作历史打开记录,这是最值得注意的项目。这三个人的共同特点是,在社会生活层面cctv历史频道,用民间的力量,推动当代中国历史的记录工作。
影像史学是公众史学内又一重镇,近年来发展日趋成熟的图像史学有与影视史学合流的趋势,而当下各种影视剧也层出不穷,最早有二月河的“康雍乾帝王系列”,再后来有宫廷穿越剧,近年来《琅琊榜》《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等也相继走红,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我对影像史学的理解与其他人不同,有几个特点:一是“图像史学”与“影视史学”合一,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二是影像生产重于影像史料研究。放在以记录当代公众史为己任的公众史学视野下,也许可以看到影像史学的另一面,那就是影像史学的传史功能或影像的历史再现功能,更直白地说,是影像历史的直接生产功能。人人都是当代历史的影像记录者,教会当代年轻人使用影像工具,记录当代历史影像,任务更为重要。三是将历史影视剧归类到通俗史学。在通俗史学中,历史影视剧无疑是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历史通俗方式。历史剧成为公众历史再教育的基本方式。近年的历史剧发展有二大全新趋势,一是由君史剧到平民剧的转型,二是历史正剧制作的增加,如《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国》等,值得肯定。
自百家讲坛和《明朝那些事儿》走红以来,通俗史学风行一时,一时也泥沙俱下,但近年来感觉较少有分量的作品出现,对于近期被改编成网剧和电影的《鬼吹灯》和《盗墓笔记》您有着怎样的看法?除了历代《史钞》《历代通俗演义》《十八史略》之外,历史上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通俗史学作品?
明中叶人余邵鱼辑《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修订成《新列国志》,清人蔡元放订补的《东周列国志》,前人的评价不错。《列国志传》从商纣的妲己被魅写起,一直写到秦并天下。不管怎样,这部书的历史色彩还是比较浓的,用明末学人陈继儒的话说,“事核而详,语俚则显”,可以提供不少正确的历史知识。此书语言通俗,故能广为流传。当然这部书也有不足之处,“铺叙之疏漏,人物之颠倒cctv历史频道,制度之失者、词句之恶劣,有不可胜言者”,于是,明末苏州学人冯梦龙对此书进行了修订,艺术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且将全书扩为108回,字数也由28万扩至76万。从艺术水平来说,《新列国志》不太成功,但从历史学角度来说,此书却是成功的。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南京人蔡元放对这部演义再次进行了删订,题目改成《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写得比较成功的历史演义,可以说是东周的历史演义定本,以致清末的蔡东藩写列朝通俗演义,不敢重写,只能从秦开始写。
中国历来有修家谱的传统,尤其是近来传统文化热和寻根意识的凸显,很多地方包括江浙、广东等地都开始新修家谱,我在北京南锣鼓巷也发现中国家谱博物馆,您觉得当下新修的家谱与传统家谱相比有着怎样的区别?
今日中国不少农村地区虽然重兴宗谱编纂风,然而问题也是明摆的:一则家族形态的改变。如今的家族出现核心化与独立化现象,迁移越来越频繁,这与乡村中国时代的宗族聚居模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二则当下中国乡村中缺乏有威望、有实力、有文化的乡绅群体,群龙无首。三则成本过高,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对于普通家族来说,经济上支撑不起。四则广大地区的绝大部分家族本身没有修谱传统历史打开记录,有的虽有但丢失了,没有老谱可遵,资料搜集难度较大。要想编纂一部大家谱,越来越困难。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降低门槛、让家家有谱?我的设想是从新修小家谱入手,主张先编纂小家谱,后修大家谱。所谓小家谱,就是五世(高祖、曾祖、祖、父、儿)谱系之作。五世为古代中国最基本的血缘单位,古人称为小宗,这是新家谱编纂的底线。当然,能进一步扩充到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更好。对于多没有旧谱的新修家庭来说,根据实事求是原则,以今日可考的祖先为高祖,也即第一代。此法近于北宋中期欧阳修始修庶民家族家谱。
小家谱编纂理念的提出,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一则呼应了今日中国家庭原子化发展现状。今天,以宗族为单位的宗谱编纂起来可能困难较多,以小家庭为核心的关系网络是可以写出来的。二则操作性强,大家各修自己的小家谱,只要将一个太公下面的几个家庭编纂成书即可,不必受其他家族的限制。三则用电脑编纂,成本低廉。小家谱编纂,机制灵活。四则更有价值。由于小家谱规模小,小家谱编纂可以吸收历史学要素,内容上会更为丰富,从而也会更有价值。五则为大家谱奠定基础。人人参与,家家参与,最后扩大、汇总,就会有大家谱。
小家谱编纂模式的提出,是中国家谱发展史上的一大创造。“小家谱”与“大家谱”对称,都是独立的建构单位。小家谱的提出,适应了今日中国家族形态的原子化发展面貌,符合公众史学大众化发展精神。
2015、2016、2017年都是历史大年历史打开记录,恰逢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的关键节点,历史记忆最近成了一个热词,尤其是对于二战历史记忆的分歧是当下热点,在国家记忆、民族记忆和红色记忆的塑造中,公众史学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还有一些文化遗址如海昏侯墓的挖掘,公众史学又能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记忆可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集体记忆的本质是组织记忆,尤其是政府记忆,也称为国家记忆。公众史学的通俗与普及层面,可以通过百家讲坛、历史剧、通俗读物等形式,参与公众国家记忆、民族记忆和红色记忆的塑造。而公众史则可在个人记忆、群体记忆方面发挥作用。发现身边的历史,对大众来说,更为重要。至于文化遗址如海昏侯墓的挖掘,主要是公众文化遗产可以发挥功能的地方。普及考古学知识cctv历史频道,是其核心功能所在。近年,公众考古学是考古学中的热点。公众考古学,我们是作为公众史学的分支来建设的,将在历史普及中发挥直接的可以触摸的功能。
我们知道您办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公众史学”,当下新媒体对历史学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像历史研习社、史学研究、中古史研究资讯、近现代史研究通讯、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海外汉学研究、口述历史、青年史学家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既有公众之名,又有公众之实,您认为其能算做公众史学新的研究领域嘛?
公众史学既然是新史学,就会有新的表现方式。传统史学偏重文字表达与传播,对现代传媒技术的依赖度较低,而公众史学的依赖度会较高。个体化消费是人类消费的主流模式,智能手机的出现,将选择权彻底交给了公众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使公众历史的传播更加个性化与群体化。历史类微信号与历史类博客一样,是值得研究的,可作为公众网络史学之一来观察。
中正大学有个著名史学史专家雷家骥先生,他的儿子是清华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现在在中关村办了一个网络游戏公司,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您觉得这种历史题材的网络游戏是否可以算作公众史学的一种,文化产业和公众史学有和不同?学科化、产品化和项目化哪个才是公众史学最适合的发展路径?
在大学中,公众史学得按学科与专业加以建设,但在社会推广上,它应走项目化与产品化之路,两者并行不悖。在2016年度中国公众史学研讨会上,几位学者明确提出,公众历史是产品,它应走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之路。公众历史直接面向社会与大众,是一项人人可业余参与的史学活动。非专业的业余人员要参与当代公众史的书写,其前提是要有现成的公众历史生产模式,得成为人人可用的文化产品。这种历史文化产品生产机制的设计,必须由专家来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此产品模式,大众才可以生产出无数的公众历史文化作品来。
我们知道您早年是研究明代史学史的,您和武汉大学的谢贵安老师是明代史学史研究的重要代表,是怎样的契机让您转而研究公众史学呢?关于中国公众史学未来的发展和您的学术成就,您有怎样的计划?
我研究公众史学的起点是中国史学史中的通俗史学研究。唐代是变文,宋代叫讲史,明清是通俗演义,这成为通俗史学传统,做中国史学史的专家很关注。早在1998年、1999年和王东教授合作编纂《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的时候已经开始在慢慢关注这些东西了。当时除通俗史学外,还关注到了家谱、传记,这些东西实际上成为公众史学研究的起点。2000年在复旦做博士后报告时,在姜义华教授的点拨下,开始关注国家理论研究。西方国家理论研究里面有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国家与社会两分法,对此曾花了10年时间来研究。我把那个东西移植到老本行中国史学史研究上,于梁启超的“君史”和“民史”说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君史,可称为“国家史学”,民史,可称为“民间史学”。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传统国家史学部分新鲜感不是太强,而史学的民间视野是一块全新的领域,值得好好开发。之后,我就把重点放在民间史学研究上。该怎么来建构这个民间史学体系呢?我发现美国来的public history,尤其是经学人改造的“大众史学”,香港人翻译的“公众史学”,非常接近于我的理想,于是就借用公众史学这个概念与学科化建设的思维,把通俗史学与民史两者结合起来,再整合了口述史学、影像史学、文化遗产、家族档案部分功能,建构起中国式的公众史学体系。
公众史学学科建设是一步步走的,它难以跳跃。只有走完了前一步,才能继续走下一步。未来的发展,我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继续深化分支学科的建构。公众史学学科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态的。公众史学基本框架是建立起来的,但各分支的建构尚是初步的,还期待学界拿出更为深入的思考来。在公众史方面,我最近在关注公众专门史与人际交往史二个分支的建设。
公众史学要扩大认同面。有了框架以后历史打开记录,需要扩大认同群体。普及的重点是两大方面,一是面向社会扫盲,二是要面向历史学专业圈扫盲。我们跑得太快了,有时连专业圈的人也不知东西南北。社会认同,表现为有更多的社会项目出现。专家认同,主要表现为更多的公众史学项目得到各类基金的资助。项目与钱,是公众史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培养更多的师资与人才。公众史学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师资与操作手。公众史学的主力在下层,只要动员起下层,就可取得其社会地位。人民,是执政的基础,同样是公众史学发展的基础。只有队伍扩大了,公众史学才好的发展。
加大公众历史实践活动。公众史学是一门技术操作性十分强的新史学,各个分支均可项目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